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 3(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 3(冀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14 18: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0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文本的内容,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力量。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2.难点是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通用教案 个性教案
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二、自学文本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眼、句句入心,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组内合作检查。三、交流研讨小组长组织小组同学交流生字.1.会读的字每人读一遍---轮流组词2.会写的字.每人读一遍—--组三个词语—--找形近字----形近字组两个词----找同音字----同音字组两个词----记忆生字的方法3.多音字----读音----组词四、质疑答疑1.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抛给学生的问题: “跪,堪,颤”等字音。___________________2.检查朗读情况。指明分段读,纠正错误的字音。3.再读课文,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谈一谈事情的起因如何经过怎样 最终结果又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一、情景引入二、自学文本1.默读课文(1)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2)想一想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3)用简洁的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2.出示学习方式引导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有感情朗读自己勾画的句子,谈感受,提醒学生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共同提高。3,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全班汇报。师:为什么文章的结尾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谈谈自己的看法。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其他的孩子的父母”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而这位父亲一直在挖掘;有些人劝阻他时,”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为了儿子,决不丧失信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2)课文第8自然段”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学生想像:这连续的38个小时,“爸爸”会是怎样地挖掘?(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双手恐怕已被瓦砾以及其他倒塌的器物磨出了血肉模糊。多么感人的一幕!多么坚韧的父亲,多么有责任感的父亲!)体会儿子的“了不起”:(1)可以让学生演一演14个孩子地震之后在瓦砾堆下坚持了38个小时的情景。(2)通过语句体会:在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有的只是14个同龄小伙伴共人的恐惧,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三、改变结局,“诗化”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教学预想:改变文章结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简单讨论这个结局出现的可能性,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师: 这位父亲的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及必定能成功的信念,这件事有了一个喜剧的结局,一个圆满的结局,一个在我看来简直是奇迹的结局,但是,可能不可能有另外的结局。 生:联系上下文讨论另外结局出现的可能性,并说一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课文第二段有一句话:那个昔日充满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废墟”说明了学校被破坏得非常严重了,学生生还得希望很少了。)(“有的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1.[学生预设结局]他挖呀挖呀,一直挖了36个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次来到学校,准备清理废墟.突然,他们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无力地坐在一堆破碎的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在喃喃自语:”阿曼达,我的儿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提问: 听了这个结局,你有什么感受 2. 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他没有救活自己的儿子,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师:这位父亲了不起不是从事情的结果中看出的,而是从父亲努力救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吗?那课文中哪一段话集中描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 (第8自然段)师:在我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请你们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他挖呀挖呀,一直挖了36个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生读 教师小结: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难。3.如果你是在地震中刚刚获救的阿曼达,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学生交流)四、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把这篇文章讲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一起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一直挖了三十六个小时 爱 相信 儿子 相信父亲一定会来救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