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1-30 13: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国际单位制规定的基本量的是( )
A.速度 B.加速度 C.力 D. 质量
2.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点
B.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时,卫星可以被看作质点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江水的运动
D.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
3.2013年12月,“玉兔号”月球车被送上月球,关于其登月前后惯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变 B.消失 C.减小 D.增大
4.关于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越大,速度越大
B.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C.位移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5.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6.如图所示,压路机在水平路面上缓慢行驶,路面对压路机的支持力为F1,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为F2,关于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大于F2
B.F1小于F2
C.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F1和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7.一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A. B. C. D.
8.F1、F2是力F的两个分力,若F=15N,则下列不可能是F的两个分力的是
A.F1=8 N F2=6 N B.F1=16 N F2=6 N
C.F1=12N F2=4 N D.F1=25N F2=25 N
9.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
B.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
C.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加或减小
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及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变化
10.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牛顿第一定律可用实验来验证;
C、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11.如图所示,质量为20 kg 的物体,沿粗糙水平地面以某一速度开始向右运动,一水平向左的力F=10 N作用于物体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则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g取10 m/s2)(  )
A.20 N      B.8 N
C.10 N D.50 N
12..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 相对于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 )
A、M受摩擦力增大
B、物块M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
C、M受静摩擦力变小
D、物块M相对于车厢壁上滑
二、简答题(每空3分,共27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 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 Hz。
①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 秒。
②点D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
14“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某次实验中,拉OC细绳的弹簧秤指针位置如甲图所示,其读数为 N;乙图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2)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分力F1、F2的方向一定要垂直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越大越好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至同一位置
D.拉橡皮筋时,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可以与木板平面不平行
1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应接 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为了用沙和沙桶的重力表示绳上拉力,实验中小车质量应 沙和沙桶的总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等于”)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如图所示,可能是图中的图线________.(选填“甲”、“乙”、“丙”)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8分)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以12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将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
(1)足球在地面上运动的最远距离x;
(2)7s末足球的速度大小v.
17.(8分)如图,用一根绳子a把物体挂起来,再用另一根水平的绳子b 把物体拉向一旁固定起来。物体的重力是40 N,绳子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37°,绳子a与b对物体的拉力分别是多大?](sin 37° = 0.6,cos 37° = 0.8)
18.(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25N与水平方向成θ=37°的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加速运动,10S后撤去拉力。求(1)物体在两个阶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大?(g取10m/s2)(2)物体从运动到停止总的位移。(sin 37° = 0.6,cos 37° = 0.8)
埇桥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A
D
C
D
B
A
D
C
A
B
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3.①0.1 S ② 3.9 m/s
14. (1)2.8,F′ (2) B (3) C
15.(1)交流,远大于 (2)丙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4分.
16.(6分)解:(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2分)
代入数据得:m (1分)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足球运动的时间:
(2分)
所以7s末足球的速度为0 (1分)
17..解析:物体受重力,绳a、b的拉力。沿水平、竖直方向建立坐标系。
FTasin 37° = FTb
FTacos 37° = mg
  FTa = 50 N
FTb = 30 N
18.(1)拉力存在时的加速度为

撤去拉力时的加速度为为:
(2)第一阶段经的位移为:
第二阶段的位移为:
总位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