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普宁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30 15: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普宁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暂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大臣”是(  )
A.琦善 B.洪秀全 C.林则徐 D.瓦德西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你知道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它的开端吗?(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3.《泰晤士报》报道: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参与这场劫掠的是(  )
A.英法 B.美俄 C.英美 D.法俄
4.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之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蚕食这片“枫叶”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5.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请问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6.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实业救国
7.“这次战争对于大清国来讲,是一个难以接受的耻辱。自此列强对中国最后一丝的敬畏也荡然无存了。”大清的这次惨败让国人痛心疾首,1895年,一位爱国志士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上述的“这次战争”(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史学家蒋廷献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
A.增辟通商口岸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9.有人说:“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请你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D.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10.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打开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 B.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焚烧了“万圆之圆”﹣圆明园
11.电视剧《走西口》中有这样一幕:徐木匠是某革命团体的会员。这个团体具有以下特征:①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②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请你判断徐木匠参加的这个团体是(  )
A.兴中会 B.强学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2.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失败”主要指的是(  )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3.1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民报》和北京大学 B.《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C.《国闻报》和北京大学 D.《时务报》和北京大学
14.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同目的是(  )
A.救亡图存 B.巩固清朝统治
C.向西方学习 D.发展资本主义
15.如图反映的史实引发了(  )

A.《瑷珲条约》签订 B.公车上书
C.五四运动 D.九一八事变
16.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中华民国建立 D.洋务运动
17.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的战略转移,对这次转移的伟大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B.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8.如图的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927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6年
19.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l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战争进人大反攻阶段
20.与如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济南惨案 B.南京大屠杀 C.旅顺大屠杀 D.海门大屠杀
21.1940年,《新华日报》刊文:“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 B.武汉保卫战 C.卢沟桥抗战 D.平津战役
22.报纸具有新闻性和时间性,某种意义上讲,“快”就是报纸的价值所在。如图的报纸日期应该是(  )

A.1945年8月2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9口 D.1945年9月25日
23.对右如图所示漫画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消除分歧,共同抗日 B.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C.全国人民热烈欢庆抗战胜利 D.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4.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地点 北平、天津、张家口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 意义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5.19世纪末,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对中国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中国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昭文新报》 B.《新青年》 C.《申报》 D.《民报》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26分,27题24分,共50分)
26.(26分)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历史长河中穿行,悲憤在心中燃烧。曾几何时,绚丽开放的罂粟花啊变得魔鬼般狰狞!轰隆隆的炮声,带来了所谓的文明,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听,那是失去的儿女们,在呼唤母亲……
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师夷长技”,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材料三: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写道:“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起义成功,成立湖北军政府,随后南方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材料五: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屈辱的条约啊,让古老的中国在风雨中飘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请问这个条约中失去的“儿女”是谁?
(2)材料二中“师夷长技”体现了哪一派别的主张?在这一主张下他们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写2项活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参与的一次最重大的改革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问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人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五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为了救治中国的黑暗,陈独秀领导了什么运动?
27.(24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材料二: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他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
材料三: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高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四十年前”是指哪一年?“会上逢”是指什么会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他创造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请列举抗战时期重要战役两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的“尖刀”比喻哪一事件?并简述该事件的战略意义。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普宁市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C; 2.B; 3.A; 4.B; 5.C; 6.B; 7.B; 8.D; 9.B; 10.C;
11.A; 12.C; 13.B; 14.A; 15.C; 16.A; 17.B; 18.B; 19.A; 20.B;
21.A; 22.B; 23.D; 24.B; 25.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26分,27题24分,共50分)
26.

2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