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1-31 08:5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画家笔下的质感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能够理解并形象地描述物体表面质感给予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
2、技能领域:通过欣赏、感悟、表现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参与学习,掌握新知。能够运用绘画等手段表现出物品的质感。
3、情感领域标:关注生活中的景物,不断发现的感受质感之美。
教学过程:
导入: 游戏:你说我猜
规则:请同学上台通过触摸物体,描述出物体的特点,其他同学试着猜出物体的名称或猜猜它是由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
物 质 质 感
羽 毛 轻巧,柔软
石 头 坚硬,粗糙
玻 璃 透明,光滑,细腻
认识质感
? 质感:是视觉 (?http:?/??/?baike.baidu.com?/?view?/?941.htm?)或触觉 (?http:?/??/?baike.baidu.com?/?view?/?74912.htm?)对不同物体特质的感觉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75.htm?)。
? 如布的柔软与钢的坚硬、瓷的光滑与陶的粗糙。
区分质感:
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 (?http:?/??/?baike.baidu.com?/?view?/?7932.htm?)特质称天然质感,如水、树木、岩石等;
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 (?http:?/??/?baike.baidu.com?/?view?/?14675.htm?)则称人工质感,如、陶瓷 (?http:?/??/?baike.baidu.com?/?view?/?4082.htm?)、玻璃、布等。
出示主题
画家笔下的质感---有趣的高脚杯
在绘画中,指艺术家对不同材质运用不同手法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感,是画家笔下的质感。
欣赏作品:
《根》油画 瞿亚申 贺大田 作品200cm*200cm
你觉得这幅作品画的是什么?像什么?
画家对黄土地地表质感的细腻刻画,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牵引着观赏者的思绪,以极端的写实手法,精致入微的形象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满目黄土的高原上沟壑纵横,一如老人沧桑的脸,又似裸露的大树之根。这沧桑的风貌不禁让人联想到千百年来生息歌哭于斯的我们的祖先,以及他们历经的无数苦难和艰辛,从而感受到黄土之下,我们深潜而密布的文化血脉。
《任弼时》油画 邵增虎
任弼时,1904――1950,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1、画家画了哪些质感强烈的物体?
人物身上穿的旧军装、 茅草屋、石头地、野 草、大树等。
2、这些物体在质感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粗糙、纹理繁多
作品描写了长征途中的红军将领任弼时的形象。整个画面笼罩在一个金色的暖调子之中,透射出一种闪烁着辉煌的光芒。表现了革命者乐观坚毅的精神。其笔法生涩凝重,产生了一种镌刻的效果,给人以版画般刚劲有力的感觉。在人物刻画上,作者突破了格式化的领袖形象,使领袖人物以普普通通的姿态出现。在工农红军转战边寨地区的和谐背景之前,他那静态站立的动作,紧闭的双唇,微皱的眉头,开阔的额头,潇洒的头发,抱胸的双臂,点燃的香烟,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生动细节。
质感的描绘(图)
思考、讨论
围绕《冠军的诞生》这一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要求:从绘画内容,绘画工具,材料,具体细节怎么表现等方面来分析。(可画出草图也可文字表达)
出示图:
新球(质感)
旧球――一堆破球(画面中排球表面剥落、损坏、漏气变形……画家通过刻画大量破损排球特定的质感,让观看者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冠军的诞生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从而表达了对冠军的敬意。)
小结:通过对物体质感的真实描绘,更好地突出作品的情感主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质感→主题(可以体现)
动手实践:
绘画主题:有趣的高脚杯
质感:光滑、透明、能反光
绘画要求:畅想高脚杯的外形,设计出与众不同的高脚杯。
如何表现质感:
1、 用形状表现质感
2、 用线条表现质感
3、 用色彩表现质感
知识拓展:
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法,也可以获得丰富 的质感,来对应各种不同的物体表面。
喷洒 —— 将颜料调制成适当的浓度,喷、洒或倾 倒在平面上。
压印 — 用涂墨或者色彩压印在纸上。
吹画—将墨汁或某种颜色的颜料沾一些在纸上,用嘴吹来代替画笔作画,一般线条都是用吸管来吹墨珠。
擦刮------在着色的平面上,用利器摩擦或刮刻。
课后作业:
绘画主题:有趣的高脚杯
绘画要求:请用技法等表现出独特的高脚杯。
总 结
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同学们留心观察、细心地体会,还可以利用其它材料进行研究,为生活创造更多更美的图形,为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