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小猴子下山
我会认
猴 结 掰 扛
满 扔 摘 捧
瓜 抱 蹦 追
hóu jiē bāi káng
mǎn rēng zhāi pěng
guā bào bèng zhuī
组词:一块 石块
结构:左右
我会写
左窄右宽,左短右长
左部第三笔是提,右部的横折往左收
撇在竖中线上起笔,先直再弯穿插到提下方
最后一笔捺写舒展
我会写
组词:非常 是非
结构:左右
我会写
注意笔画顺序,先写左竖与三横,再写右竖与三横
两竖长短不一,左竖稍短
横画之间间隔均匀,左右都是最后横长
我会写
组词:经常 往常
结构:上下
我会写
上宽下窄:秃宝盖最宽;“口”字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
上下对正:关键是第一笔竖与最后一笔竖,都在竖中线上
我会写
组词:过往 来往
结构:左右
我会写
左窄右宽
第一笔撇起笔与第四笔点起笔同高;第二笔撇长,与第一笔撇斜度一致
右部三横间隔均匀,长短不一,最后一横要舒展
我会写
组词:西瓜 南瓜
结构:独体
我会写
第一笔为平撇,第二笔为竖撇
竖提的竖在竖中线左侧行笔,收笔高于第二撇的收笔
捺起笔不与第一笔撇相连,写舒展
我会写
组词:进步 进来
结构:半包围
我会写
先内后外
“井”字位置稍靠右,第二笔横位于横中线 上,第三笔撇紧贴竖中线
走之三笔写成,点稍靠右,与下边不相连;横折折撇短小;平捺长伸
我会写
组词:空气 天空
结构:上下
我会写
同宽:穴宝盖的中间两笔,与“工”的最后一笔横同宽
等高:穴宝盖与“工”基本以横中线为界,上下两部分基本等高
对正:上下对正的关键是,第一笔点与第七笔竖都位于竖中线
我会写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写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掰了一个玉米,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写小猴子走到桃树下,见到桃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写小猴子走到瓜地里,看见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写小猴子看见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
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写小猴子没有追上小兔子,空着手回家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猴子看到的都是好东西?
玉米:又大又多
桃子:又大又红
西瓜:又大又圆
小兔子:蹦蹦跳跳、可爱
读一读,体会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掰 扛 扔
摘 捧 抱
思考:为什么小猴子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因为小猴子做事不专一,没有明确的目标,到最后他一无所获。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有时候,我们也像小猴子一样,总是有了这个就丢了那个,做一件事情,只要不喜欢就放弃了。这样,我们就会像小猴子一样,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要有始有终。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小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
yí kuài fēi cháng wǎng lái
( ) ( ) ( )
xī guā zǒu jìn kōng zhe shǒu
( ) ( ) ( )
一块
非常
往来
西瓜
走进
空 着 手
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