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31 13: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基础训练。(15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nuó?dòng? zhēng?fā? yāng?miáo? kū?wěi

duàn?liàn? yǎ?guān? yī lài? yuán?gù

2.按要求写词语。(4分)
(1)仿写:爱憎(含反义词)

(2)仿写:打算盘(动词+名词)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1)(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 )会养成依赖的心。
(2)顶碗少年( )第一次表演失败了,( )他向观众鞠了一个躬,仍然继续表演。
(3)( )时间非常宝贵,( )我们一定要珍惜它。
二、能力提升。(15分)
1.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1)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改为陈述句)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翻译句子)

(3)我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改为双重否定句)

(4)残奥会上残疾运动员们顽强拼博的精神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修改病句)

2.按课文内容填空。(7分)
(1)虽与之俱学, 。
(2)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 罢了。
(3) ,万事成蹉跎。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
,会锻炼出 。
三、阅读乐园。(40分)
(一)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喧哗----( ) 结实----( )
责怪----( ) 镇静----( )
2.这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顶碗少年的 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体会到 。(3分)
3.从观众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3分)

4.想一想,白发老者对少年说了一句什么话呢?顶碗少年听了白发老者
的话,神态发生了改变。从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什么?(4分)

5.最后,少年终于成功了!作者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二)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地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间,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危急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向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还有一ロ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花、桑树和鱼糖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地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意思写词语。(2分)
(1)相信并佩服。( ) (2)意见不一致。(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信服——( ) 分歧——( ) 平坦——( )
3.“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里的“熬”能不能换成“度”?
为什么?(4分)


4.为什么母亲本不愿出来,后来又同意去散步?(3分)


5.发生分歧时,为什么“我”决定委屈儿子?(3分)


6.短文通过对一家人散步情形的描写,( )(2分)
A.费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B.表达了尊老爱幼的美好愿望。
C.渲染了一种对生命、对亲人的朴素而真挚的爱
7.细读短文,填空。(5分)
散步的人是 ,散步的季节是 ,散步的地点是 ,散步中发生的分歧是 ,“我”最后决定走小路的原因是 。
四、妙笔生花。(30分)
题目:难忘的“第一次”
要求:1.选材要新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
2.突出“第一次”,写出特殊性,条理清楚,结构完整。
3.500字以上

参 考 答 案
一、1.挪动 蒸发 秧苗 枯菱 锻炼 雅观 依赖 缘故
3.(1)如果……就…… (2)虽然……但是…… (3)因为……所以…二、1.(1)忙人不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2)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车盖那么大,正午只有盘子那么大,这不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我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4)把“精神”改为“画面”。
三、(一)1.安静 虚弱 表扬 慌张
2.神态 第二次失败后信心顿失
4.例:孩子,别怕,静下心来再来一次,你一定会成功的。
5.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
(二)1.(1)信服(2)分歧
2.怀疑 一致 崎岖
3.不能。因为母亲身体不好,对于冬季的严寒没办法像年轻人一样度过,而且母亲年迈,用“熬”更能体现母亲度过冬季的不易。
4.因为母亲很听儿子的话,知道儿子是为她好。
5.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件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6.C
7.我、母亲、要子和儿子 春季 田野 走哪条路
母亲决定走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