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2[上下学期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件2[上下学期通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3-04 22:4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你知道吗?“神五”上天,中国人实现了千年的飞天梦!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导下,香港、澳门分别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顺利回归。青藏铁路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
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看到这张照片,结合上述成就,你想到了什么?1978年1949年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改革开放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合作探究: 要求:分组分工 合作探究1、进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合作探究2、建设社会主义
(二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
合作探究3、二十年来探索、实践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是如何孕育成形的?合作探究1:进入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过程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和平赎买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三大改造改造了什么?(实质)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意义)1)社会主义是如何孕育成形的? 合作探究1:进入社会主义 2)进入社会主义的童年快乐吗?我说:“痛并快乐着”,能理解吗? 材料2
到1956年底全国建立了75.6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农户达1.1亿,占农户总数的96.3。但是……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出现破坏农具的现象。“左”倾冒进 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意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的任务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 二十年的风雨探索!
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合作探究2、建设社会主义
(二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1、“八大”告诉了我们什么?国内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提出了主要任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之间的矛盾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十年探索的风雨历程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既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材料3:“北戴河会议……认为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将使我国粮食产量比1957年增产一倍以上。……在1958年生产1070万吨钢,即在1957年的产量535万吨增加一倍而奋斗。” ——何沁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4:“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八大后,我们做了什么? 一亩水稻能产130434斤
一亩花生能产26968斤2两
一亩茶园能产茶1635斤6两坐在水稻上的小姑娘我们在做什么?你相信吗?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我们在做什么? 你相信吗?大 炼 钢 铁我们在做什么? 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我们在做什么?放开肚皮吃饱饭“一大二公”;”一平二调”。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上的大跃进。我们在做什么?“平均主义”、“大锅饭”材料5: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森林覆盖率仍为20%,20世纪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只剩9%。材料6:从1957年到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而农业下降22.8% ……工业内部各部门,钢铁工业生产挤占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急剧下降。我们失去了什么? 材料7:“平均主义”、“大锅饭”我们又做了什么? 材料9:毛泽东……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材料8:中共“八大”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材料10:“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经济建设严重破坏世界在做什么? 材料11:(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我们又失去了什么?机遇失去了,我们才觉得更应该珍惜 合作探究3、二十年来探索、实践的经验教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32年的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请从经济角度为这段历史作一客观评价和总结。(侧重于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探索基础: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良好开端:严重失误:严重破坏:中共八大195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曲折发展: 全党对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我国国情还缺乏准确的把握;因为胜利,党内滋长了相当普遍的骄傲自满情绪、脱离实际,长官意志,夸大主观努力的作用等。《中国历史十五讲》 1958-1960年间的大跃进,这场国家的灾难,是直接由毛主席造成的;自1949年开始的八年中,又回到苏联的模式。不过,这次是在经济发展领域……他们运用延安时代已经运用的说服办法,制定斯大林式的指令经济,并且命令周围的农民照章办事。 《伟大的中国革命》 周恩来结果没能实现他的诺言,终其一生也没能把中国决定性地带入一个明显有着更高生活水平的更先进的工业和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严格地说,这不是他的错,而更多的应归因于客观条件的无情。任何想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迅速取得巨大进步的人都难免会遭到巨大挫折。 《周恩来》 百家谈: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⑷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⑸抓住发展机遇; ………………谢谢合作!!送同学们一句话:
跌倒了不是弱者!
爬起来才是强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