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且从名诗“听”妙曲——《琵琶行》音乐描写鉴赏课件(12张ppt)+视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人民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一课且从名诗“听”妙曲——《琵琶行》音乐描写鉴赏课件(12张ppt)+视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01 21:55:05

文档简介

《琵琶行》音乐描写鉴赏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欣赏运用比喻描摹音乐的语言艺术和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侧面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诗歌的吟诵,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的手法;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想象联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体会诗中的情感,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体会作者怎样在诗中借助琵琶女和琵琶声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给学生播放《高山流水》的琵琶曲子,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引出话题:你怎么用语言将你听到的声音描绘出来?接下来进行说明: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语言也是一种高度抽象物,用语言来描绘声音,而且描绘得相当精彩,这的确是一件难事。一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一位曾艺压群芳,名满京城的琵琶女在浔阳江畔相遇了,琵琶女用手中的乐器演绎出了人生的起伏与世间的冷暖,白居易则用笔下的诗句演奏出了不朽的乐章与无尽的唏嘘,今天让我们踏着诗人的诗行走进琵琶女的音乐世界,聆听这美丽而动人的旋律。
(板书:《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二、赏析应邀弹
1、学生齐声朗读相关文字,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思考:这段描写音乐的文字为何读上去朗朗上口?语言的音乐美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押韵、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的使用。
押韵:志、事,挑、幺,雨、语,弹、盘、难,绝、歇,迸、鸣。
叠音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双声、叠韵词:幽咽、间关
知识迁移、归纳总结
思考: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在《诗经》中经常出现,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词语在古诗词中通常情况下有哪些作用?
(多媒体展示相关诗句)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明确:①增强诗歌语言的音韵美②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事物的特征③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情感。
小组讨论:最喜欢哪一句?在你们小组所喜欢的这句诗中,作者用了哪种手法来描摹音乐?
小组分析音乐的特点及旋律变化
思考:作者在描写音乐时主要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
明确:比喻。
思考:请大家找出描写乐曲声的比喻句,分析它们分别描摹出音乐什么样的特点?并分析比喻描写音乐有何作用?
明确:比喻句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这种修辞手法写出琵琶声浊杂粗重、轻细急促、婉转流畅、冷涩、无声、激越雄壮、戛然而止的特点。诗人用一连串的比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用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这样的比喻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视觉,还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倾听琵琶独奏,感受音乐的旋律变化,板书展示音乐旋律曲线图)
3、体会“声中之情”
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在演奏时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在乐曲中,而作者在听曲时也恰恰感受到了这种情感,引起了感情的共鸣。请大家找出这段文字中有关感情的诗句,放在音乐描写之中加以体会。
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教师总结:
奏曲的能手,能够通过演奏表达自己的哀愁或欢乐。听曲的行家,也能够从曲调中领会到奏曲者的情思,受到感染。倘若听曲者和奏曲者有同样的心情,那感受会是很强烈的。白居易真不愧为听曲的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含感情,于演奏的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无限心事,于演奏终结时更听到了弦外之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的哀愁。
4、赏析以景物烘托音乐的手法
思考:这段文字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何作用?
明确:“悄无言”比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好,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乐曲虽然结束了,但听众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如醉如痴。在大段的正面描写之后,续以这两句精练而意味深长的侧面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形成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三、课堂小结
总结音乐描写特色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2、修辞:比喻、叠音词、双声叠韵词
3、声情并茂
四、作业
背诵诗歌第二段,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五、板书设计
《琵琶行》音乐描写赏析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音乐美:押韵、叠音词、双声叠韵词
修辞手法:比喻
声情并茂
六、《琵琶行》课件结构设计

课件12张PPT。且从名诗“听”妙曲 —《琵琶行》音乐描写鉴赏江心聆听琵琶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小组讨论:
最喜欢哪一句?
在你们小组所喜欢的这句诗中,作者用了哪种手法来描摹音乐?比喻句 音乐特点幽细
戛然而止
激越雄壮
繁密(粗重)
清脆圆润
低沉停顿
宛转流利
激越雄壮
低沉入微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冰泉冷涩弦凝绝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大量运用比喻。(划线处)二:叠词、摹声词传神。(椭圆处)三:正面、侧面结合。总结从琵琶曲的起伏变化中捕捉 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大量运用比喻。(划线处)二:叠词、摹声词传神。(椭圆处)四:声、情结合,曲中含情。三:正面、侧面结合。总结1、刘鹗《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写白妞唱歌: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拓展延伸 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的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2、金庸《笑傲江湖》对任盈盈箫声的描写: 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某一音乐一定深深触动过你的心。试运用刚刚学过的方法分享一首曲子,重点分享该音乐的特点及听音乐时内心的感受。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纸上,字数不限。分享 将刚才的分享写在作文本上,字数:300字左右。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