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中图版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酶的特性课件(26张ppt)+视频+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中图版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酶的特性课件(26张ppt)+视频+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01 22:45:13

文档简介

《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酶的特性
(2)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对有关实验的分析和设计,学会设置自变量,检测因变量,排除无关变量
(2)能够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实验,培养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养成质疑、求实勇于探究的的科学态度
二、重难点:
重点:酶的特性、控制变量
难点:控制变量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嫩肉粉为主线,通过观看有关嫩肉粉的视频,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在分析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会控制变量,理解酶的特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同时应用问题引导法、讲述法、比较分析法、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通过设置探究实验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五、课前准备:
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材料的选择,试剂的浓度及用量等。
拍摄剪辑“酶的专一性”等三个实验的微课。
准备相关实验材料和器具,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具的方法。
课前制作学案来供学生预习,发放实验设计单以供学生课上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有关嫩肉粉的视频,设置问题“嫩肉粉是一种什么物质?”“使用嫩肉粉应该注意什么事项?”从而引出酶的高效性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再通过一个有趣的小实验,使学生体验到酶的高效性,并且通过“如果给加入氯化铁的瓶子足够长的时间,产生的气体将会怎么样?”来引导学生想到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的进行,而不会增加产物的量。
分析酶的高效性实验
通过展示表格和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总结出实验设计中控制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同时通过对比两个瓶子,得出结论: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酶的专一性
通过展示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得出假设: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接着给出实验材料,请学生试着去设计实验验证,再通过对这个实验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控制变量,最后观看微课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使用“嫩肉粉”的注意事项和展示有关资料,引导学生提出假设:pH影响酶的活性?在ppt中展示实验材料,各小组通过讨论选择材料,在实验设计单上填写“材料选择”、“控制变量”、“实验步骤”三个内容的填写,培养设计可行实验方案的能力。
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示代表小组的实验设计单,全班经过讨论没有问题后开始分组做实验。完成实验后,通过谈话法引导学生得出pH影响酶的活性这一结论。
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再加入氢氧化钠的试管中,淀粉遇碘不变蓝。引导学生提出合理假设,并设计实验去验证。最后通过观察微课中的实验现象,再结合化学课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控制变量相关内容。
总结pH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展示pH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使学生形成理性认识。
课堂小结
以知识树的形式构建网络,总结本节内容
随堂练习
通过两道选择题,一道改错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酶的特性
科学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
生理功能:催化 发现问题
特性:高效性、专一性 提出假设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课件27张PPT。高中生物中图版教材 必修一 第三单元 酶的特性
1、说明酶的特性。
2、通过一系列实验,培养科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设置自变量,检测因变量,控制无关变量。嫩肉粉是一种什么物质?嫩肉粉的使用注意什么事项?H2O2的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共16页第2页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共16页第7页肝脏研磨液FeCl3溶液1ml1ml3%3%很快较慢
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
自变量因变量变量5ml5ml无关变量相互对照针筒上升速度这么复杂的化学反应,怎么保证有条不紊的进行呢?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共16页第4页假如现在有唾液淀粉酶、淀粉、蔗糖,你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1、无机催化剂氯化铁不仅可以催化H2O2水解,
也可以催化苯与氯气的取代反应。2、口腔里有唾液淀粉酶,可是塞进牙缝里的肉丝两天后还没被消化。 通过上述资料,你发现什么问题?提出假设: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共16页第7页淀粉溶液蔗糖溶液1ml1ml 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砖红色沉淀无砖红色沉淀无关变量自变量无关变量因变量变量1ml1ml自变量5min5min斐林试剂量量时间H2O2的分解共16页第6页H2O2的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共16页第8页为什么嫩肉粉不可以和食醋一起使用呢?
H2O2的分解共16页第9页 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进入胃中以后,唾液不再具有催化淀粉分解的功能,胃中的蛋白酶随食糜进入小肠后也不再具有催化功能。
经测定,唾液的pH为6.2—7.4,胃液的pH为0.9—1.5,小肠液的pH为7.6。
提出假设:pH影响酶的活性?新鲜肝脏研磨液(含多种酶,包括H2O2酶和淀粉酶),H2O2溶液,淀粉溶液,5%HCl溶液,蒸馏水,5%NaOH溶液,碘液
试管,小烧杯,量筒,滴管,记号笔等。 各小组通过5分钟时间讨论选出合适实验材料,并完成实验设计单“选择材料”“变量分析”“实验步骤”这三个内容的填写。小组活动1.取三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HCl溶液,蒸馏水,NaOH溶液1ml。
2、在A、B、C号试管中加入新鲜的肝脏研磨液4滴,震荡摇匀。
3、再取三支试管,编号1、2、3,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1ml。
4、将A、B、C号试管中液体对应加入1、2、3号试管中,震荡摇匀。
5、观察1、2、3号试管中气泡产生量。
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得到什么结论 以前认为,淀粉能吸附碘,使碘吸收的可见光的波长向短的波长方向移动,棕色的碘液就变成蓝色。
近年来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X射线、红外光谱等)研究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证明碘和淀粉的显色除吸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提出假设:NaOH与淀粉或碘液发生了反应检测方法:加斐林试剂是否产生砖红色沉淀自变量:设置方法:因变量:无关变量:排除方法:有无NaOH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和等量的NaOH淀粉是否被水解产生还原性糖淀粉的浓度,加入淀粉的量等保证相同且适宜2/2/2019检测方法:碘液是否褪色自变量:设置方法:因变量:无关变量:排除方法:有无NaOH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和等量的NaOH碘液中的碘是否被分解碘液的浓度,加入碘液的量等保证相同且适宜2/2/20192NaOH+I2==NaI+NaIO+H2O科学家在不同的pH条件下测定同一种酶的活性,根据所获得数据绘制成曲线最适pH最适温度最适pH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共16页第13页酶生理功能:特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高效性专一性催化pH温度科学解决问题一般程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设置自变量检测因变量排除无关变量1.下图是某有机物中加入酶后置于80 ℃至0 ℃环境中有机物分解总量与温度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B2、一分子过氧化氢酶能在1min内使5×105个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相当于三价铁离子催化速度的109倍,但对糖的水解不起作用,这种现象说明酶具( ) A 高效性,稳定性 B高效性,专一性
C 多样性,稳定性 D多样性,专一性B3、下列实验是证明K+是水稻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无机盐离子,请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
等量
光照《酶的特性》评测练习
( )1、每个碳酸酐酶分子每秒能催化6×105个CO2,使它们与相同数量的H2O结合成H2CO3,这比非酶催化的反应速度快107倍。由此说明酶具有( )。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多样性  D.作用需适宜条件
( )2. 随食团进入十二指肠内的胃蛋白酶不能再消化蛋白质的主要原因是( )。
A.酸碱度改变使酶失活 B.温度改变使酶失活
C.胃蛋白酶只能催化一次 D.十二指肠中已没有蛋白质
( )3. 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加入肝脏研磨液与加入氯化铁的试管反应程度类似,都不剧烈,可能的原因是
A.过氧化氢溶液配置时间过长 B.肝脏不新鲜
C.试管不洁净 D.A、B都有可能
( )4. 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2ml,甲试管又加入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温水中放置10 min后取出,再各加入 0.5 ml碘液。实验设计方案上的错误是
乙试管内未加入胃液
B.甲、乙两试管均呈蓝色反应
C.乙试管未加入等量清水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 ﹞ 5、关于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
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 ﹞6. 发现衣物上有奶渍,使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先用冷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洗涤
B.先用开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洗涤
C.先用温水浸泡,再在温水中洗涤
D.先用温水浸泡,再在冷水中洗涤
﹝ ﹞7.在测定胃蛋白酶的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逐渐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 )8.下列各项是关于酶的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②酶都有消化功能 ③蛋白质都是酶 ④酶具有多样性 ⑤酶可促 进反应,与酸碱度无关 ⑥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④⑥
( )9、血液凝固是一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下列哪种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A.0℃    B.15℃    C.35℃     D.25℃
( )10、夏天,食品易发生腐烂,其原因是空气中微生物在食品上大量生长繁殖的结果。而放入冰箱中贮藏的食品,其腐烂的速度比在自然环境中慢得多,对其最好的解释是
    A.低温下,食品中物质的代谢速度减慢
    B.低温下,微生物的代谢速度减慢
    C.隔绝空气,微生物和食品代谢速度均减慢
    D.缺乏光照,微生物的合成作用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