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铁盐与亚铁盐
授课教师
授课年级
高一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2.掌握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3.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铁盐和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分组实验活动,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在“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铁盐和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培养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Vc与补铁剂同服原因,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并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
Fe3+与Fe2+的检验 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Fe3+与Fe2+的相互转化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可能出现的情况
设计意图
视频引入新课
学生观察硫酸亚铁溶液试剂瓶底部的固体,对其成分和作用产生疑惑,将其录成视频
用身边的事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调动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积极性
Fe3+与Fe2+的
检验
【探究活动1】Fe2+和Fe3+的检验
利用两瓶稀溶液,一瓶是FeSO4溶液,另一瓶是Fe2(SO4)3溶液,但瓶上无标签,如何区分它们?
学生做展示实验:
这两种稀溶液与NaOH溶液
这两种稀溶液与KSCN溶液
当Fe3+与Fe2+的浓度较低时,与NaOH溶液并不会有明显现象,通过对比引出KSCN溶液检验Fe3+更灵敏。
学生预测:
观察颜色
加碱溶液
KSCN溶液
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检验铁离子的较好方法,直观形象。
分组实验Fe2+, Fe3+与NaOH溶液的反应
分组实验室常见浓度的Fe2+, Fe3+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在制备氢氧化亚铁过程中产生了氢氧化铁?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出Fe2+的还原性和Fe3+的氧化性,从而引出相互转化
从现象与已学知识的冲突,引发学生思考,符合学生的思维生成特点。
Fe2+转化为Fe3+的条件
小组讨论交流选出可以实现Fe2+转化为Fe3+的试剂,并设计实验方案
【探究活动2】Fe2+转化为Fe3+的条件(学生实验)
根据已学知识,理论分析,当加入具有什么性质的试剂时,能使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
提供试剂:氯水(主要成分Cl2) 、稀盐酸、KI溶液、NaOH溶液、双氧水(H2O2水溶液)、 NaCO3溶液、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Fe粉、Cu粉、淀粉溶液
(学生派代表到汇报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结论:Fe2+遇到较强氧化剂时可转化为Fe3+。
最后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预测学生可能涉及的方案: 先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硫氰酸钾溶液,检验Fe3+。
或向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氯水后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检验Fe3+
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发散思维,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做实验,对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理解更深刻。并培养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学生感受Fe2+转化为Fe3+的实验过程总结出
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此思路自主完成活动探究3
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养成科学探究的方法
Fe3+转化为Fe2+的条件
利用科学探究思路,自主完成活动3
【探究活动3】Fe3+转化为Fe2+的条件(学生实验)
根据已学知识,理论分析,当加入具有什么性质的试剂时,能使铁离子转化为亚铁离子?
提供试剂:氯水(主要成分Cl2) 、稀盐酸、KI溶液、NaOH溶液、双氧水(H2O2水溶液)、 NaCO3溶液、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Fe粉、Cu粉、淀粉溶液
(学生派代表到讲台汇报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结论:Fe3+遇到较强还原剂可转化为Fe2+。
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发散思维,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做实验,对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理解更深刻。并培养探究意识和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学以致用
根据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相互转化,
【思考】
硫酸亚铁底层的固体成分是什么?作用?
检验亚铁离子的方法?
【想一想】
1.现有一瓶久置的FeSO4溶液,其铁元素的价态有哪些可能情况?2.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上述猜想。
学生充分表达,提出合理方案。铁离子与亚铁离子的相互转化落实
化学在身边
认识补铁试剂,
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和物质分类的角度探究物质的性质
结语
毛主席曾经写过一首赞美彩虹的诗句: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引出化学世界的颜色也非常丰富
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欲望,增加化学。
课件12张PPT。 §3 铁的化合物(第三课时)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1 第三章第二节
现有两瓶稀溶液,一瓶是FeSO4溶液,另一瓶是Fe2(SO4)3溶液,但瓶上无标签,如何区分它们?Help!探究活动1:Fe2+、Fe3+的检验
实验注意事项:
1.向试管中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
2.注意药品用量,不宜过多,1胶头滴管约为1ml
3.保留实验成果
4.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小贴士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在
制备氢氧化亚铁过程中产生了氢氧化铁?思考讨论 根据已学知识,理论分析,当加入具有什么性质的试剂时,能使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
提供试剂:稀硫酸、氯水(主要成分Cl2) 、KI溶液、NaOH溶液、双氧水(H2O2水溶液)、 KSCN溶液、Fe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探究活动2: Fe2+转化为Fe3+的条件方法整合实验探究一般思路根据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小组合作探究Fe3+转化为Fe2+的条件。
提供试剂:稀硫酸、氯水(主要成分Cl2) 、KI溶液、NaOH溶液、双氧水(H2O2水溶液)、 KSCN溶液、Fe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探究活动3: Fe3+转化为Fe2+的条件想一想:1.现有一瓶久置的FeSO4溶液,其铁元素的价态有哪些可能情况?2.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上述猜想。化学在身边 “补铁”大餐(1)薄膜的作用?
(2)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C同服,可提高补血效果,维生素C可能具有什么性质?
小结2、Fe(OH)2 Fe(OH)33、 Fe2+ Fe3+1、 FeO Fe3O4 Fe2O3 (检验用KSCN 溶液)物质分类 第二章 第三节 铁的化合物
一、复习回顾
1、常见含铁化合物的分类
物质组成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碱
盐
二、探究活动1 Fe2+ 与Fe3+的检验
试剂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Fe3+
Fe2+
探究活动2 Fe2+ 转化为Fe3+的条件
提供试剂:稀硫酸、氯水(主要成分Cl2) 、KI溶液、NaOH溶液、双氧水(H2O2水溶液)、 KSCN溶液、Fe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
试剂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Fe2+ → Fe3+
探究活动3 Fe2+ 转化为Fe3+的条件
提供试剂:稀硫酸、氯水(主要成分Cl2) 、KI溶液、NaOH溶液、双氧水(H2O2水溶液)、 KSCN溶液、Fe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
试剂及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
Fe3+ → Fe2+
思考讨论
1.除去杂质而提纯下列各物质,请写出所选化学试剂的化学式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混合物成分
化学试剂
离子方程式
①FeCl2中含有少量FeCl3杂质
②FeCl3中含有少量FeCl2杂质
三、总结
⑴试用图示方法总结金属铁、二价铁、三价铁的相互转化关系
⑵如何检验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
课后练习
2、为防止FeCl2溶液长期存放而被氧化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
A、 铁粉 B、 氧化亚铁 C、铜粉 D、 氯化铁
3、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 )
A、 Fe2O3 B、 FeCl3 C、 FeSO4 D、 Fe3O4
4、要验证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的最佳顺序是(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NH4SCN溶液
A、①③ B、 ③② C、 ③①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