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冬夜读书示子聿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冬夜读书示子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02 20: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准确理解“无遗力、老始成、终觉浅、绝知、躬行”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子聿是个人名,是陆游最疼爱的小儿子。示子聿的意思就是——
3、题目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初读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情况(注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3、再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地方,还有哪些读不明白,和同桌讨论讨论。
4、交流:理解了哪些?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相机理解:无遗力 老始成 终觉浅 绝知 躬行)
三、细读体会。
1、这首诗陆游告诉他儿子哪一方面的事?
2、陆游告诉儿子怎样才能读好书,做好学问呢?大家一边读,一边想,可以在旁边写上一两个关键词。
3、交流:该怎样做学问?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1)你从哪个词中感受到做学问要勤奋?(无遗力)
(2)一点力气也不保留,全都用在做学问上。多么勤奋刻苦啊!(板:勤)
(3)这一句中,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你找到了吗?
从“少壮”到“老”(点红),你读明白了什么?(板:恒)
(4)那陆游知道这些道理是从谁身上得来的?具体说说?指导读诗句。
(5)古人学习的确是十分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你还能想到哪些成语或者诗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板:行)
(1)读书做学问,有了勤,有了恒,还需要什么?
(2)为什么要躬行?
(3)我想到一个词,叫——纸上谈兵。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赵括熟读兵书,为什么会兵败呢?
(4)你在生活学习中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学生举例,相机指导读诗句。)
(5)看来,光有书本知识行吗?还要怎么样?
读书与实践的关系是如此紧密,这就是“实践出真知”啊!
4、师小结:既要勤,又要恒,更要行。一个人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
四、指导朗读、背诵。
1、(音乐图片)同学们,八百多年前那个寒冷的夜晚,七十七岁的陆游手捧书卷,教导着儿子子聿,让我们一起走进陆游的内心世界吧!
2、(师述)我自小饱读诗书,酷爱写诗,一生作诗三万多首,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因为我知道——古人……
42岁那年,我毅然删掉两万一千首,只保留下九千余首诗。我要告诉心爱的儿子——纸上得来……
3、如果你就是陆游,你会怎样把这番道理说给儿子听呢?(指名读。齐读。)
4、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仅仅启示了子聿一个人吗?
启示我们读书做学问要——(指板书)
如此深刻的读书道理,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谁能背下来吗?
再指名背。齐背。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这首诗虽然只有28个字,却向我们阐述了深刻的读书道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希望。其实,陆游很重视教育,写给儿子的诗大约就有两百多首,你们还想再读几句吗?
2、出示:
(1)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告诉儿子什么?
(2)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要怎样花功夫?
(3)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馋毁?
A、这是陆游的二儿子子龙即将去吉州做官时,陆游写给子龙的。指名读。
B、根据提示,说说大意。
C、齐读。
3、同学们,读了这些诗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4、让我们把体会到的再一起融入到朗读中吧!齐读《冬夜读书示子聿》。
5、这首诗意味深长,富有哲理。尤其是诗的后两句更是千古流传,成了千万学子的座右铭。你们想把它工工整整地抄下来,做成书签,时刻勉励自己吗?
6、学生写诗句。交流展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古诗。
2、搜集陆游的其余7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