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过零丁洋文天祥谈 谈 你 知 道 的
古 今 英 雄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
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文天祥 (1236年-1283年),字履善/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大臣、文学家。代表作品《文山集》《正气歌》《过零丁洋》。一 作者简介二 背景介绍1256年进士考试第一名(状元)。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征兵勤王。
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1278年在五坡岭(海丰)被俘,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三 朗诵诗歌一、注意停顿
二、注意重读
三、注意感情过 零 丁 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在船上经过零丁洋时所作,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千古传诵。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过零丁洋》。四、诗歌欣赏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 联名词解释
一经:指文天祥20岁中状元
干戈:文天祥勤王抗元
四周星:战争持续了四年
描写手法:环境描写颔 联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修辞手法:比喻名词解释
风飘絮: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
——国家命运:山河破碎
雨打萍:身世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个人命运:身世浮沉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颈 联名词解释:
惶恐滩: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
“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
一是形势险恶
二是指作者内心的惶恐、零丁。表达方式:一语双关惶恐:怕出师未捷身先死; 怕看到南宋朝廷灭亡。零丁:勤王时只有三人;
谈判时部队被解散;
南宋都城被攻破;
南宋大臣皇帝劝降;
妻子儿女被俘。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尾 联 名词解释:
汗青:史书。
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
修辞手法:反问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诵文天祥这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诗歌《过零丁洋》。 1278年,作者写了这首《过零丁洋》明志,在过后的四年中,文天祥用行动证明了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民族气节。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五、知识延伸指南:一语双关
一、磁针石“指南”特性
二、文天祥对南宋一片忠贞名词解释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过零丁洋》这样一首气壮山河,苍凉悲壮的千古绝句,是作者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赞歌。
作者通过他千古传颂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固然宝贵,但是除了生命之外,人还有其他的价值。六.课堂小结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该联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无可挽回的败局, “雨打萍”比喻诗人一生浮沉的政治生涯,写出国家山河破碎,个人浮沉不安,将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生动形象,极富感染力。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对偶,利用来两个带有感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的心情,极为巧妙新奇。
“惶恐滩”和“零丁洋”运用谐音双关手法,既指地名,又写出了形势的隐患和情况的危难。
尾联:
(1)含义: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2)赏析: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诗,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3)感受: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A.字里行间透出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B.千百年来激励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祖国建功立业。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类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明.于谦<<石灰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八、主题 表达了为国献身的豪情壮志和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歌颂了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