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章第四节“能量不止”的细胞呼吸课件(29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章第四节“能量不止”的细胞呼吸课件(29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03 18:54:55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①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每阶段进行的场所。
②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图解和总反应式,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③掌握细胞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④能够分析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细胞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能力。
③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④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细胞呼吸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细胞呼吸的物质计算方法及反应物与生产物中元素的来源和去向,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计算能力。
⑤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能通过事物的现象看其本质。
②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生命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基本过程,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上
教学难点是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些现象,包扎伤口的时候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对于盆栽的植物要经常翻土防止土壤板结,想使水果和蔬菜保持新鲜,可以选择保鲜膜保存,如果想长时间的贮存它们,可以将它们低温冷藏,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运用的原理究竟是什么?
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新授课
有氧呼吸
于绝大多数真核生物来说,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主要场所
师:在哪里分布着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生: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细胞呼吸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过程
(1)阅读教材,找出问题的答案:
①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有机物是什么?
②有氧呼吸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场所在哪里进行?
③每个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每个阶段释放能量情况?
(2)教师:描述每一阶段的物质及能量变化
学生:结合PPT内容,理清每一阶段的反应物及生成物。
在每个阶段应注意以下内容:
阶段
物质变化
场所
第一阶段
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
前两个阶段的[H]与O2结合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
(3)小组活动,根据刚才所学知识,将卡片放至展板的相应位置来表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并由三位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成果同时描述过程。
(4)牛刀小试,练习巩固
(5)有氧呼吸总的反应式
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引导学生写出总反应式。
老师强调书写反应式时不能忘记条件和能量,引导学生思考前后水能不能约去?
(6)能量去向
(7)反应物葡萄糖中碳元素的去向、生成物水中氧元素的来源
即学即练
根据有氧呼吸的产物引出人在剧烈运动时为什么会感到肌肉酸痛,苹果贮存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从而过渡到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过程
(1)自学回答问题:
场所、分为几个阶段
(2)无氧呼吸的过程
这部分采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完成无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来理解其反应过程。
(3)总反应式
(4)能量去向
根据以上知识学生思考,同位讨论3个小题
根据所学知识,列表比较两者的异同点
3.影响因素
结合3个资料,由学生概括出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
(1)温度
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
(2)含水量
种子在贮藏时,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呈风于状态(使细胞呼吸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如果种子中含水量过多,细胞呼吸加强,使种子堆温度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种子的呼吸。
(3)氧气的浓度
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含量能够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4.生产实践中的其他应用
①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目的是防止厌氧菌的繁殖,促进伤口的愈合
②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
目的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③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为什么先通气后密封
先通气是为了促进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密封是为了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④水稻为什么要定期排水
防止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否则会烂根而死
回答问题(线粒体)
自学
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在书上划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上台展示小组成果并描述各阶段的物质及能量变化。
回答问题
由学生板书总反应式。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前后的水不能约去。
回答问题
由1个小组展示成果并描述无氧呼吸的过程
回答问题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之后教师总结。
小结
先由学生思考,教师再补充
学生概括回答
巩固练习
由学生选出正确选项并解释错误选项
作业布置
完成导学案
学生完成作业
课件29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必修一)中图版细 胞 呼 吸透气消毒纱布经常松土水果蔬菜保鲜膜保存低温冷藏长时间贮存细 胞 呼 吸细 胞 呼 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外膜内膜基质嵴线粒体一、主要场所:在 和 上分布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基质内膜找一找(阅读课本第70页) 2.有氧呼吸共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反应场所在哪里?第一阶段在 进行,
第二阶段在 进行,
第三阶段在 进行。三个阶段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1.细胞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有机物是什么?葡萄糖(C6H12O6) 3.各阶段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释放能量情况?二、细胞呼吸的过程C6H12O6酶
4【H】2C3H4O3
丙酮酸
能量
(少量)①6H2O酶6CO2
20【H】
能量
(少量)②6O2酶③12H2O
能量
(大量)有氧呼吸: 将卡片放至展板相应位置以表示
有氧呼吸的各阶段,并由小组代表
描述其过程。小 组 活 动1.产生[H]的阶段(   )牛刀小试 填空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第一、二阶段2.产生CO2的阶段(  )第二阶段3.消耗H2O的阶段( )
产生H2O的阶段(    )4.O2参与的阶段(   )5.产生能量的阶段(   )6.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一、二、三阶段第三阶段牛刀小试 判断并改错2. 有氧呼吸各阶段在相同的酶的催化下进行。3.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气结合生成水。1.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4.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 12H2O+能量
酶 生成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于
C6H12O6中的C最终出现在生成物 中CCOO1mol2870kJ约1161KJ贮存在ATP中
(供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其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体温的主要来源) “糖水”变“碳水”,释放大能量CO2?O21.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 — 丙酮酸 — 水
B.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C.葡萄糖 — 氧 — 水
D.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 即学即练D 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A/3 mol的葡萄糖,可形成H2O( )
A. 4A mol
B. 1/4 A mol
C. 2A mol
D. 2/A mol A
动动脑苹果储藏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
剧烈运动后,为什么感到肌肉酸胀?无氧呼吸 阅读教材71页回答以下问题:
1.无氧呼吸进行的场所?
2.无氧呼吸分为几个阶段?

无氧呼吸的过程 结合课本知识
完成无氧呼吸过程示意图例:酵母菌、大多数植物(苹果果实等)无氧呼吸的反应式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酶例:乳酸菌、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
高等动物和人在剧烈运动中无氧呼吸的能量去向在生物体内,1mol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后仅放出196.65KJ的能量,其中有61.08KJ的能量转移到( ) 中,其余的能量以( )的形式散失。ATP 热能思考与讨论1.无氧呼吸产生不同产物的原因?2.为什么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有氧呼吸少?3.植物长期遭受水淹后会怎样?原因?酶不同在产物酒精或乳酸中还储存着大量能量会死亡,长时间无氧呼吸积累的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同时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不能满足植物生命活动的需要。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区别与联系主要在线粒体内需氧气参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酒精或乳酸较多较少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细胞质基质内不需氧气参加都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资料一: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细胞呼吸,从而延长保存时间 资料二:粮食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资料三:无土栽培通入空气、农耕松土等都是为了增加氧气的浓度,加强根部的有氧呼吸,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
温度 含水量 氧气浓度创造透气环境,避免厌氧菌的繁殖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防止剧烈运动产生乳酸先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稻田定期排水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一、主要场所葡萄糖→丙酮酸CO2 + H2O + 能量(大量)C2H5OH+ CO2 + 能量(少量) 或
C3H6O3 + 能量(少量)有氧无氧二、过程三、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
???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 D.种子库中储存的风干种子不进行细胞呼吸 巩固练习A2.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这是因为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
④产生的能量太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D3.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应为
A.低温、干燥、低氧??
?????????????
B.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C.高温、干燥、低氧???
??????????? ?
D.高温、湿度适中、高氧? B4.酵母菌发酵时,宜先通入空气(无菌),一段时间以后再密闭。当从有氧变为无氧条件时,酵母菌的繁殖速率和消耗糖的速率分别是
A.减慢、加快????????????????????
B.加快、减慢
C.减慢、减慢
D.加快、加快 A【课堂检测】
一、填空
1.产生[H]的阶段(   );
2.产生CO2的阶段(  );
3.消耗H2O的阶段( );产生H2O的阶段(    )。
4.O2参与的阶段(  );
5.产生能量的阶段(   );
6.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    )。
判断正误并改错
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唯一场所。( )
2.有氧呼吸各阶段在相同的酶催化下进行。( )
3.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进入线粒体基质中。( )
4.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
三、选择
1.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是
 A、葡萄糖 — 丙酮酸 — 水
B、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C、葡萄糖 — 氧 — 水
D、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
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A/3 mol的葡萄糖,可形成H2O( )
A. 4A mol B. 4/A mol
C. 2 A mol D. 2/A mol
解题思路:

【作业提升】
1.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需要多种酶参与 B.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生成大量的ATP
2.葡萄糖在细胞质内分解至丙酮酸的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线粒体中进行的有氧呼吸 B. 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不产生CO2 D. 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3.让一只白鼠吸入含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
A.CO2 B.H2O C.丙酮酸 D.葡萄糖
4.下列各项措施中,最有利于延长水果保鲜时间的是( )
A.充入O2,温度为5℃ B.充入CO2,温度为25℃
C.充入O2,温度为25℃ D.充入CO2,温度为5℃
5.右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 。
(2)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 、 、 。
(3)【H】与③结合生成H2O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4)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
(5)粮食贮存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 。
(6)影响呼吸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有:①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的 来影响细胞的有氧呼吸;②氧气③水分:一般来说,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 ,有氧呼吸作用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