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26页。
[教学目标]
1.巩固分米、毫米、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估测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会进行简单的测量,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2.通过练习,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分米、毫米、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能估测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尺子)、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一)回顾长度单位
师:同学们,上节课,孙悟空帮助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知识。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吗?它们都用哪些字母表示呢?
板书(毫米厘米分米米)
mm cmdm m
(二)用手势比划并交流记忆方法。
师:这些长度单位都有多长呢?老师说长度单位,你用手来比划,看谁表示的又快又准。
生动手比划。
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下面学习新课。
【设计意图】对知识基本的回顾,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学生在快速用手势表示单位的过程中,加深对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的直观认识,准确建立表象。
二、你说我讲
师: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金箍棒的长度,看看会遇到了哪些新问题?
厘米与毫米的换算
出示课件(见图1)。
师:这根金箍棒长5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
预设:5厘米用毫米作单位是50毫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学生能够根据直尺和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想到:1厘米=10毫米,5厘米就是5个10毫米,也就是50毫米。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厘米与分数的换算
课件出示(见图2)。
师:金箍棒长7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你能进行换算,并说说理由吗?
预设:70厘米是7个10厘米,10厘米=1分米,70厘米也就是7分米。
师:能像这样,再提出几个长度单位换算的问题吗?
学生能提出几十厘米换算成几分米的数学问题,并能根据长度单位的关系进行换算。教师随机板书。
3.总结方法。
课件出示:5厘米=50毫米
70厘米=7分米
师: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有什么不同?怎样进行单位换算?
预设:
生1:5厘米=50毫米,是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70厘米=7分米,是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
生2:5厘米等于5个10毫米,所以是5×10=50毫米;70厘米里面有7个10厘米,也就是7分米,所以是70÷10=7分米。
师小结: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师板书:(毫米厘米分米)
mm cm dm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对知识基本的知识的应用,接着让学生加深学生对毫米、厘米、分米的认识,同时,在此环节中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教学,借助2次相邻长度单位的换算总结提升认识,找到规律: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三、巩固练习
过关测试题
故事连接:八戒闹了这个笑话之后,很不好意思。于是,他又去找他的师傅唐僧,虚心学习长度单位的知识。苦学了10天后,这天师傅给他出了3关测试题。同学们有信心闯过这三关吗?
第一关
(
图
3
)课件出示(见图3)
第二关
4分米=( )厘米 60厘米=( )分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第三关
(
图
4
) 课件出示(见图4)
【设计意图】此环节除了达到练习巩固的作用,同时通过简单的练习树立自信,加强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四、拔高提升
1.在○里填上“>”、“<”或“=”。
8分米○60毫米 9分米○2米
20毫米○2厘米 300分米○厘米
学生尝试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
生1:8分米○60毫米,因为8毫米=80厘米,60毫米=6厘米,80厘米>6厘米,所以8分米>60毫米。
生2:20毫米○2厘米,因为10毫米=1厘米,所以20毫米=2厘米。
生3:9分米○2米,因为9分米不够1米,所以9分米<2米。
生4:300分米○300厘米,因为1分米大于1厘米,所以300分米>300厘米。
师:长度单位比较大小时,不能只比较数字的大小,要带着单位想一想,换算一下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师:学习数学,我们不能只限于会做题,还要善于观察发现,总结规律,用规律指导我们后面的学习。同学们观察1、2题,有什么特点?(单位统一)那我们就直接怎样?再观察3、4题,又有什么特点?(单位不统一)我们应该怎么办?(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总结出第二题有什么规律吗?
预设:数字不同的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师:300分米○300厘米还用转化吗?
预设:数字相同,只比较单位就可以了。
2.算一算,课件出示
1分米-3厘米=( )厘米
26毫米+54毫米=( )毫米=( )厘米。
98厘米-58厘米=( )厘米=( )分米
学生尝试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
生1:26毫米+54毫米=80毫米,因为10毫米=1厘米,所以80毫米=8厘米;
生2:98厘米-58厘米=40厘米,因为10厘米=1分米,所以40厘米=4分米。
生3:先统一单位,1分米=10厘米,10厘米-3厘米=7厘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单位换算、比较大小的巩固练习,学生通过练习,获取规律性的东西,同时,也渗透数学的学习方法:如何观察、发现、获取规律。
五、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
生1: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关心进行换算。
生2:了解了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
师:课下让我们继续搜集生活中长度单位,想一想、算一算、比一比,感受一下它们的长度,发现其中的数学奥秘。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