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02-24 15: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第六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名称:第一次世界大战
交战时间:1914年-1918年
交战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俄国、
等31个国家
新式武器:毒气、坦克、巡洋舰、飞机、飞艇、潜艇、
高射炮、反坦克炮、迫击炮、烟幕弹
伤亡人数:德国714万人、奥匈帝国702万人、奥斯曼
帝国97.5万人、保加利亚26.6万人、俄国
915万人、法国16.7万人、英国319万人、
美国26.2万人、意大利219.7万人。累计死
亡 847万人,伤残2120万人。一、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具体原因:三对基本矛盾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1914.6)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大战的导火线2.大战的爆发(1914.7)3.大战的性质4.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三、大战的结果和影响两个结果英、德 、法、美比较表back意德奥法英俄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图示表示矛盾表示主要
矛盾同盟国协约国189219041907187918821802(突尼斯问题)(巴尔干问题)(世界市场殖民地问题)(普法战争后果)(巴尔干问题)表示基本
矛盾back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 1914年)
马恩河战役第二阶段 : (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俄军的夏季攻势 第三阶段: (1917-1918年)
美国参战、十月革命、德国投降两个战场西线:英、法、比军队同德军对抗
具有决定作用。东线:俄军同奥匈、德军对抗戴着防毒面具的德军士兵发动进攻一辆发生故障的马克二型坦克正在检阅军队的威廉二世正在发射的德军野战炮 兴登堡、鲁登道夫和威廉二世一起研究战场形势阵地前战死的德军士兵尸体连续不断的炮击使茂密的森林成了一棵棵光秃的树杆 遭到沉重打击后的凡尔登大战历时四年多,30多个国家、
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它给人类
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一九一八年柏林水兵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8年11月9日,威廉二世退位,随即与皇后逃往荷兰再见课件制作:福建省沙县一中史地组 徐拥军
Email:xyj950@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