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3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类比、迁移和折、剪、拼、搭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多边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善于合作、乐于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通过类比、迁移和折、剪、拼、搭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多边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等纸片。
学具:每人1张长方形纸、3张正方形纸、小棒若干、1把剪刀;同桌合用一个信封(内装有五边形、六边形纸片各2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校园的草坪里新栽了几棵小树苗,而且还给每棵树挂了一个爱心提示牌,这些爱心提示牌是各种形状的,你认识哪些图形呢?
课件演示(见图1)。
师:
生1:我认识长方形。
生2:我认识正方形。
师:它们都有几条边呢?
生3:它们都有四条边,都是四边形。
师:你给它们起的名字真好!那么四边形除了有四条边之外,还有什么特征呢?
生:四个角。
师:你们回答的真棒,那么 是什么形状呢?具有什么特征呢?(课件出示)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新旧知识的连接,并渗透长方形、正方形属于四边形的集合思想。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从而产生“它们的边和角是不是也藏着秘密呢”的质疑,引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以上我们知道了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那么 具有什么特征呢?下面请拿出信封中的图形开始探究吧!
探究提示:先摸一摸,再数一数,把它们分类;想一想,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议一议,它们分别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开始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有价值的材料。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四边形的特征:角方面的特征与边方面的特征,通过类比,引导学生从角与边两个方面研究多边形,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图形分类
课件演示(见图2)。
师:这些图形是怎么分类的呢?
预设:
生1:我们把四个图形分成了两类,把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分成一类,把六条边围成的图形分成一类。我们给起的名字分别是五边形、六边形。
生2:我们把四个图形也分成了两类,把五个角的图形分成一类,把六个角的图形分成一类。我们给起的名字分别是五角形、六角形。
师:这两种分法都非常好,我们一般把它们分别叫作五边形和六边形。
(二)认识特征
师:五边形和六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呢?
预设:
生1:五边形有五条边和五个角。
生2:六边形有六条边和六个角。
(三)感受生活中的五边形和六边形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是五边形或六边形,我们就一起到生活中走一走看一看吧!
课件演示(见图3)。
师:看了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生1:生活中的五边形和六边形真多。
生2:这些图形太美丽了。
(四) 通过动手“搭”,升华认识多边形
师:你想自己创造一个多边形吗?
预设:想。
师:好,请用小棒分别搭出五边形或六边形。
学生开始动手搭五边形或六边形。
师:搭五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六边形呢?
预设:搭五边形至少五根,搭六边形至少六根。
学生展示:没有首尾相连的“五边形”。
课件演示(见图4)。
师:这是五边形吗?
预设:
生1:是呀。
生2:不是,它的边没有围起来。
师:搭这些图形时一定要让小棒的首尾相连。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五边形、六边形。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五边形还是六边形?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用五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五边形。
预设:用六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六边形。
师:七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八条边……
预设:
生1:七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七边形,八条边围成的图形是八边形。
生2:用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五)通过“折一折”“剪一剪”认识多边形之间的转化
1.折一折。
师:拿出长方形纸,先对折打开,出现一个折痕,向折痕处折起一个角变成了什么图形?
预设:五边形。
师:再折一个角变成了什么图形?
预设:还是五边形。
师:形状不同的五边形。
师:在五边形的基础上,自己折一下,看看会变成几边形?
预设:
生1:四边形。
生2:形状不同的五边形。
生3:六边形。
师:在现在的基础上,再折一下,会变成多种图形,甚至还有七边形、八边形等。
2.剪一剪。
师:通过折的方式可以将一种图形变成另一种图形,那么通过“剪”的方式能不能做到呢?请在一张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三角形,看看剩下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操作,全班交流。
课件演示(见图5)。
师:剪一剪,剪出了这么多种图形,真为同学们有这样的聪明才智而高兴。
小结:一个平面图形由几条边围成,就叫几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都是多边形。
【设计意图】生活即数学,让孩子找到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在认识了五边形、六边形的特征后,先让学生动手搭出五边形、六边形,进而引出七条边就围成七边形……,最后得出“用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升华了对多边形的认识,发展了空间观念。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
生1:认识了五边形、六边形。
生2:五边形有五个角、五条边,六边形有六个角、六条边。
生3:一个平面图形由几条边围成,就叫几边形。
生4:用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几边形。
师:通过类比、迁移和折、剪、拼、搭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了多边形之间的联系。
师:你们总结的真全面,敢不敢挑战一下,看看你学的怎么样呢?
生: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等进行梳理总结,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五、巩固运用,拓展提高
1.数一数,请把下列图形分类。
课件演示(见图6)。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并纠正其中的错误。重点交流分类的方法。
2.教材55页第7题。
课件演示(见图7)。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先尝试解决并交流,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先对折再剪。并考虑有几种剪法?
3.在下列的格子图上画一个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课件演示(见图8)。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先动手画并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纠正其中的错误。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的练习设计,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巩固五边形和六方形特征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