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常熟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04 22: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常熟市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能证明我国原始社会发展水平的是(  )

2.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所示)。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3.2018年9月11日,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病逝。单田芳的评书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继承和发展了传统评书文化。“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在其代表作《隋唐演义》中,最有可能收录其中的历史片段是(  )
A.楚汉之争 B.八王之乱 C.李渊建唐 D.澶渊之盟
4.下列四幅图片再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场景,它们收录于(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5.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
民族英雄 戚继光 郑成功 林则徐
历史事件 抗击倭寇 收复台湾
A.抗击沙俄 B.虎门销烟 C.抗击日本 D.武昌起义
6.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哪一内容直接相关(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中英协定关税 B.割让香港岛
C.赔款2100万元 D.开放五口通商
7.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8.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
A.武汉 B.上海 C.沈阳 D.南京
9.引发下表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1894年前 1900年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0.下列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是(  )
A.训练新式军队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11.下列人物中,发表《革命军》,极力宣传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历史人物是(  )

12.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 1900 年 6 月 2 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他记述的一幕应该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3.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湖北织布局的创办 ②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 ④公车上书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14.如图是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某军校的图片。该校创办于(  )

A.1912年 B.1921年 C.1924年 D.1927年
1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16.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
的主要原因是(  )
A.《凡尔赛条约》签订 B.《九国公约》签订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17.小明看到了“XX战役形势示意图”(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该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18.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得好”指的是(  )
A.皖南事变 B.重庆谈判 C.转战陕北 D.解放南京
19.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
20.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  )
时间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汽车 有轨电车
1889年 544 9 11 0 0 0
1926年 14600 0 0 3459 3936 922
A.等级观念的消失 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C.民族工业的发展 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2018年4月11日,英国某拍卖行拍卖一件疑似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并将当年参与___联军“火烧圆明园”、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材料中的空格处应该填写英法。   (判断对错)
22.历史线索:“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致远舰、吉野号、壮烈殉国”。历史推断:此战中壮烈殉国的历史人物是邓世昌。   (判断对错)
23.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袁世凯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判断对错)
24.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判断对错)
25.如图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东北全境的是图B.   (判断对错)

26.“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据此可判断他的“兴国之梦”是实业救国。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27.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   发动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在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8.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一场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   》,随后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9.1899年,美国提出的“   ”政策反映出它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取得的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四、材料问答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6分)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二 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材料三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随后,西方文化在这期间有了进一步的传播……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可作为哪一历史事件的佐证材料,进而指出康有为推行“变法”的背景。
(3)运用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中国的文艺复兴”对应的历史事件。举例说明该事件期间“西方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传播”这一观点。
31.(6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杭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杭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的图画和诗词所反映的两个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而召开的会议名称,进而说明该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
32.(6分)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学习历史要准确把握时空观念。结合A到D所对应的4件大事,指出该时间轴揭示的时代主题。

(2)学习历史要善于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从图二和图三中任选一个,写出你获得的信息。

(3)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人文追求。据图四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地位。

(4)历史解释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的过程。关于国共合作有人说它是成功的,也有人认为它是失败的。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A; 3.C; 4.D; 5.B; 6.A; 7.D; 8.D; 9.C; 10.B;
11.C; 12.D; 13.C; 14.C; 15.C; 16.C; 17.A; 18.B; 19.B; 20.D;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21.√; 22.√; 23.×; 24.×; 25.×; 26.√;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6空,每空1分,共6分)
27.大泽乡;井冈山; 28.新青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29.门户开放;平型关大捷;
四、材料问答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

31.

3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