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青岛版五四制5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二年级下青岛版五四制5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06 16:1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二年级下册)》6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探究笔算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会“退一作十”的数学思想,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充分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退位笔算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减数各数位上数的变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这里有两道题请你用竖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两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出示:
748 212
- 352 - 108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汇报结果。
师:十位4减5不够减怎么办?个位2减8不够减,你是怎么算的?
师:竖式计算三位数减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一当作10来减,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一当作10来减。)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加深学生对减法计算顺序及方法的掌握,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迁移,把学生的学习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2、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看到同学们这么努力的学习,田园小卫士也开始工作了。
课件出示主题图(见图1)。
师: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预设1: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预设2: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预设3:白菜地里的瓢虫比茄子地的瓢虫少多少只?
【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于用减法的解决的问题,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动脑积极思考。计算课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本节课新知识的借助上节课的情景,继续引导学生走进农田帮助小卫士解决问题,既解决了问题又恰倒好处的进入到新知的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解决问题: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1个数学问题: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怎样才能知道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需要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预设:茄子有435棵,已检查了276棵
师:怎样列算式解决?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435-276=
引导学生在的练习本上试着列竖式,做完后小组交流讨论计算的结果。
预设:(多媒体展示学生竖式)
4 3 5
— 2 7 6
1 5 9
找2到3个同学汇报计算过程。
预设:先算个位5减6不够减向十位借1,个位上是15-6=9,9写在个位上,再算十位,十位是3被个位借1后变成2,2减7不够减向百位借1,十位是12-7=5,5写在十位上,最后算百位,百位上是4,被十位借走1后变成3,3-2=1,1写在百位上。
师:个位不够减我们向十位借1,十位上本来是3借走了1后变成2,十位上2减7不够减怎么办的?你是怎么解决的?谁能再来说一说?
预设: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1个百是10个十,十位上是12-7=5。
师:仔细观察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每一位我们是怎么算的?用了几次退位,他们分别是怎么退位的?
找两个学生再把计算的过程说一遍,加深印象。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计算的过程中用到两次退位,分别是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
师小结揭示课题:说的真棒,我们一起把竖式计算的过程写下来。(师生共同把计算过程写出来加深印象)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两次退位,数学上叫连续退位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新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因此竖式的学习是在学生充分的说之后,教师黑板板书竖式正确的计算,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学生劳动成果。教师的质疑则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
(二)解决问题: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师: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每一位你是如何计算的?用到了几次退位?(找2到3位同学说计算过程)
全班交流后正确板书竖式。

2 7 6
— 1 8 9
8 7
师:百位上是如何计算的?结果是0要不要写在百位上?
(三)沟通联系、明确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算法(多媒体出示两个竖式)
师:请你仔细观察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个竖式,思考: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内讨论交流算法。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退)1当10再减。
师小结:计算减法时应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减
3.当遇到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这一位上加10再减。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大胆的进行知识的迁移,教师适当的质疑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掌握计算的方法的同时突破教学难点。有学生在计算实践中总结完善的计算注意事项更能加深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看到同学们学的那么棒!小蜜蜂想考考你!
1.竖式计算。
4 3 2 6 1 5
— 1 5 3 — 4 5 7
【设计意图】两个竖式是对前面刚刚学会知识的简单练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当遇到十位和个位个都不够减、十位和百位不够减,巩固学生对连续退位的应用。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4题(见图2)
(1)引导学生明确题意。这时园内的人数是怎么变化得到的?
(2)动脑思考列出算式。
(3)用竖式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学习过的知识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连续退位的巩固应用。
3.找规律,填一填。(自主练习第6题)(见图3)
(1)仔细观察前两组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2)利用规律完成其它的两组数。
(3)小组内交流算法。
4.综合应用(自主练习第5题)(见图4)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算法,汇报时注意引导:
(1)学生明确问题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数学信息。
(2)结合实际,找出对应的算法并列出竖式。
(3)竖式计算结果。
【设计意图】多层次习题设计,对学生的思维的提高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开放性
的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5、谈收获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农田里发现两个数学问题并且列竖式计算出了计算结果,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应用到了连续退位,也就是有两个数位不够减时要分别向前一位借(退)1,在数位上分别加10再减。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先带领学生有序的回忆本节课所经历过的教学过程与探究过程,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对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总结和回忆。然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在轻松的音乐声中鼓励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及时的梳理和总结,大胆表达并和同学分享收获。

[板书设计]




图1

图2

图3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