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列车上的“人造屏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舒适快捷、座无虚席、扶老携幼、闭目养神、窃窃私语、缓兵之计、面红耳赤、急中生智、众目睽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3、能感受到澳大利亚人民的热情和文明。
二、教学重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复述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讲述的这个动人的故事。
2、感受澳大利亚人民有着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热情善良。
四、教学准备
1、老师:相应的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试着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人造屏障、肆虐、
骚动、众目睽睽、不谙”等词语的意思。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第四单元中,我们去游览了音乐之都维也纳,首都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
老师要带大家去一座国际化的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城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乘上轻轨,来看看那里发生的一件事。
板书课题: 28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齐读课题
2、师过渡:“屏障”就是象屏风那样遮挡的物品。那通过预习,你知道“人造屏障”
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句子: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一圈
过渡:“人造屏障”原来是指——(生)由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一圈,在课题中它表示特殊含义,所以在课题中加了引号。(用红笔再标示)
二、 抽读字词,整体感知:
1、昨天,老师请同学回家预习了课文,看看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
2、出示词语:
肆虐 不谙 宽敞 稚气 骚动 络腮
窃窃私语 舒适快捷 扶老携幼
众目睽睽 座无虚席 缓兵之计
(1) 读准带红字的词语的读音
(2) 齐读
3、读准了字音,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这十几位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
地站成一圈在干什么呢?加上起因、结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己读) 出示:
4、指名交流
(在墨尔本的轻轨铁路列车上,小外孙小便急了,十几位澳洲乘客在车厢一角背靠背地站成一圈“人造屏障”,让小外孙在当中撒尿,化解了孩子的“撒尿危机”。) 板书:
澳洲乘客小外孙(撒尿危机)
化解
三、 研读课文
(一) 学习3、4小节
1、小外孙的撒尿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呢?
(1) 请一位同学来读读第3节。
(2) 谁能用简洁的语句来复述。(指名2位,前后说)
2、然而不幸言中,出现了“危机”。“危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危机是指?你从
哪里可以看出小男孩当时小便非常急?默读第四节,画出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这时被小便憋得面红耳赤的小外孙,索性哭鼻子,耍脾气地高声嚷了起来:“妈咪,我熬不住,我要撒尿啦!”
(1) 哪里看出小外孙非常急?
(2) 学生理解句子,抓住“面红耳赤、哭鼻子、耍脾气、嚷”等词语来体会。
(3) 你能把小男孩的急读出来吗?指名读、全班读。
4、过渡:小男孩一开始还是强忍着,只是悄悄地对他母亲说??,可是,俗语说??
被小便憋得面红耳赤的小外孙索性??耍脾气地高声嚷了起来??这声嚷嚷,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掷了一块石头,原本静悄悄的车厢,顿时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原本的车厢是——?(静悄悄)课文第几节对“静悄悄”的车厢作了具体描写?
5、出示第二节
(1) 引读
澳洲人习惯于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乘客们要么??要么??。偶尔??,也都??。
(2) 看,这是一张车厢内的照片。(出示照片)
(3) 看了照片,听了文字介绍,澳洲乘客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围绕“素质文
明,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理解)
(4) 澳洲人具有良好的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因此轻轨上的环境安静、整洁。
请女同学再来读读这段话,注意可以轻一些,慢一些,读出当时环境的安静。
6、理解“骚动”
(1) 澳洲人乘车是如此的文明,车厢里是如此的安静。小外孙的这声嚷嚷,犹
如??顿时,车厢里掀起了??
(2) 这是怎样的骚动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自己说,指名说)
顿时,车厢里掀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正在专心致志阅读的, 放下了手中的.....
的, 。乘客们纷纷过来 ,有的说:“ ”有的说:“ ” 有的说:“ ”
(3) 小结:乘客们问得真仔细,“问长问短”就是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书报杂志 ;正在 的, ;正在
(二)学习5、6小节
过渡:这一小小的“撒尿危机”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让我们再去看看乘客们的表现。
1、引读第5节。
2、比较句子,感悟表达方式。
(1)闭上眼,屏息凝神地听,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
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车厢乘客的心。
(2)两句话区别在一个“满”字,从“满”中体现所有人都在关心小外孙,感受到澳洲人的热情、善良。
(3)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列车上乘客的多(座无虚席)。
3、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那么多人的心,作者重点介绍了两位乘客,分别是——?
(1)女同学来读描写金发女郎的句子,男同学来读描写络腮胡子的长者的句子,看看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谁来说说金发女郎?(抓住“崭新”、“急中生智”体会热情)
真是一位热心的乘客,一齐读读这句话。
(3)那络腮胡子的长者呢?(抓住语言,体会尊重他人、善良热情)
多么尊重他人、善良体贴的老人,谁能读好他说的话?(指名、齐读)
4、大家看看第五小节,你发现这一节是什么结构的?
5、这一男一女,一老一少,是热情、善良、文明的澳洲人的典型代表,课文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这一节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的结构特点来简要复述。
出示:小外孙的“撒尿危机”,牵动了满车厢乘客的心。一位 (干什么) ;一位 (干什么) 。
四、理解“人造屏障”的内涵,升华主题。
过渡:乘客们站成了一圈“人造屏障”化解了“撒尿危机”,那乘客们站出的仅仅是一圈“人造屏障”吗?出示写话练习。
十几位乘客背对车厢一角肩并肩地站成一圈“人造屏障”,让小男孩放心地在当中撒尿 。乘客们站出的不仅仅是一圈“人造屏障”,他们站出了对孩子的 和和。
(板书:热情 文明 善良)
2、小结:墨尔本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城市。”不仅仅是因为它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更因为它布满了人情味,时时让人感到温馨。在商店里、在市场中、在公园里,在马路上,随处可见的是微笑的脸庞。真诚、理解带来了热情和文明。
3、让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节,结束今天的学习。
五、作业。
1、抄一抄,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2、讲一讲,把这个发生在墨尔本轻轨铁路上的动人故事讲给家人听。
28 列车上的“人造屏障”
澳洲人——————————→ 小外孙(撒尿危机)
化解
热情 文明 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