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区的探索》教学设计
考虑到本节内容是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内容难度不大,但是这节课却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传统工业区的发展、衰退和振兴,如果只是泛泛的讲述,必定没有什么吸引力,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基于此,本节课的设计特点如下:
设计两个学生活动,一个是通过教材资料,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条件,另一个是根据给定的5个材料,综合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第一个活动比较简单,学生只需要归纳总结即可,第二个活动复杂一些,给的材料有些事课外的,需要认真分析。
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学习的虽然是国外的例子,但是在中国,很多地区面临和鲁尔区一样的情况,那么如何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鲁尔区的经验能否照搬?这也是学完这节课后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
【分析教学目标】
1.结合资料,分析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区域认知)
2.运用资料分析鲁尔工业区出现衰退的原因。(综合思维)
3.针对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总结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通过案例分析,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难点以及突破方法】
1.重点:分析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分析鲁尔工业区出现衰退的原因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难点:运用资料分析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3.突破方法: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展示,共同讨论完成。
【导入】
二战时期,德军的武器装备非常先进,飞机、大炮、坦克,应有尽有,尤其是大型的武器装备,那么这些武器都产自哪里?
【设计意图】由武器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说明了这个地区工业的发展对整个国家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给学生展示鲁尔区所在的位置(欧洲地图和德国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说出鲁尔区的地理位置,然后给出文字资料,介绍鲁尔区的概况,让学生体会鲁尔区的辉煌和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设计意图】体现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用地图作为语言,并检验学生的看图能力。
【探究活动一】给定材料:课本58页文字资料、59页第一段及图2-4-4,归纳总结鲁尔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资料】课本58页文字资料、59页第一段及图2-4-4
教材上有四段文字叙述,本次探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本文字资料,归纳总结鲁尔区的优势条件,要求要点突出,语言简练。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回答】鲁尔区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距离铁矿近(强调是距离近)
水陆交通便利
丰富的水源
广阔的市场
【教师总结】鲁尔区正是借助了这些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19世纪中叶以后的100多年里,录取加速发展,非常辉煌,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在世界工业的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鲁尔区在这些条件下发展的工业主要是重工业,下面看一下鲁尔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工业之间的联系,是为后面鲁尔区衰退原因中的“产业结构单一”的原因打下基础,便于学生理解。
【承转】鲁尔区在发展了100多年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鲁尔区出现了衰退,那么鲁尔区在它发展的后期到底经历了什么从而导致了它的衰退?下面我们进行下一个探究活动:根据所给的资料,总结归纳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二、鲁尔区的衰退
【探究活动二】根据以下材料探究德国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都有哪些?
材料一:鲁尔区的工业部门示意图
材料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示意图及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
材料三:见下表
每炼一吨钢铁需要的煤炭变化(单位:吨)
年份
1800
1900
1985
煤炭
4
2
0.75
铁矿石
2
1.8
1.3
材料四:文字材料
材料五:文字材料
【设计意图】图表和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探究活动二通过给定文字、图表、示意图等资料,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避免直接给出结论导致的课堂形式的单调。
【小组总结发言】(略)
【教师总结】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单一的产业结构(煤炭危机、钢铁危机)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鲁尔区环境质量差、人才短缺,吸引力差)
【承转】鲁尔区在发展的后期,出现了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还有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去治理呢,下面咱们看一下德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了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图片展示】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教材61页图2-4-8、鲁尔区的工业旅游
【结论】对传统产业进行合并和改造
发展新兴产业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图片展示】鲁尔区大学分布图、波鸿大学、杜伊斯堡大学
【结论】鲁尔区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图片展示】鲁尔区高速公路、水运、港口、高铁
【结论】鲁尔区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文字资料】德国政府投资设立环境保护机构,颁布环境保护法令,统一规划。首先改造河流,解决水污染问题。政府先后投资44亿欧元开展河流整治工程,在长达100公里的河面上先后建立起4个蓄水库、108个澄清池,净化污水。其次,全区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在各工厂设置了回收有害气体及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鲁尔工业区制定了“绿色空间”计划,在园区内大规模植树造林,营造“在公园里上班”的感觉。
【结论】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教师总结】鲁尔区经过改造,经济复苏、环境改善,人地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学以致用
【课外拓展】要求学生课下查阅资料:1、我国东北地区的概况(东北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2、我国其他资源枯竭城市的应对方法。
课件43张PPT。高中地理高中二年级必修第3册中国地图出版社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二战中,德国的施沃古斯塔夫炮,这种31英寸(78厘米)的巨炮能射击30英里(50公里)外的目标。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分析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区域认知)
2.运用资料分析鲁尔工业区出现衰退的原因。(综合思维)
3.针对鲁尔区衰退的原因,总结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通过案例分析,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人地观念)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德国50°N10°E了解概况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钢铁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其中有多特蒙德、杜伊斯堡、埃森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
它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鲁尔区的辉煌【探究活动1】
给定材料:课本58页文字资料、59页第一段及图2-4-4,归纳总结鲁尔区的优势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
距离铁矿近
水陆交通便利
丰富的水源
广阔的市场①②③⑤④煤炭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提
示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二、鲁尔区的衰退③【探究活动2】
根据以下材料探究德国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材料一】鲁尔区工业部门示意图结论一:单一的产业结构①②③⑤④煤炭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鲁尔区的工业部门【材料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示意图及鲁尔区煤层深度的变化结论二:
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减少;
煤炭的开挖成本上升。【材料三】表格资料结论三:新技术使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煤炭的需求量减少【材料四】文字材料 20世纪4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钢铁的替代产品(如铝合金、塑钢等)广泛使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产钢国、钢出口国增多,世界钢铁数量迅速增加;
20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发生经济危机,世界钢铁消耗量急剧减少。
结论四:
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钢产品替代品的广泛应用,使钢材的消耗量减少。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20世纪40、50年代以来,新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技术革命的新阶段。
【材料五】文字材料结论五: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这类企业的发展需要哪些区位条件?当时的鲁尔区具备吗?衰退的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煤炭危机
钢铁危机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人才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使鲁尔区吸引力下降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重
视
发
展
第
三
产
业 运煤的传送带,经过改造,现在是参观矿物博物馆的“传送箱”。废弃的厂房成为游泳池。旧厂房改造成主题餐厅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1962年鲁尔区建立第一所大学——
波鸿大学美丽的杜伊斯堡大学校园科隆大学鲁尔区已成为欧洲大学最密集的地区。杜伊斯堡大学校园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发达的水运迅猛发展的高速铁路鲁尔区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铁路货运量占德国的40%。鲁尔区的高速公路交织成网,区内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
鲁尔区的交通具有密度大、方式多、网络化、高速度等优势。
对鲁尔区传统交通优势的发展,更拉近了鲁尔区与周边世界的距离。 德国政府投资设立环境保护机构,颁布环境保护法令,统一规划。首先改造河流,解决水污染问题。政府先后投资44亿欧元开展河流整治工程,在长达100公里的河面上先后建立起4个蓄水库、108个澄清池,净化污水。其次,全区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在各工厂设置了回收有害气体及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此同时,鲁尔工业区制定了“绿色空间”计划,在园区内大规模植树造林,营造“在公园里上班”的感觉。4、大力开展环境保护黑色鲁尔绿色鲁尔今日的鲁尔河畔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成就 经过调整和改造,鲁尔工业区经济复苏,环境改善,社会发展,人地关系由对立走向协调,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国务院发布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公布我国共有煤炭、石油等各类资源型城市262个。被国家列入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达到67个如何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课外拓展(一) 我国东北三省目前的困境与20世纪50~60年代的德国鲁尔区十分相似。东北三省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已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共和国的装备部”。但是,随着煤炭、森林、石油及其他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的日益减少,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随之萎缩,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成为当前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昔日的辉煌变成了包袱,老工业基地呈现出衰败之态。2003年,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辽中南工业基地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课外拓展(二)《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评测练习题
【评测练习】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②鲁尔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 ③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④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现在,鲁尔区的很多钢铁企业将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再将炼出来的生铁运到鲁尔区炼钢、轧材。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B.荷兰的劳动力成本低
C.荷兰海边煤铁资源丰富 D.荷兰的炼铁技术更高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回答3-4题。
3. 一位德国生态学家曾悲观地对鲁尔区做出预言“在这里,白色只是一种梦想”,它描述的问题是( )
A.失业率下降 B. 环境污染 C. 治安混乱 D. 金融危机
4. 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下列因素与其无关的是( )
A.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B.便利的水陆交通 C.广阔的市场 D.充沛的水源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与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条件类似的是 ( )
A.① 8.② C.③ D.④
德国鲁尔区是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完成6-8题。
6.有关鲁尔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鲁尔区位于莱茵河西岸
B.鲁尔区是德国以水电、纺织为主的重要工业区
C.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鲁尔区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繁荣
7.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相比较,鲁尔区
A.煤炭丰富,但铁矿石短缺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D.水陆交通便利
8.煤炭在世界能源中地位下降的最重要原因是
A.能源消耗越来越少 B.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
C.煤炭价格不断上升 D.煤炭储量接近枯竭
9.一般来说,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主要是( )
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③新原料、燃料的使用 ④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下图“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廉价劳动力丰富
11.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管道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2.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时,从环境因素考虑,图示模式最合理的是(阴影部
分表示工业区,非阴影部分表示居民区) ( )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
13.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钢铁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上升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14.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15.下面为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德国鲁尔工业区不同年代的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鲁尔工业区是在当地丰富的 ________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2010年的地图与1950年的地图相比,鲁尔区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3)20世纪60年代,该工业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全面规划,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
【评测结果及分析】
本练习题共15个题,期中选择题14个,综合题1个,题目注重对本节基础知识的考查和检测,难度以容易题和中等题为主,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好,1、2、3、4、6、9题的正确率都在90%以上,15题的1、3问学生基本都能做对,主要的问题有:(1)学生阅读图表以及将教材知识点转化为图表的能力较弱(13题和15题第二问)(2)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对于相似区域(美国五大湖、中国东北)与鲁尔区的对比把握不好,这是以后教学需要加强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