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知
萧峰是契丹的血统,那么契丹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与北宋有怎样的关系呢?同时期和契丹并立的民族还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这一课。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
丹
族
与
党
项
族
辽
上京
北 宋
东京
西夏
兴庆
考察第一站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的兴起
《契丹帐》
苏颂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契丹人狩猎归来
契丹族
辽太祖陵
耶律阿保机建国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
各部,建立政权(契丹人多次更改国号,有
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
1.国名:
2.建立者:
3.时间:
4.都城:
契丹(辽)
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10世纪初
上京临潢府
考察报告:
阿保机建国后采取哪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措 施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影响
国力不断增强
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
发展
辽
上京
北 宋
东京
西夏
兴庆
考察第二站
2.党项族的兴起
党项族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几度险些被吐蕃与回鹘所灭 一百多年的颠沛流离直到隋唐时内附中原称臣才定居下来,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
党项羌……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而拓跋最为强族……畜牦牛、马、驴、羊,以供其食。不知稼薔,土无五谷。
——《旧唐书》
北宋建立
建立
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李元昊(1003—1048),拓跋氏,后改称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祖先在唐朝时因功再次被赐李姓。
考察报告:
时间:
11世纪前期
民族:
党项族
建立者:
元昊
都城:
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1.西夏政权的建立:
发展
措 施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
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特点。
辽
与
北
宋
的
和
战
小组合作探究
幽云十六州有多重要?你能根据地图指出吗?
十六州所辖土地囊括了当时中国东北和北部地区最重要的险关要塞与天然屏障。
如果丧失,将致使华北广大平原全部裸露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宋
辽
背景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公元936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晋国,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二百年。
辽与北宋的和战
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
阅读教材,概括以上三位君主在位期间北宋与辽的关系?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在北宋抗辽的将领中,有一位猛将,他和他的后人抗辽的故事被演义成著名的——
杨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辽与北宋的和战
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
辽攻宋,澶渊之战与澶渊之盟。
阅读教材,概括以上三位君主在位期间北宋与辽的关系?
宋太祖
宋太宗
宋真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辽与北宋的和战
澶渊之盟
内 容
影 响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寇准
宋真宗
盟约内容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辽与北宋的和战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
你支持哪 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屈辱求和的结果,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输金纳绢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岁币加重宋朝的百姓负担。
夏
与
北
宋
的
关
系
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西夏攻宋
李元昊建国后,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正式破裂。在此后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中,西夏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奠定了宋、辽、夏三分天下的格局。
狄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宋夏议和
内 容
影 响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1044年,元昊被迫与宋议和,元昊表面取消帝号,由宋朝册封为夏国主,宋则每年要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
1045年1月,宋朝在沿边设置榷场西夏市易,恢复民间商贩的往来。
活动探究
怎样评价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议和?
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的产物;
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
使南北贯通,互市不绝,有利于经济贸易往来。
促进了民族融合;
随堂练习
B
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随堂练习
A
2.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辽、西夏 B.西夏、北魏
C.北周、辽 D.辽、北齐
随堂练习
A
3.“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随堂练习
材料 :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
请回答:
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①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③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澶渊之盟
1005年
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寇准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统一了中国,与其并存的有契丹在北部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政权。历史上这些民族与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分别是他们的民族的杰出领袖,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北宋与辽、西夏并存中有战也有和,但和平相处是辽宋、夏宋关系的主流。其中辽对北宋的大举进攻是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澶渊之盟”是北宋统治者屈辱妥协的结果。后来,北宋与辽、西夏等,通过和议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关系,各民族进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