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2019/2/241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2:希腊哲学
13:文艺复兴
14:宗教改革
15:启蒙运动
16:近代科学2019/2/242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标要求:了解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2019/2/243预习测试:单项选择题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B、文艺复兴的推动
C、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 D、马丁.路德的个人追求
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宗教领域内部的改革 B、劳苦大众挑战教皇权威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的夺权斗争 D、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3、下列关于马丁.路德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顺应了天主教会的意志 B、是一场社会、思想改革运动
C、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
D、形成了与天主教会、东正教会的三足鼎立局面
4、下列关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核心思想是先定论
B、加尔文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一位伟大人物”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D、其学说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2019/2/244概念: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了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
教会是当时西欧封建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的集中代表,在各国实行压迫剥削政策,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冲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
宗教改革的对象是罗马天主教会,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宗教改革打击了欧州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州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宗教改革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改革:参考《同步》P56
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迅速席卷西欧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大规模的、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
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为封建统治辩护。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3。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成了西欧国家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
教会是当时西欧封建政治统治和精神统治的集中代表,在各国实行压迫剥削政策,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要发展资本主义必须冲破教会的垄断和束缚。
宗教改革的对象是罗马天主教会,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宗教改革打击了欧州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州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宗教改革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 2019/2/245一、背景
1、根本原因——
2、思想基础——
二、过程
1、德国的马丁·路德改革
1、背景:
2、经过:
3、评价:
2、瑞士的加尔文改革
1、背景:
2、主张:
3、评价:
三、意义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思想基础——文艺复兴运动后,人文主义思想活跃1、背景:(1)(2)(3)导火线
2、经过:(1)路德“因信称义”的学说(2)发表《关于赎罪券的功效》
3、评价:(1)标志着…(2)性质…(3)改革后新教……1、背景:
2、主张(1)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2)……是其宗教观的核心。
3、评价(1)其学说为…提供了…… (2)它被誉为…知识结构:2019/2/246思考回答:宗教改革运动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国?政治分裂和教会的腐朽、黑暗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动摇了神学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教皇兜售赎罪,激化矛盾2019/2/247马丁路德(1483—1546),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出生于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18岁时进入爱尔福特大学学习法律。1505年,他断然放弃学业,进了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上了修道士,希望通过苦修,求上帝赦免自己的罪过,1507年成为教士,1512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曾于1510和1511年两次访问罗马,目睹了罗马教廷的腐败,这促使他改变了对天主教会的传统看法,并从事于宗教改革。1517年,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20年,路德发表《论基督徒的自由》和《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系统地提出信仰得救、建立廉俭教会和改革文化教育的主张,发出驱逐罗马天主教会势力、建立德意志教会的战斗号召。2019/2/248结合下列材料思考一:甲、乙反映了谁的观点?其主张有何不同?甲:人生来是有罪的,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
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九十五条论纲》节选:
第22条 教皇事实上并没有赦免炼狱中灵魂的任何处罚,因为按照教会法的规定,人应在生前接受这些处罚。
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2019/2/249加尔文(1509—1564),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加尔文宗(法国称为胡格诺派)创始人。1509年7月10日生于法国努瓦荣。1523年到巴黎就学,后赴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深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1531年回到巴黎,专攻神学,逐渐接受路德派思想。1534年成为新教徒,提倡宗教改革,在法国遭到迫害,辗转来到日内瓦。1536年出版《基督教原理》,该书提出系统的新教神学理论,是宗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此后,除短暂被迫离开外,一直在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加尔文宗传播到欧洲各国。因此,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1564年5月27日死于日内瓦。 2019/2/2410材料一 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则加拒绝。……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这预事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对于那些神定了罪必须灭亡的人,他们不能进入生命的门,也是出自公正,无可非议。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结合下列材料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加尔文什么宗教思想?这有何意义?核心思想:先定论
意义: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2019/2/2411思考回答: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2019/2/2412思考回答:如何认识16世纪天主教的根本变革?提示:本题应从宗教改革的背景、大致过程、主要人物及思想、改革的后果及意义来回答。这里的“根本”变革主要从内容、意义来回答。意义:
1、政治上:打破了欧州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局面,动摇了教皇的权威;
2、经济上:削弱了天主教会的经济实力,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引起了人们在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变化,沉重的冲击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使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人的个性得到了较高程度的解放,从而焕发出创新精神和生活热情。2019/2/2413思考回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参见同步P572019/2/2414自我测评 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们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2019/2/2415同步与基础基础训练P50同步学习P57选择题 1、3、4、6
非选择题 8选择题 7
非选择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