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民主主义革命[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0-22 21: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三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方案及教训民主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1919 无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领导
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
1924年-1927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的十年对峙
或土地革时期) 1927年--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94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1、背景:(1)国际:一战期间,美日加紧侵华反帝情绪高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出了解放的道路(2)国内: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根本原因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罢工斗争频繁发生经济、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思想基础一、五四运动(1919)(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3、结果:初步胜利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关键: 工人阶级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1)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4、意义
(2)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起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革命的主力;先进知识分子起领导作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共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4)标志着中国 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讨论: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提示:与辛亥革命作比较.
(有了什么新的内容?)新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革命前途——社会主义群众基础——更广泛讨论:

青少年如何发扬“五四”精神?如何看待五四精神?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
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1999年5月4日《人民日报》社论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
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
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
狗。 ——毛泽东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1、历史条件(3)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4)共产国际的帮助(2)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阶级基础(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外部条件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5)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马克思主义者的活动 ——催化作用(1)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内容)——标志诞生(2)中共“二大”:(时间、内容)——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2、过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3、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
级;3.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引自《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为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有: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引自《中共二大宣言》
①材料一、二中党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指出革命的对象和动力是什么?此判定的依据是什么?
③能否根据材料二认为:中共已放弃材料一的主张?说明理由 材料一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 材料二的目标是:打倒…,推翻…,统一…。(最低纲领) 材料二中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革命阶级组成的联合战线 依据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不能。因为材料二中明确说明了是为“…的目前利益计”而制定党的最低纲领。 问题: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的前途——社会主义4.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
最低纲领5、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工人运动、农民运动6、革命力量开始建立革命联盟——国共合作三、国民革命(1924——1927)1、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1)历史条件:
①共产党:工人运动受挫教训
②国民党:孙中山的转变(原因)
③共产国际指导
(2)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
(3)方式:党内合作
(4)意义:
2、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运动高潮
(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制定了正确
的北伐方针。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北伐军广
大将士作战勇敢,尤其是共产党员起了先锋模范作用。
(4)意义:将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
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工农运动发展迅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觉悟。
扩大中共的影响,党的力量有所增强。 张孙国民政府冯吴北伐战争前夕全国形势图: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开始破裂
——完全破裂4、意义:性质、功绩、教训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1)标志(2)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教训: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武装,进行武装斗争。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走城市道路的失败(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等)2、实践:
(1)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927 .10 毛泽东 )
全国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30年夏)
(2)土地革命
①范围:在革命根据地内
②内容:
③作用
(3)政权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11)
(4)军事斗争:反“围剿”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前四次胜利、第五次失败——被迫长征★1927年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2)概况:南昌起义:1927.8.1 周、贺 等 意义秋收起义 :1927.9 毛泽东 影响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B、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国民革命的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起义受挫后,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井冈山进军。为我党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找到正确道路。
(1)原因:(3)两大起义的历史功绩:
A、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B、创建了人民军队。
C、中国革命的重点开始从城市转入农村,开创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
(4)教训:
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因此不能成功。
★1927年中共领导的武装起义: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长沙广州徐州郑州武汉毛泽东朱德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府瑞金方志敏建立
闽浙赣革命
根据地徐向前等建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贺龙等建立
湘鄂边革
命根据地邓小平等创建的左
右江革命根据地▲彭德怀等创建
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的长征 (1934.10——1936.10)(1)原因:①直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根本:“左”倾错误
长征是唯一选择吗?为什么?是。因为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在南方的红军主力难以抵抗强大的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为保存和壮大实力就必须进行长征。(2)过程:遵义会议(1935、1,意义)(3)意义:▲遵义会议:1935.1.内容1、从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军事上)
3、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组织上)
4、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组织上)意义1、结束了 ? ;
2、肯定了? , 事实上确立了 ? ;
3、是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走上长征。这是毛泽东写的反映长征历程的作品。长 征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滂沱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讨论 中共在抗战中日益发展壮大。①始终坚持统一战线方针。
②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③《论持久战》指出抗战正确道路。
④ 开辟抗日根据地。
⑤英勇抗击日军,取得了平型关和百团大战的胜利。
⑥采取措施巩固根据地,为抗战胜利 奠定基础。
⑦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1、抗战的胜利2、抗战胜利后的形势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人民解放战争
(1)军事:
①防御(1946年夏—1947年6月):1946年内战爆发,
解放区军民不断粉碎敌人的进攻
(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②反攻(1947年6月—1948年8月):三军挺进中原
③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解放南京(1949年4月)
(2)经济:土地改革三大战役示意图(左上图)解放南京。
(左下图)国民党的青天白日
旗被降下来。
(右上图)毛主席在看解放南
京的简报。2、新中国的成立
(1)成立:新政协的召开、开国大典
(2)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总结
(1)历史意义:国内、国际
(2)经验总结思考:新民主义革命为什么最终获得胜利?
根本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二是走经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有广大群众的支持;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其中“理论指导”是灵魂,革命“道路”是方向,“群众支持”是基础,“革命军队”是中坚,“统一战线”是保障。
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二大”要修改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随着对中国国情认识的逐步深刻。
“二大”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能不能说明中国放弃了“一大”的奋斗目标?为什么?不能。因为最低纲领是为了“目前利益”计,在最低纲领实现后,还要实现最高纲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