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课件(31张ppt)+教案+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课件(31张ppt)+教案+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2-07 21:17:50

文档简介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之一,与其它自然学科相比,化学与实验的联系更为紧密,化学原理、定律以及规律的发现都与化学实验密不可分。本节课重在让同学们在实验中亲身体验离子检验的方法,并在全课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物质分离的几种常用方法,达到对知识运用、迁移的能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化学学考考试纲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学会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会常见的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
教学重点:离子检验,过滤、蒸发、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常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教学难点:离子的检验,萃取、蒸馏操作的掌握及应用
三、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化学基础非常薄弱。??对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在设计实验方案对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中存在一定困难?。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较差。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溶解、过滤、蒸发、萃取和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操作。?
(2)能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在对物质性质研究的同时设计实验方案。?(2)初步尝试在实验探究中与人合作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2)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入]2015年10月,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1971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绞汁取,尽服之”的用药表述中得到启发,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在中国古代就得到了广泛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提问]给一瓶未知溶液,如何检验某种离子的存在?
[学生总结并ppt提示]取少许溶液于一试管中 滴加某种溶液 出现某种现象 得出某种结论
探究一:溶液中离子的检验
小组一活动: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K+、CO32-,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Cl-的存在
小组二活动: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K+、CO32-,选择合适试剂检验CO32-的存在
小组三活动: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3+、Cl-、K+、SO42-,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Fe3+的存在
小组四活动: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Al3+、K+、SO42-,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Al3+的存在
[学生总结汇报结果]
探究二:固体中离子的检验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 6H2O的成分中含有Fe2+、NH4+、SO42-和H2O。(可以用流程图表示出鉴定的方法和步骤)
[投影展示学生的流程图]
[整合提升]检验离子的三种方法:沉淀法、气体法、显色法
[变式练习一]
1.有FeCl2、MgCl2、AlCl3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烧碱溶液 B.盐酸 C.氨水D.KSCN溶液
2.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操作
现象
结论
“√”或“×”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42-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有I-
滴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Al3+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过渡]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部分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单纯的混合虽然不会改变其中某组分的性质,但对于其中物质的性质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会受到影响。为此化学学科研究出了许多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常见的分离提纯操作有哪些?下面我们以海带提碘为例复习一下分离提纯实验操作。
探究三: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涉及到了哪些分离操作?
[学生陈述]海带灰 海带灰 海带灰悬浊液
[提问]如何把海带灰悬浊液分成含碘离子的溶液和残渣呢?
[学生回答]过滤
[展示过滤装置图]
[提问]什么情况下用过滤操作?关于过滤操作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
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③三靠:上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末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实战演练]BaCO3固体中含有NaCl,请将其分离?
碳酸钡固体
[学生回答]样品 浊液
氯化钠溶液
[提问]由氯化钠溶液如何得到氯化钠晶体?
[学生回答]蒸发结晶
[展示蒸发操作装置图]
[提问]关于蒸发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蒸发过程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整合提升】
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操作过程中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变式练习]
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4.蒸发结晶实验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B.当剩余少量溶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发
C.蒸发皿要垫石棉网加热,防止炸裂
[回归到海带提碘继续提问]含碘离子的溶液中,如何把碘离子变成碘单质?加入什么物质把碘单质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引出萃取分液)
[播放萃取分液的视频]
[提问]如何把碘单质与有机溶剂分离?(引出蒸馏,但是由于碘的升华,此处的常压蒸馏不是很恰当,解释一下,换成四氯化碳与甲苯的混合溶液)
[提问]蒸馏操作中的主要装置及注意事项
[提问]蒸馏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概括整合]
目的
实例
过滤
蒸发
萃取
蒸馏
其他
[课堂练习]
1.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已学方法有:
A.萃取 B.分液 C.过滤 D.分馏 E.蒸发 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OH)2 颗粒( )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
(3)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 ( )
(4)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 ( )
(5)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 ( )
(6)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等成分( )
2.(2015年1月.山东学业水平真题)在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S03是否变质
B.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Fe3+
C.MnO2、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
D.向某溶液中加碱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溶液中含NH4+
3.要分离下列四组混合物:①食盐与沙子②除去NaCl固体中的KNO3杂质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④CCl4液体与甲苯液体的混合物(已知CCl4与甲苯互溶,沸点分别为76.75 ℃和110.6 ℃)
(1)分离①、④的操作分别为_______、______。
(2)分离③时所使用的仪器中有一种在其他组分离时无需使用,这种仪器是_________。
(3)上述四组混合物分离时需使用酒精灯的有_____和_____(填序号)。
课件31张PPT。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实验专题复习课★2015年10月,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1971年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绞汁取,尽服之”的用药表述中得到启发,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学考考点解读:
学会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会常见的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友情提示取少许溶液于一试管中滴加某种物质出现某种现象得出结论探究一:溶液中离子的检验小组一活动: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K+、CO32-,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Cl-的存在小组二活动: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K+、CO32-,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CO32-的存在小组三活动: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3+、Cl-、K+、SO42-,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Fe3+的存在小组四活动: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Al3+、K+、SO42-,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Al3+的存在Fe3+的检验:Al3+的检验:CO32-的检验:Cl-的检验:取少许溶液于一试管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取少许溶液于一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取少许溶液于一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取少许溶液于一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取少许溶液于一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Fe(SO4)2· 6H2O的成分中含有Fe2+、NH4+、SO42-。(可以用流程图表示出鉴定的方法和步骤)
探究二:固体中离子的检验AlCl3固体中Al3+、Cl-的检验固体试样溶于水溶液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白色沉淀Cl-推断NaOH溶液白色沉淀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推断Al3+固体试样溶于水溶液NaOH溶液 加热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推断NH4+KSCN溶液推断Fe2+先加盐酸无现象
再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推断SO42-无现象氯水血红色离子检验的方法【整合提升】沉淀法
气体法
显色法1、有FeCl2、MgCl2、AlCl3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烧碱溶液 B.盐酸 C.氨水 D.KSCN溶液2、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变式练习一A×××√过滤、蒸发、萃取、蒸馏常见的分离提纯操作有哪些?探究三: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
涉及到了哪些分离操作?海带烘干灼烧海带灰浸泡海带灰悬浊液残渣含碘离子溶液操作(1)过滤1、使用范围:分离固体与液体互不相溶的混合物 如除去KNO3溶液中的BaSO4。 ①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②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③三靠:上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棒末端紧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末端紧靠下烧杯内壁2、注意事项1、BaCO3固体中含有NaCl,请将其分离?样品浊液干燥得BaCO3NaCl溶液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实战演练:】NaCl晶体蒸发蒸发结晶:加热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分离出来,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比如NaCl。(1)蒸发过程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目的: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蒸发结晶注意事项【整合提升】
1.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操作过程中都用到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溶解: 。过滤:        。蒸发结晶:         。搅拌,加速溶解。引流,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练习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A 变式练习A.除去粗盐中的细沙B.将干海带 灼烧成灰C.氯化钠溶液的蒸发结晶D.酒精与水的分离练习4: 蒸发结晶实验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B、当剩余少量溶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发
C、蒸发皿要垫石棉网加热,防止炸裂
D、蒸发皿加热时盛装液体不超过2/3C海带烘干灼烧海带灰浸泡海带灰悬浊液残渣含碘离子溶液操作(1)适量Cl2含碘有机溶剂萃取分液CCl4或苯等有机溶剂海带烘干灼烧海带灰浸泡海带灰悬浊液残渣含碘离子溶液操作(1)适量Cl2含碘水溶液操作(2)含碘有机溶剂试剂操作(3)碘单质蒸馏:用于分离沸点相差20°以上的相互溶解的液体混合物。CCl4液体与甲苯液体的混合物(已知CCl4与甲苯互溶,沸点分别为76.7 ℃和110.6 ℃)注意事项:(1)需加沸石防止暴沸;(2)溶液不能蒸干
(3)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4)冷凝水从冷凝管下口进上口出。第 * 页蒸馏的应用海水淡化白酒蒸馏生产生活石油的炼制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概括整合分离液体和固体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分离液体和固体除去食盐中的泥沙概括整合1、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已学方法有:
A.萃取 B.分液 C.过滤 D.分馏 E.蒸发 F.蒸馏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
(1)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OH)2 颗粒( )
(2)把饱和食盐水中的食盐提取出来( )
(3)把溴水中的溴提取出来 ( )
(4)用自来水制取医用蒸馏水 ( )
(5)分离柴油和水的混合物 ( )
(6)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等成分( )BACEFD课堂练习:2.(2015年1月.山东学业水平真题)在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S03是否变质
B.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Fe3+
C.MnO2、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
D.向某溶液中加碱并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溶液中含NH4+A3.要分离下列四组混合物:①食盐与沙子②除去NaCl固体中的KNO3杂质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④CCl4液体与甲苯液体的混合物(已知CCl4与甲苯互溶,沸点分别为76.75 ℃和110.6 ℃)
(1)分离①、④的操作分别为_______、 。
(2)分离③时所使用的仪器中有一种在其他组分离时
无需使用,这种仪器是_________。
(3)上述四组混合物分离时需使用酒精灯的有_____
和_____(填序号)。过滤蒸馏分液漏斗②④评测练习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2.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加入硝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后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B.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CO存在
C.用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为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有钠元素,可能有钾元素
D.分别含有Mg2+、Cu2+、Fe2+和Na+的四种盐酸盐溶液,只用NaOH溶液不能一次鉴别开
3.对四种溶液所含离子进行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
A.K+ Na+ Cl— NO3—      B.Cu2+ NO3- OH- HCO3-
C.Na+ OH— Cl— Br-     D.SO42— K+  S2—  Na+ 
4.现有①NaOH ②Al2(SO4)3 ③Ba(NO3)2 ④FeCl3 ⑤KCl 五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被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④②③⑤
5.下列分离、提纯或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
B.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
C.只用NaOH溶液一种试剂就可鉴别AlCl3、MgCl2和NH4Cl三种溶液
D.根据是否产生丁达尔现象可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气体一定是SO2
B.观察焰色反应为黄色,则该溶液只有Na+
C.滴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含SO
D.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滴入氯水变为红色的溶液一定含Fe2+
7.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
1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8.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9.下列分离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用分馏的方法,可从石油中得到汽油
B.提取溴水中的溴,可用加入乙醇萃取的方法
C.只含有泥沙的粗盐,可通过溶解、过滤、结晶的方法提纯
D.除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可用加入足量铁屑过滤的方法
10.将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用“短线”连接起来。
 物质          分离提纯方法
A.CCl4与水 ①溶解、过滤、蒸发
B.KNO3与NaCl ②分液
C.NaCl与CaCO3 ③结晶
D.乙醇与水 ④升华
E.NaCl与I2 ⑤蒸馏
答案:1—5:CCBBB 6-10:DADB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