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和一幅画》同步练习
一、读拼音,写汉字。
xán ǎn áo xiē
二、选字填空。
歇 蝎 柱 拄 趟 躺 涂 途
停( ) 水( ) 平( ) 旅( )
( )子 ( )拐杖 走一( ) ( )色
三、按原文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BB:笑( )( ) 光( )( )
?? )( ) 粗( )( )
成语:莫( )其( ) 郁郁( )( ) 兴趣( )( )
1.山上的树很多,很绿,( ),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这两天,班长动不动就发火,真是( )。”同学们埋怨。“他也是为了咱们好,咱们得多理解他。”学习委员( )地说。
一、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天空 ( )的草地
( )的小溪 ( )的小路
二、照样子写词语。
无边无际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座座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茂密( ) 广阔 ( )
中间( ) 愉快( )
四、修辞判断
1.啊,我仿佛听到了了小溪在唱歌。( )
2.有着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鸡蛋,有的像饼,有的像…… ( )
五、阅读理解
老人激灵了一下,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哎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压住被窝角儿,还是冷。夏天也难熬,那石头缝里有蝎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蛰俺,把俺蛰得浑身疼。浑身都肿了,蛰得俺苦哇,没有办法就呜呜的哭。”
我的心里有点酸 扭过头去 凝望着那郁郁葱葱栽满绿树的大山 心想
他图的什么呀
根据原文给第二段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老人在石头房子里遇到了哪些困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写道“我的心里有点酸……心想,他图的什么呀?”想想看,老人受这么多苦,到底图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衔、俺、熬、蝎
二、歇、柱、躺、途
蝎、拄、趟、涂
三、呵呵、溜溜、油油、拉拉、名妙、葱葱、盎然
课后能力提升
一、蔚蓝 辽阔 清澈 笔直
二、无缘无故 独来独往 一排排 一丛丛
三、茂盛 辽阔 中央 欢快
四、1.拟人 2.排比
五、
1、略。
2、自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孤苦无依。
3、老人忍受着艰苦的条件,几十年如一,坚持种树,并不是为了名利,只为了让绿色充满家园,保护家乡的环境。
《一个人和一幅画》教学设计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独自在荒山植树,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孤苦,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植树老人的故事。课文由景导入,山上“郁郁葱葱”的树为后来体现老人为青山的付出打下伏笔;接着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示出一位快乐的植树老人;之后在我和老人的谈话中,更是对老人外貌、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老人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情怀。?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品读中,结合老人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老人那种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美好情怀。
【教学重点】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老人身上的可贵品质和美好情怀;
2.理解这一幅画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侧面描写对人物表达上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一、课题导入。
同学们,看到“一个人和一幅画”这个题目,说说你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本课。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把字音读正确。
2.出示重点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粗犷 闲适 端详 猎奇 景致 挽留 山坳 流溢
郁郁葱葱 漫无边际 兴趣盎然 莫名其妙
作者简介
丁肃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授。河北邢台人。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创作小说、散文。代表作: 《城市封面》《困惑地带》等。
4.学生可能会有这些疑问:
1)我想知道是一幅怎样的画和一个怎样的人?
2)我想知道这幅画和这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想知道这个人和这幅画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三、出示中心话题,感悟理解。
1.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适当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填写的理由。
一个( )的人和一幅( )的画。
学生可能会从四个方面入手谈自己感动之处:
预设一:认真、爱种树的老人。
1.“他挖好坑,把一棵小树苗放在坑里,细细地端详着,然后一锹一锹地拥上土,蹲在旁边用两手执著地拍击着。最后,他坐在小树苗旁独自乐着。”
从这些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一个“端详”,一个“执着”,可以看出老人对待种树这件事是那么的认真,那么的仔细。“独自乐着”看出了他对此事真是乐在其中,像在欣赏着一件艺术品一样欣赏着他种的树,心里一定喜滋滋的。他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呀?(等到它们快快长大,都长成参天大树,这里就是一片森林啦,多美呀!)为什么他看着自己种的小树心里这么美呀?(因为他爱种树,爱美丽的大自然)
2.“说起种树,老人的话就多了。我随着他的指指点点,环视着满山遍野的绿阴,真不敢相信,这郁郁葱葱、无边无际的绿树,都出自老人的手!
那么一个不善言谈、憨厚而朴实的老人,一谈起种树,话就多了起来,为什么呀?(因为他喜欢种树,他热爱种树,他把他的大半辈子都放在这儿了。这满山遍野、无边无际的绿树,都是出自老人一人之手,他看到这些,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样自豪、一样喜欢。)
预设二:老人很勤劳、朴实
1.“那铁锹的木把光溜溜的,……跳跃着银白的光亮。”
老人一定天天用,铁锹的木把才会那样光溜溜的。
2.“我凑过去和他搭话……那张黑油油的脸上,皱纹密集而又粗犷地排列着。”
从“笑呵呵地看我”,和“他只用一个啊字回答,笑着”,“他依然用一个啊字回答我,依然笑着”看出老人的憨厚与朴实,言语不多,却对我笑着,让人感到亲切与踏实,简简单单的言语和表情中折射出了山里人特有的特点。
3.“那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哇!粗啦啦的,黑黑的,有棱有角的,看上去像两块石头。他手指头的每一个关节都裂着口子,留着干了的血痕……”
同学们,你想象一下这是怎样一双手啊,在怎样的劳动中才会铸就了这样的一双手?(肯定不知被磨破了多少次,伤还没好就又接着种树;被太阳晒得,风吹得都没有了皮肤原来的样子;……)
预设三:老人的生活很艰苦。
“老人也解开一块粗布,取出了吃的。那是一块黑黑的、干硬的窝头。他“咯嘣、咯嘣”地,使劲地啃着,啃着……”
“老人激灵了一下,下意识地打了个哆嗦:哎呀,冷啊!风呼呼的盖三条被子用石头压住被窝角儿,还是冷。夏天也难熬,那石头缝里有蝎子,睡着睡着就爬到俺身上,俺一动就蛰俺,把俺蛰得浑身疼。浑身都肿了,蛰得俺苦哇,没有办法就呜呜地哭。”
预设四:体会老人的美好心愿。
“一幅画”指的是什么?体现了老人怎样的心愿?
1.指的是第一段中“山上的树很多,郁郁葱葱、漫无边际地绿着,绿色的山和蓝色的天在遥远处衔接成一条线。”这是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郁郁葱葱绿无边际。这是一幅充满希望的画。老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种树中来。
2.指的是老人石屋外墙上那幅粉笔画:两个小人儿,都握着铁锹,在种树。这是一幅孤单的画。画中的另一个小人儿,也许是他的老伴,他想得到家人或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3.指的是最后一段“我顺着歌声望去,老人的身影,移动在山梁上。此时的晚霞正缓缓地、缓缓地流溢在山梁上,流溢成一片金色的云彩……”老人和晚霞、大山构成了一幅最美丽的图画。
四、抓重点段落,升华情感。
围绕课文最后一段的情景描写,体会老人的美好情怀。结合重点词语“歌声”“身影”“晚霞”的特殊含义来理解。
课文总结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特别是对植树老人外貌、动作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作者情感的表达更是自然、真挚,由他一开始初见老人时的“我首先被这张脸感动了,心里有一点儿发热。”到随着听到老人的生活的艰苦“我的心里有点儿酸。”再感到老人的孤独时的“我好像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忧郁牵扯着”皆是真实的情感流露,而结尾处情感的升华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六、拓展学习
假设老人当选了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你打算怎么给他写颁奖词?
这位朴实的老人,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植树造林是有益于后辈的事情,所以坚持了下来,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默默无闻,他克服了各种困难,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植树造林的绿化事业,这不就是最美的一幅画吗?
七、课外了解。
世界森林日(World Forest Day),又被译为“世界林业节”,是在1971年欧洲农业联盟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获得一致通过的节日,时间是每年3月21日。目的是要各国重视保护森林资源,让林业为人类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八、课后作业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读之中。
九、板书设计
一个人和一幅画
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一幅(触人心灵、引人深思)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