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课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
标
分
析
课标要求: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分析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成因、危害、措施)
课标要求教师最好通过具体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人类多面临的环境问题。
活动建议:联系实际,学生自主交流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并参与环境保护活动,为改善本地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本课标重在对资料的归纳、分析,资料除文字说明外,还包括其它的一系列生活中图片和数据的统计图表分析。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读图分析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可以通过读图分析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并通过一些数据图掌握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二通过探究和讨论的方式,得出治理环境问题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
学
情
分
析
本节课的是高中必修2的内容,学生是学习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的认识人地关系。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学生,虽经过了高中一个学期的适应,但学生仍处于由高中与初中的过渡阶段。思维正是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度关键期。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好好引导。在此阶段的学习中,存在三个关键点:兴趣、思维和表述,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地理的兴趣不足,理性思维欠缺,对知识的表述不清,他们具备了一些清晰的知识体系,但欠缺系统理论分析。这对学生的地理思维方法,分析地理事物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本节课内容贴近生活实践,且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大量的环境问题,学生掌握起来相对简单容易,通过探究式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点,利于课堂的讨论与分析的展开知识讲解,便于学生可以更好掌握,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的课堂。
教
材
分
析
内容解析
本节课教材内容是从加利先生一句话提出,结合漫画“最后的晚餐”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这样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提议为地球静默?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目前地球环境出现的问题,选取重要的全球性的问题来小组分析讨论:问题的成因,所带来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小组通过探讨汇总答案。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了能够更明确说明这一现象,通过图片数据来进行讲解,增强了说服力,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数据来说明全球变暖这一事实。分析原因主要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由于人类的一些不当活动带来的。对于这一事实,应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带来的危害。全球变暖的主要后果带来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低地被淹没,对于出现此类现象可以提出怎样的治理措施。
臭氧层的破坏问题:主要介绍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容易理解。所以设置问题提问,然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简要总结。
大气污染和酸雨应影响范围大、危害深,也被列为全球性问题。酸雨是大气污染所带来的一些列环境问题之一,教材没重点介绍大气污染,而是重点介绍酸雨。对于酸雨的教学,从:何为酸雨?酸雨的成员?酸雨的危害?酸雨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尤其对于危害,抓住两个方面:一是破坏生态环境,表现在毁坏森林、农作物减产,危及其他生物;二是腐蚀建筑物、塑料、金属等。对于酸雨危害,学生没有直观的感受,可以利用图片来讲解,更便于学生的记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内外结合,小组合作等形式,学生自主探讨和交流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资源
1.中国地图出版社高中必修2教材
2.PPT
3.视频
教学重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及为什么有些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
方
法
解
读
教学方法
1.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2. 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互动学习。
教学准备
1.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
2.提前布置学生了解生活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收集相关资料。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教材。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课
通过一段视频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所讲的一段话,点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视频内容引导出本节课所要学习探究的主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学生通过视频中所叙述,明确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出需要探究的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新 课
讲 授
图片漫画展示
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提出为地球的不幸与悲哀静默2分钟?通过一幅漫画来理解这一行为。
观看漫画。讨论:桌上的晚餐是什么?谁在分享?这幅漫画的主题是什么?(地球被各种污染破坏)使学生理解为地球静默2分钟的行为意义
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
展示图片: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小组讨论,完成探究报告
播放视频:迈克尔杰克逊《Earth Song》
(MV画面是人类对于地球环境的破坏)
针对于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和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分小组进行探究谈论,完成探究报告
分小组来展示探究成果
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臭氧层的破坏(展示臭氧层破坏后的图片
)
三、大气污染与酸雨
(重点集中分析酸雨)
课堂练习
地球只有一个,呼吁大家保护地球
图片中这些地区出现了哪一类环境问题?生活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设置问题:
这类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这类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
针对这类环境问题解决的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产生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展示全球变暖危害的图片,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涝灾害等)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会产生什么危害?怎样治理?引导学生从破坏原因上寻求解决措施。
大气污染和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有什么危害?怎样治理?
根据所学习知识,做题检测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去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环境?
思考并回答,结合图片显示的地区自身的特征
小组内部讨论问题,一块分析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填写表格
学生成员代表小组发表将讨论答案,其他组可以相互补充
学生讲解生活中会破坏臭氧层的一些行为
学生所学知识进行解释,针对酸雨形成的成因,分析出现的地区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主动回答(结合中学所接触的生活实际)
课
后
作 业
针对本节课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认识的环境的作用,养成环保意识
教师
寄语
总结提升
学过这一课后,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成为一名环保主义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保护环境,举手之劳。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板
书
设
计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成因:
危害:
治理措施:
臭氧层破坏:
成因:
危害:
大气污染还和酸雨:
大气污染的成因
酸雨:
定义:
成因:
危害:
效
果
分
析
本节课内容浅显易懂,没有特别突出的难点,重点是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认识其危害及成因。为了体现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及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了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让学生针对课件中的资料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后,及时填写表,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在教学设计上,以同学们日常生活所见实例入手。根据图片和数据展示环境出现的问题,引导同学们对环境问题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每8人分成讨论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每组选出发言代表。同时老师参与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根据同学们的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课外常识,小组讨论三大类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每位同学可以充分表明自己观点,很好地推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及时当堂检测。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个相关的习题练习,了解学生的真实掌握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解决。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缺憾与不足。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没能让“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更有机融入课堂,到达理想的效果,问题的设置逻辑性不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时间的把握不够好,导致后面时间紧张,草草收场;感觉语言依然不够简练,随意性较大。
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重在激发学生对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来说重要作用,得到情感上的共鸣——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树立环境观和资源观。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设计了本节课教学环节。采用案例分析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讨论分析的小组活动,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环境问题,体会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因为知识点内容比较简单,和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兴趣比较充足。
内容都是从环境入手,分析三大类全球性环境问题出现的成因,带来的危害,及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尤其治理措施,,思路比较开阔,言之有理即可,不拘泥固定的答案。同学们积极动脑讨论,讨论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本节课总体效果不错。但也存在几方面问题需要注意;
一、由于一开始案例引入应用是教材案例,新颖性不够。
二、本节课除了知识点学习外,还要学会读图分析的地理学习法,尤其是曲线图的分析。曲线图作为高中地理学习中常见到的图表,它反映的是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读这类图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变化所代表的意义。
三、 本节课在与学生小组探究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过程中,分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类问题,容易使学生只关注自己小组讨论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他环境问题。
四、当然备课过程中我也有一些缺憾,比如受资源的限制,学生没有过多的时间搞课外活动,同时也由于本人水平的限制课堂视野还是狭小了,虽然此前我也搜集了一些资料,但总感觉地理课堂开放度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活。
五、在课堂上所设计的问题没能很好的做到分层次教学,没有很好根据学生自己基础和能力的不同分类设计问题。
教无定法,反思时刻进行,好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不断生成的,还会随着学生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
课件24张PPT。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高一地理中国地图出版社必修第2册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的措施。
2. 过程与方法:课内外结合,小组合作,用适当形式交流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主要环境问题的危害。
教学方法
1.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2. 学法: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师生互动学习。
教学工具
漫画、案例、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图片等。探究导入最后的晚餐什么是餐桌上的晚餐?谁在分享晚餐?这幅漫画的主题是什么? 思考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主要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企鹅的悲哀22仔细看图片中露出的局部图,每幅图片都代表了一种环境问题,以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主探讨产生该环境问题的成因、带来的危害及治理的措施3妈妈,为什么我们的家变小了?
全球气候变暖1臭氧层破坏酸雨大气污染同学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完成下表: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全球气候变暖成因昨
天今
天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危害?1. 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
2沿海低地被淹没。
3.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
4.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防治措施: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2.保护现有植被和植树造林。
3.加强国际合作。
4.提高个人的环保意识等人类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氧。臭氧层破坏成因臭氧层的作用?
破坏后有什么危害?白内障皮肤癌免疫力下降,多种疾病产生材料:
在离南极最近的南美洲海伦娜岬角,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瞎子——羊会患上白内障变成盲羊;猎人随手可拎起一只瞎了眼的野兔回家享口福;天上飞的野鸟因视力不好,辨不清方向而误闯百姓家里;就连河里的鱼也是盲鱼。许多在这里居住的人患上了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这里的植物生长缓慢,农作物持续减产。 影响人类的健康(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增加)、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臭氧层破坏的危害:2.加强国际合作等 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臭氧层保护日,旨在纪念“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并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 防治措施:1.研究新的能取代氟氯烃的物质。大气污染和酸雨什么是酸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人为原因 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雨雪等呈现出较强的酸性,降落到地面即为酸雨。 阅读材料 分析酸雨产生的自然原因。自然原因 降水对酸雨有影响。另外地形封闭的城市,废气扩散困难,往往与空气中的水混合形成酸雨。 雨中垂钓农作物减产 乐山大佛的脸上出现了黑色条纹,鼻子已经变黑。 酸雨有什么危害?酸雨的危害:1.毁坏森林,湖水酸化,生物死亡。
2.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
3.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1.开发新能源,减少人为硫氧化物的排放。
2.加强国际合作等 酸雨的治理措施:同学们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完成下表:1.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2.植被的破坏1.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2.保护现有植被和植树造林
3.加强国际合作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导致农田盐渍化等1.研究新的能够取代氟氯烃的物质
2.加强国际合作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人类的健康、农作物、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等1. 燃煤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人为)
2.降水、地形(自然)1.毁林,湖水酸化,生物死亡
2.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
设施
3.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1.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
氮氧化物的排放
2.加强国际合作3.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是( )
A.制冷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2. 近100多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加剧,与此相关的人类行为有哪些?( )
①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②森林破坏严重 ③太阳黑子增多④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1.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 )
A.心血管病增多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原子能发电问题 D.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问题课堂检测B C A 5、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变“油”技术.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放射性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6.有关资料统计表明,近几年,我国东部地区的文物古迹腐蚀严重,除自然因素影响外,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烟尘,使水汽凝结,降雨增多
B.植被破坏,沙暴盛行
C.燃烧矿物燃料,C02的排放量增加
D.燃烧矿物燃料,SO2的排放量增加4. 作为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的氟氯烃,主要存在于哪些产品中( )(多选)
A. 冰箱 B. 洗衣粉 C. 发胶 D. 喷雾剂ACDCD 世界环境日主题
2008年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9年 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2010年 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2011年 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2012年 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
2013年 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2014年 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
2015年 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2016年 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绿色发展
2017年 人与自然 相联相生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6月5日评测练习
1.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 )
A.心血管病增多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原子能发电问题 D.发达国家人口负增长问题
2. 近100多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加剧,与此相关的人类行为有哪些?( )
①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②森林破坏严重 ③太阳黑子增多④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是( )
A.制冷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4. 作为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的氟氯烃,主要存在于哪些产品中( )
A. 冰箱 B. 洗衣粉 C. 发胶 D. 喷雾剂
5、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变“油”技术.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放射性污染 B.臭氧层空洞
C.酸雨、酸雾 D.重金属污染
6.有关资料统计表明,近几年,我国东部地区的文物古迹腐蚀严重,除自然因素影响外,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烟尘,使水汽凝结,降雨增多
B.植被破坏,沙暴盛行
C.燃烧矿物燃料,C02的排放量增加
D.燃烧矿物燃料,SO2的排放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