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不群的雅典[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卓尔不群的雅典[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1-07 11: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第二课 卓尔不群的雅典——古代民主政治的典范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雅典娜神庙遗址 雅典卫城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最初,卫城是用于防范外敌入侵的要塞,山顶四周筑有围墙,古城遗址则在卫城山丘南侧。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雅典娜生于天父宙斯的前额,她将纺织、裁缝、雕刻、制作陶器和油漆工艺传授给人类,是战争、智慧、文明和工艺女神,后来成为城市保护神。在古希腊英雄时代的城邦战争中,她是希腊军队勇往直前、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城邦国家繁荣昌盛、强大富足的象征。因此,作为军事要塞的雅典卫城又成为宗教崇拜的圣地,雅典城市因故得名。
民主 在人类历史上,民主和共和及其思想源远流长,民主一词源于希腊文,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从词源学上说,古希腊文的民主,是由人民和权力两个词组合而成,含义为人民的权力,即由人民执掌政权共同治理国家之意。后来,西方国家将此词直译为德谟克拉西,内涵有所延伸和扩展,主要指人民主权,与古代含义不一致。民主
古希腊语中意思是人民掌握权力。今天的民主通常是指与专制相对立,少数服从多数的人民(或公民)当家作主的一种政治模式。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1、雅典的历史地位:“全希腊的学校”(1)发达的商品经济
(2)健全的民主政治
(3)辉煌的古典文化 民主制最为发达完备,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 2、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雅典民主制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文明之初,王权时代贵族制——集体领导民主政治2、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1)原因 (除两大基础)①政治:
②经济:
③阶级:
④个人: 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 奴隶制工商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使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壮大 梭伦等优秀人物的推动和改革 ①梭伦改革 ——奠定基础(发展方向)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确立 (2)过程二、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
——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体现1、希波战争——检验推动希波战争的影响:
(1)战争的胜利,保存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火种,开启“古典时代”——得以发展的前提
(2)雇工、贫农在战争期间政治地位提高,民主派活跃——民主政治新进展
马拉松长跑的由来 公元前492年,奴隶制大国波斯对希腊发动侵略,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各城市国家奋起反抗,一场大规模战争在爱琴海地区展开,历史上称之为“希波战争”。
公元前490年,波斯王大流派遣10万大军横渡爱琴海。希波军队在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进行决战。只有1.1万人的希腊军队,面对险恶的处境,采用诱敌深入、两侧包抄的策略,一举消灭波斯官兵6400人,而希腊军队只牺牲了192人,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迅速传往雅典城,善于长跑的斐力庇第斯带着浑身血迹,以最快的速度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广场,对着盼望的人群高呼:“大家欢乐吧,我们胜利了!”接着,斐力庇第斯力竭倒下,再也没有起来。为纪念这件事,1896年在雅典举行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把马拉松长跑列为比赛项目。运动员从马拉松起跑,大体沿着斐力庇第斯当年经过的路线,到达雅典,全程40.2千米。今天各国通用的马拉松长跑距离为42.195千米,是后来经过仔细测量确定。
“硬性实力容易赢得战争;但需要软实力才能获得持久的和平。”……“软实力是种能够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独裁国家的领导人习惯使用威胁或直接命令方式;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则常借助说服力。因此,软性实力的使用是民主政治的主要手段。”…… “在当前全球化中,软实力远比硬实力更能服人。” ————哈佛大学奈伊教授2、伯里克利时代 —— “黄金时代”(1)背景:
① 希波战争胜利
②雅典民主政治在希波战争期间取得新进展(2)内容:①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③“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3)意义: 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民主制发展到很高的程度。 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有效协调了公民集体内部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从多方面鼓励了人们的积极性,为雅典公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提供了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使雅典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成为全希腊的学校和样板,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4)雅典民主政治最为完备的原因大背景:王权缺乏强固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以工商立国者,一般都实行民主制);权力下移趋势;原始民主传统思想、集体意识、平等观念和公民大会存在;
小背景:雅典的独立的小生产经济稳定,不需要剥削同胞;希腊城邦的有限规模;平民力量增强和斗争;贵族内部分裂;思想传统中宗教迷信色彩比较淡薄;梭伦、克里斯提尼等历史人物在打通历史发展关节点上的作用。1、局限:(1)范围:男性公民的民主,不包括奴隶、妇女和外邦人;
(2)性质:原始的直接民主,适用于小国寡民;
(3)参政方式: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可能导致权力滥用或误用。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历史价值和局限狭隘性极端民主化2、意义:①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②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优越性:主权在民;群众监督;法律至上公共权力由公民多数人的意志所支配。“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亚里斯多德《政治学》整体评价: 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而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它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也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权利和自身发展能力,它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建立在剥削、压迫非雅典公民的基础上,维护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帕帕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去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帕帕迪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因为 ?)
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象往常一样热闹,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 “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这是因为?)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今天的议题有三项: 第一项是对即将离任的执政官进行任期财务审核。哇,这真是一个进步的事业,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不是也有这一项吗?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 第二项是投票选出民主防碍者。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选区的入口处领取一块陶片,陶片一人一张,写下名字后,他把陶片交给工作人员。帕帕迪不识字,他只好请旁边的一位体面的贵族写,写了谁也不知道。这次获票最多的是一个贵族库特森。他的名字一宣布时,整个会场一片欢呼雀跃,人们争相谴责他的不利国家的行为:“他以为自己曾在对波斯人的战争中立下了功劳,就居功自傲,现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一个公民愤愤地说。(这是个什么法?) 第三项是对是否进一步扩大海军规模进行辩论和表决。主持人首先宣布了发言人资格。事先已经有所准备的贵族们立刻分成两派,互相攻诘,这时帕帕迪的一个远房亲戚桑拉跳上讲演台,正准备要发表演说,突然听到下面一个声音:“这个殴打父母的不孝之子有什么资格在这儿发言?”原来是帕帕迪在揭发他,立即,在一场臭骂声中桑拉下了台。(这是为什么?) 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迪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为什么?)倒霉的帕帕迪在参加第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兴奋得要跳起来(为什么?)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并加入了言论法庭,这个法庭共501人。
这次审判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前469-前339)是西方哲学的开创者。
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帕迪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象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参加审判的501位法官投票表决,以略过半数的281票通过有罪判决。苏格拉底拒不认罪,只是在朋友们的请求与担保下,才提出以三十个钱币的罚款作为刑罚,并表示他愿意为真理而献身。结果,第二次表决以360票通过了死刑判决 。处死苏格拉底说明了什么? 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可能导致权力滥用或误用。“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 ——斯通《审判苏格拉底》 一、雅典的地位(政治地位)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三、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1) 梭伦改革 —— 奠定基础
(2) 克利斯提尼改革 ——正式确立(4) 伯里克利时代 —— “黄金时代” (3) 希波战争 ——检验推动任何国邦或社会,她的基本性质是否民主,就看人权这一点而定。保有基本人权的国邦或社会,才是民主的国邦或社会。否则不是。
有而且只有民主的社会才真正是人的社会。换句话说,一个社会是否真正属于人的社会,完全以她是否民主为断。物质建设发达,不是属于人的社会的标志;有时反而是悲惨,奴役,桎梏,以及地狱的标志。
民主制度是为保障基本人权而存在的制度。离开了基本人权这一基石,民主将无安顿处,而成为毫无意义和内容的空壳。
————殷海光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Our constitution(宪法) does not copy the laws of neighbouring states(邻国);we are rather a pattern(模式) to others than imitators(模仿者) ourselves. Its administration(管理) favours the many instead of the few;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a democracy(民主).
——Pericles(伯里克利)
材料二:在雅典40万居民中,20万奴隶和3.2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剩下的16.8万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8.4万,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公民男子就只有4.2万人了。其中,第三等级公民占2.5万人,第四等级占1.6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只不过10000人而已。
请回答:
(1)将材料一所提供的一段英文翻译为汉语。
(2)根据材料二,你如何评价材料一津津乐道的内容?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得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多数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雅典民主政治中,真正掌握权力的是极少数男性上层公民。合作探究:



革 (1)背景: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要求。(2)时间:公元前594年(3)内容:①颁布“解负令”
②促进工商业发展
③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④设立“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4)评价:①局限: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②积极: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梭伦离职 梭伦改革影响巨大,但因贵族丧失太多,不甘心自己失败,无地平民没有满足他们的土地要求,两者之间存在深刻矛盾。在这种情形下,威望很高的他, 有理由无限期保持它的政权,成为僭主。何况这时的希腊世界僭主政权盛行。而且梭伦的朋友们都劝他建立僭政,不要“鱼在网上,却让它跑了”,但是他坚决不为所动。有鉴于贵族对他责难,平民对他不满,朋友的讥讽,他伫立海滨“好像一群猎狗包围中的狼”。最后,他要求雅典人立誓保持它的法律,他就放下政权,离开雅典到海外漫游去了。
克利斯提尼改革(1)内容:
①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新选区;
②设立“五百人会议” 、“十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
(2)评价:
①打破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新的地域组织取代原始的血缘组织公民大会会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