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草 原
第一课时
一、一锤定音(为下面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并在正确读音下画“ ”)
似乎(sì shì) 蒙古包(měng méng ) 好客(hǎo hào)
渲染(xuàn xuān) 衣裳(shāng shang) 吟唱(yín yīn)
二、辩字组词
渲( ) 勒( ) 涯( ) 蹄( )喧( ) 靳( ) 崖( ) 啼(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 ) 各色的( ) 迂回的( ) 静寂的( )
会心的( ) ( )的天空 ( )的空气 ( )的歌声
( )的主人
四、填空
1. 一( )千里 ( )色( )流 ( )飘( )舞
2.这种( ),(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 )一首( )的小诗。
3.( )情深何忍别,( )碧草话斜阳。
第二课时
一、从下面的句子中各找出一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再试着写一句带有反义词的句子。
(1)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 )—( )
(2)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 )—(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二、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里的“绿毯”指的是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绣上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个比喻具体、恰当地描绘出了_____________的情景。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这句话是把绿色草原上的小丘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分明的界线。
三、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 )到( )顺序写的。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 ),“白色的大花”指( )。
5.用“波浪线”画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sì)(měng)(hào)(xuàn)(shang)(yín)
二、渲(渲染) 勒(勾勒) 涯(天涯) 蹄(马蹄)
喧(喧闹) 靳(靳羽西) 崖(山崖) 啼(啼叫)
三、 (绿毯) (衣裳) (河流) (草原) (微笑)
(明朗) (清鲜) (欢快) (好客)
四、1.(泻) (翠)(欲) (襟)(带)
2.(境界)(既)(又)(既)(又)(低吟)(奇丽)
3.(蒙汉)(天涯)
(第二课时)
一、(1) (静寂)—(热闹) (2) (大方)—(羞涩)
(3)看到女儿即将出嫁,母亲既高兴又难过。 (高兴)—(难过)
二、(1)草原; 羊群; 羊群在草原上点缀而形成的 羊群在草原上移动
(2) 一幅中国画 “不用墨线勾勒”
三、1.由景及人的顺序写的。
2.文中写出草原的绿。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的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3.写草原的景色: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流入云际 ?绿毯 绿色渲染
4.四面都是绿的,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是指白色的大花
5.在这境界里,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骏马和牛这些实际的事物来联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