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母校》 沪教版(2015秋)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母校》 沪教版(2015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08 17: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语文五下:《母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触景生情”,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情景交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体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表达特色,“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岁月,流星般穿过我梦幻的心灵,如诗如梦的小学生活即将活挥手与我们告别。
  同学们,来到尚德已经快一年了,虽然时间不长,但我知道我们彼此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毕业了,即将离开母校。此时,你能用一、二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交流:
  2、师:是啊,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还记得去年九月,你们跨进校门时,还是一个个满脸好奇的孩子;六月,当你迈出校门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母校》这篇课文,与作者一起去感受阔别了母校十多年后,重返校园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梳理文脉。
  1、放声朗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地点转换)主要讲的是什么?(触景生情)
  2、交流:
  1)顺序:进校门——到操场——出校门(板书)
  2)内容:主要讲了作者重新回到母校所见所闻引起的回忆、感受。那么我们可以概括为一个词:触景生情!(板书)
  3、同学们,作者重返母校,儿时的景历历在目,割不断的情涌上心头,读读文章,找找作者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他看到或者听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哪些感受?可以选择你最有共鸣的一个部分仔细研读。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第一部分,进校门——激动兴奋
  1、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来到那熟悉的校门吧。
  2、 学生交流
  1) 第一句:
  在校门口,看到翠绿色的拱门,我感到是那样熟悉,那样美丽。
  (指名读)
  2) 三个似乎:
  在校门口,看到翠绿色的拱门,我感到似乎又回到了上学的时候,和小伙伴们……
  (比读)
  3) 最后一句:
  在校门口,看到翠绿色的拱门,我想大声呼喊,母校,我回来了!
  (齐读)
  3、 此时的我是多么激动与兴奋啊,让我们一起来表达一下吧,齐读整段。
  第二部分:到操场——亲切快乐
  1、过渡:走进大门,沿着石砌的甬道一路走去,我又看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呢?
  2、交流:
  1)学生自由表达:
  看到花草、教室、教学楼——熟悉快乐;
  看到长绳比赛——感到亲切
  听到读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翩翩飞来。
  3相机出示:
  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1)师:我这五年的喜、怒、哀、乐,是哪些事情呢?
  生:运动会、金手指、闪闪红星、星级班级、犯下了错误、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取得了好成绩……
  请你带着这样一份亲切与快乐的心情,读读这个句子。男女生分读。
  2)师小结:是啊,十年了,母校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我的回忆,触摸着这些熟悉的景物,告诉我,那一处处令你难以忘怀的地方。
  出示句式训练:我驻足在 , ,五年的 ,像 。
  3)多么亲切。而眼前的这些学生,他们也在重复我们当初的欢乐。瞧:
  出示: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师:这个句子还可以怎么说?
  生: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涌向宽阔的操场。
  师:他们是多么快乐啊。比喻句的倒装更强调了这种兴奋快乐的心情。
  第三部分:出校门——感恩
  1、过渡:我慢慢来到拱形校门下,就要离开母校,此情此景,我又是怎样的心情?
  2、交流:
  生:在校门口,我看到遍地落叶、长长的身影,我感到千种情思涌上心头。
  生:在校门口,我看到遍地落叶、长长的身影,我感到十分怀念母校,不忍离去。
  3、让我们带着这份眷恋和感恩一起和母校告别。
  师生分读9-11
  四、拓展延伸,练习说话。
  1、同学们,作者重回母校,由景物和学生的活动引发了一连串的回忆,假如十年后的你再回母校,又会有哪些触景生情?请你快速地写下一段心情。(配乐)
  我站在……
  (面对熟悉的图书馆、食堂、宿舍……
  重见昔日敬爱的老师……
  看到画廊里保存的那次班级活动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