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10分)
1.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源之一。如图文物最能证明北京人已经能( )
A.直立行走 B.打制石器 C.洞穴定居 D.使用天然火
2.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黄帝陵位子队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这里祭拜。这是因为黄帝( )
A.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B.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
C.实行禅让制 D.建立了夏朝
4.“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5.“青铜文明”是对商周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文化的高度概括。在下列出土的青钢工艺成就中,最重的青铜器是( )
6.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你知道春秋时期的首霸是( )
A.楚庄王 B.晋文公 C.齐桓公 D.宋襄公
7.学校新来了一个风趣的历史老师,她作自我介绍时说到:“我的名字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时期地处最西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战国时期地最北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这位历史老师的名字是( )
A.楚秦 B.齐燕 C.秦齐 D.秦燕
8.小王去四川旅游回来,用图照片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参观的著名景点时说:这一伟大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早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他介绍的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京杭大运河 D.会通河
9.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两大矛盾,据此回答: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0.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11.我国封建社会出现过很多繁荣景象,其中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开元盛世
12.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如图体现的措施是( )
A.商鞅改革户籍制 B.文景帝以德化民
C.汉武帝的推恩令 D.挟天子以令诸侯
13.2017 年1 月9 日,屠呦呦获得2016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说:“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下列属于秦汉时期斐然的中医学成就的是( )
①编订了《周髀算经》
②著有《伤寒杂病论》
③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④著有《医学集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曹操在诗歌《蒿里行》中写道:“白骨落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岗人肠。”他描写的这一凄惨景象出现在( )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两晋时期
15.下列对三国鼎立时期最恰当的评价是( )
A.包含着统一趋势,实现了局部统一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C.三国鼎立时期社会生产进一步遭到破坏
D.三国鼎立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16.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一个三国初期曹植的书房场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你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 ②书桌上有一叠印制的书籍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桌上放有一盘葡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西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晋短期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A.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B.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C.封王争权夺利,爆发“八王之乱” D.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败
18.“π”是一个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它在天文、历法等自然科学方面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π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 )
A.刘徽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19.我国古代制定历法,服务农业。下列图片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法成就的是( )
A.《齐民要术》 B.《大明历》
C.《伤寒杂病论》 D.《水经注》
20.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社会危机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21.(11分)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国举世瞩目的发展证明: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这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
﹣﹣北宋欧阳修
(3)除材料三外,魏主还采取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创新的作用是什么?
22.(10分)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列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局面的建立者是谁?为巩固辽阔疆域,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读图二,西汉政府在E处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历史意义?
(3)读图三写出ABC所代表的政权名称,D处发生的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写出该战役的名称。
(4)读图四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人民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23.(9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得到发展、传承与传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材料一所示文字是我国已发现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
材料二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何燕江《孔子》
(2)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
(3)史书记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要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我们可以查阅哪部史书?这部史书是由谁创作的?
材料三 如图
(4)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把我们精美的瓷器与丝绸一起传播了出去,这条路的起点是哪里?为其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何作用?
2018-2019学年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C; 3.A; 4.B; 5.D; 6.C; 7.D; 8.A; 9.C; 10.A;
11.A; 12.C; 13.B; 14.B; 15.A; 16.D; 17.D; 18.B; 19.B; 20.C;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