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期期末试卷[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期期末试卷[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5-12-26 19: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5-2006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初 三 历 史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
A.《神曲》 B.《蒙娜丽莎》 C.《最后的晚餐》 D.《哈姆雷特》
2.《哈姆雷特》是哪位文学家的代表作 (  )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3.西欧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不包括              (  )
  A.渴望到东方寻求财富 B.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东方贸易
  C.奥斯曼土耳其妨碍通商 D.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4.美洲的土著居民至今仍被称为“印第安人”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 )
A.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      B.处决查理一世
C.成立共和国 D.制定《权利法案》
6.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 
A.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
C.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7.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军最后缴械投降的地点是        ( )
A.波士顿    B.来克星顿   C. 约克镇 D.萨拉托加
8.下列有关拿破仑统治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    ②使资本主义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③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④激起了被压迫民族的反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第一台真正近代意义上的机器是:             ( )
  A.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蒸汽机   D.水利织布机
10.1857年,在印度爆发了一场______,后来发展成为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
A.“土兵”起义 B.“农民”起义 C.光荣革命 D.“工人”起义
11.独立前的巴西是哪个欧洲国家的殖民地           (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法国
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兴起 D.马克思、恩格斯巴黎相会
13.下列属于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是:             ( ) 
  ①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② 实行义务教育
  ③ 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     ④ 组织大陆军为常备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歌词的作者是     ( )
 A.狄盖特 B.鲍狄埃   C.恩格斯 D.马克思
15.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
   A.扩张战争的影响 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不断发生的农奴暴力 D.农奴制的阻碍
16.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掠夺
17.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                   ( ) 
 A.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
 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18.首先敲开日本闭关锁国的西方列强是            ( )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19.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类进入              ( )
 A.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    C.信息时代 D.原子能时代
20.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 )
   ①火车  ②汽车  ③轮船 ④飞机
  A. 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2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
   A.来克星顿枪声 B.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宪章运动
22.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事件发生在            ( )
  A.塞尔维亚 B.罗马尼亚    C.匈牙利 D.波斯尼亚
23.17—18世纪,出现了许多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             ( )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拜金主义 D.自由主义
24.18世纪中期以后,哪一种学说的兴起打破“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一观点                         ( )
 A.原子—分子结构说 B.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学说 D.太阳中心说
25.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的是:  ( )
  A.普希金   B.贝多芬   C.列夫·托尔斯泰 D.梵高
二.列举题:(共17分)
1.列举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标志。(4分)
2.列举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以及其间颁布的重要文献。(5分)
3.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及包括的国家。(8分)
三.材料分析题:(第1题8分,第2题6分,共14分)
1.材料一:1870年前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 举出两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2分)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试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2分)
2.“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1)这是谁的名言?他在历史上有什么称号?(2分)
  
(2)他的科学著作是什么?(2分)
  (3)你从他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2分)
四.问答题:(共19分)
1.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9世纪下半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请简答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9分)
2.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请简要说明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是一场灾难。(5分)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名言。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哪些?(至少写出两部)你能结合他的事例,谈一谈人能否战胜“命运”吗 ?(5分)
2004-2005学年上期期末考试
初三历史答案
1.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ADDBD 6-10:ACDBA 11-15:BBABD 
16-20:CCDAC 21-25:CDACC
二.列举题(第1题4分,第2题5分,第3题8分,共17分)
1. 开始:1789年7月14日(1分)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分)
结束:1793年7月27日 (1分) 雾月政变(1分)
2.(1)美国独立战争(1分)   《独立宣言》(1分)
  (2)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宅地法》(1分)
3.三国同盟(1分):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1分)
  三国协约(1分):英国、法国、俄国(1分)
2. 材料分析题(第1题8分,第2题6分,共14分)
1.(1)爱迪生(1分)、卡尔本茨(1分)(或者其他)
  (2)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1分),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1分),新交通工具的出现(1分),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1分)
  (3)电灯(1分)、汽车(1分)(其他也可以)
2.(1)牛顿(1分)  “现代科学之父”(1分)
  (2)《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分)
  (3)勤奋、谦虚等等(2分)
三.问答题(第1题9分,第2题5分,第三题5分,共19分)
1.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1分);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1分)。  经济方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分);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1分);全国统一征收地税(1分)。  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1分);建立警察制度,以维护治安(1分)。  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1分),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1分)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共5分)
3. 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2分)
第二问答案可以不统一,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