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精练) 7.2弹力(基础+提高+中考真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编精练) 7.2弹力(基础+提高+中考真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2-12 15:14:36

文档简介

7.2弹力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18秋?漳浦县期末)如图6所示,使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  )
A.弹簧的重力 B.弹簧对鱼的拉力
C.鱼对弹簧的拉力 D.鱼和弹簧测力计的总重力
【解答】解:
当弹簧测力计和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力平衡,即弹簧测力计向上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相等,因弹簧测力计对鱼的拉力与鱼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相互作用力,所以,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鱼对弹簧的拉力,故C正确。
故选:C。
2.(2018春?赣榆区期中)几位同学使用同一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力气大的同学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几位同学都一样大
【解答】解:同一弹簧拉力器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两臂伸直时,手臂长的同学使弹簧伸长大,对弹簧拉力器的拉力也就越大。
故选:B。
3.(2018春?安徽期中)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A.L乙=L丁<L甲=L丙 B.L甲=L乙=L丙=L丁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
【解答】解: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
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和图丙中的效果相同,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图乙和图丁上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的长度相同,故有L乙=L丁<L甲=L丙;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2018春?确山县期末)不考虑弹簧秤的重力,甲、乙两人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秤,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A.20N B.10N C.0N D.5N
【解答】解: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乙两人在水平方向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假设甲拉的一端被固定,乙作用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乙的作用力,即10N。
故选:B。
5.(2018春?泰兴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解答】解:A.木板受到的压力肯定是别的物体施加的,肯定不是木板自己,故A错误;
B.足球产生的弹力肯定作用在其它物体上,而不是自己身上,故B错误;
C.木板形变是由于受到外力引起的肯定不是自身的弹力,故C错误;
D.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足球对木板的压力也作用在木板上,因此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故D正确。
故选:D。
6.(2018春?建湖县期中)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前压弯跳板,因跳板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所产生的力是(  )
A.脚对跳板的压力 B.跳板对脚的支持力
C.跳板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解答】解: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跳板发生弹性形变,变弯的跳板要恢复原状就会弹起运动员,使运动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即跳板对脚的支持力。
故选:B。
7.(2018春?河南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用力把弹簧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解答】解:A、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发生非弹性形变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故B错误;
C、用力把弹簧拉长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若物体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则运动状态一定不会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8.(2018?柳州)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理最合理的是(  )
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成正比
B.宽为4 mm的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8N×4=7.2 N
C.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不可能成正比
D.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
【解答】解:
由题知,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这仅仅是两次实验,所以不能得到普遍性的规律,即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故D是正确的。
故选:D。
二.填空题(共7小题)
9.(2018春?沭阳县期中)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要10N的力,小王把图中的拉力器拉长20cm,他的拉力是 80 N。
【解答】解:
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由题知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要10N的力,那么把一根弹簧拉长20cm需要的力为20N,图中4根弹簧并联,则他将4根弹簧拉长20cm的力=4×20N=80N。
故答案为:80。
10.(2018春?丰南区期中)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小球(AO=BO),小球从0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 左 、速度 不断减小 (选填“不断减小”或“不断增大”)。
【解答】解: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
故答案为:左;不断减小。
11.(2018春?江阴市期末)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B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A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2)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22.5 N。
【解答】解:
(1)测力计是根据在测量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由图乙知,A的量程为0﹣10N,B的量程为0﹣15N,则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
由图乙可知,在测量范围内,如F=5N时,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计伸长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测力计伸长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测力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2)将与本实验中两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两根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由图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达到最大伸长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长量也为15cm;当伸长量为15cm时,橡皮筋B上的力为15N,因为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为×15N=7.5N,根据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为15N+7.5N=22.5N。
故答案为:(1)B;A;(2)22.5。
12.(2017春?揭西县校级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2 cm;
(2)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 6 cm,
此时弹簧发生了 弹性 形变。
(3)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 正 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 弹簧测力计 。
【解答】解:(1)读图可知,当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cm,这就是它的原长;
(2)弹簧在受6N拉力时,其长度为8cm,则其伸长量为8cm﹣2cm=6cm,此时因为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拉力不大于6N的范围内,弹簧的长度与拉力的变化图线呈线性变化,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根据此原理制成了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1)2;(2)6;弹性;(3)正;弹簧测力计。
13.(2018春?防城港期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0~5 N,读数是 2.4N ,则图中重物是 0.24 kg.(取g=10N/kg)
【解答】解:测力计的刻度板上最小示数为0N,最大示数为5N,因此该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每一大格代表1N,中间有5个小格,因此每一个小格代表0.2N,即可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为0.2N;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由G=mg得物体的质量为:m===0.24kg。
故答案为:0~5;2.4N;0.24。
14.(2018春?义安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沿相反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同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则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15 N,你判断的依据是 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两端所受的拉力平衡,则测力计只显示挂钩一端力的大小 
【解答】解:甲、乙两同学各用15N的力在水平方向沿相反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两个拉力在一条直线上且方向相反,所以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15N)为准,所以,其示数是15N。
故答案为:15;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两端所受的拉力平衡,则测力计只显示挂钩一端力的大小。
15.(2018春?昭平县期中)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测力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伸长 就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做成的
【解答】解: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了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测力计;伸长。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7秋?鱼台县期末)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也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乒乓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球拍击球时,乒乓球与球拍之间的作用力是弹力
B.乒乓球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解答】解:A、乒乓球拍击球时,乒乓球和球拍都会因受力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产生弹力,故A正确。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一个物体,同时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
C、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边后,受到了桌边给的力后改变了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D错误。
故选:D。
2.(2018春?坪山区期末)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
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解答】解:
A、撑竿跳高运动员在对竿施加力的作用,使竿发生弹性形变,由于竿要恢复原状,因此对运动员施加一个弹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会下落,是由于重力的作用,石块并没有发生形变,故不是由弹力引起的,故B符合题意;
C、玩具弹簧手枪中的弹簧被压缩,松手后,弹簧要恢复原状对子弹施加一个弹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时,绳子被拉长,绳子要恢复原状对人施加一个弹力使人向上弹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8?瑶海区三模)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铁块质量时,发现加砝码时右盘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一定要和弹簧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液体后然后迅速取出读数
D.使用测电笔检测物体是否带电时,手一定不要接触到笔尾金属体
【解答】解: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可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重新平衡。故A错误;
B、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即可,故B正确;
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液体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C错误;
D、使用测电笔物体是否带电时,笔尖接触物体,必须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这样才能构成通络,若氖管发光,表明物体是带电的,故D错误;
故选:B。
4.(2018?安徽模拟)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A弹簧
B.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B弹簧
C.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
D.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
【解答】解:A、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B的伸长量小,弹簧比较“硬”,劲度系数较大,适合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故B错误;
C、由图象知甲的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为:F甲=△L,所以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故C正确;
D、由图象知乙的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为:F乙=4△L,所以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0.5cm,故D错误。
故选:C。
5.(2018?滕州市校级一模)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时,小球位于O点;当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释放小球;然后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已知AO=BO,则(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O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解答】解: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故选项A正确;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选项B错误;
C.小球运动到O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不受弹力,但小球速度最大,由于惯性仍向右运动,故选项C错误;
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弹簧弹性形变最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小球加速向左运动,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6.(2018?余姚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压缩了2cm。已知细线受到的拉力为3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5N,则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提示:劲度系数为100N/m,即该轻弹簧每受到100N的力,压缩或伸长1m)(  )
A.1N和5N B.1 N和7 N C.7N和3 N D.5N和3N
【解答】解:弹簧的弹力为:F=kx=100N/m×0.02m=2N;
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那么它受到向上的弹力F,细线的拉力F拉,向下的重力GA,即:
F+F拉=GA
2N+3N=GA
GA=5N;
物体B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向下的重力GB,向下的弹力F,向上的支持力F支,即:
F支=GB+F
5N=GB+2N
GB=3N。
故选:D。
二.多选题(共2小题)
7.(2017?蜀山区二模)当弹簧不受拉力作用时,我们称其长度为原长L0,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X=L﹣L0)成正比,即F=k△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所受的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原长L0是10cm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
C.当受到F=5N时,弹簧缩短了2.5cm
D.当弹簧伸长了15cm(弹性限度内)时,受到力F=30N
【解答】解:
A、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所受弹力为0,则从图中可知,F=0时,L0=10cm.故A正确;
B、由胡克定律有F=k△x,从图中可知弹簧长度L=15cm时,弹簧伸长量△x=L﹣L0=15cm﹣10cm=5cm=0.05m,弹力F为10N,
因为F=k△x,所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N/m.故B错误;
C、当受到压力F=5N时,弹簧缩短了△x===0.025m=2.5cm;
当受到拉力F=5N时,弹簧伸长了△x===0.025m=2.5cm.故C错误;
D、当弹簧伸长了15cm,受到的拉力为F=k△x=200N/m×0.15m=30N.故D正确。
故选:BC。
8.(2015?泗阳县校级模拟)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解:A、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的工具,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是它的最大测量值,而不是量程,故B错误;
C、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所以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故C错误;
D、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故D正确。
故选:BC。
三.填空题(共3小题)
9.(2018?南谯区二模)一根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受到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弹簧伸长△L1,如图甲所示;再在同样的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弹簧伸长△L2,如图乙所示,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则△L1 = △L2(选填“>”“<”或“=”)(弹性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
【解答】解:弹簧受到的弹力与其伸长量(弹簧实际长度与原长之间的差值)成正比;而图甲和乙都是使弹簧伸长的,一侧固定另一侧用力,和两侧同时用力效果相同,两图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的长度相同,故有△L1=△L2。
故答案为:=。
10.(2018?长沙模拟)由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撑杆,是决定撑杆跳高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制造撑杆的材料应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好的 弹 性。如图所示,运动员刘飞亮压杆腾空时撑杆弯曲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解答】解:撑杆在撤去外力作用时,能很好的恢复原状,物体具有的这种性质是弹性。
运动员压杆腾空时,压力改变了撑杆的形状,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弹性;形状。
11.(2017?景德镇二模)根据物理公式可以推出某些物理量或某些常量的国际单位,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与弹簧的形变量x(压缩量或伸长量)成正比,即F=k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该公式,k的国际单位是 N/m ;实验又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的压力FN成正比,即F=μFN,μ叫做动摩擦因数,根据该公式,μ是一个 无 (选填“有”或“无”)单位的常量。
【解答】解:据公式F=kx可知,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其中F是力,单位是N,x是长度,单位是m,故根据该公式k=可知,k的单位是:=N/m;
据F=μFN,μ叫做动摩擦因数,即μ==,即没有单位。
故答案为:N/m;无。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2018?海淀区二模)实验桌上有两端系有绳套的橡皮筋一根、6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橡皮筋的伸长量△L与所受拉力大小F是否成正比。”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某同学进行正确操作和记录后,利用所测数据,准确绘制出橡皮筋的伸长△L随所受拉力大小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当橡皮筋所受拉力大小F=1.5N时,橡皮筋的伸长△L= 4.0 cm。
(4)用该橡皮筋做成分度值为0.5N、量程为0~3N的测力计的刻度是否均匀?为什么?
【解答】解:(1)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0,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此时的长度L,将钩码的质量m和弹簧的长度L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依次在弹簧下面挂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不超出弹性限度),每次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并将每次钩码的总质量m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记录在表格中。
④利用公式F=G=mg,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所受拉力F,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利用公式△L=L﹣L0,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的伸长量△L,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2)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L0/m
m/kg
L/m
F/N
△L/m
(3)根据图象可知,当橡皮筋所受拉力大小F=1.5N时,橡皮筋的伸长△L=4.0cm。
(4)由图象知:橡皮筋的伸长量△L 与所受拉力 F 大小不成正比,所以刻度不均匀。
故答案为:(1)见上;(2)见上表格;(3)4.0;(4)不均匀,橡皮筋的伸长量△L 与所受拉力 F 大小不成正比。
13.(2018?福州模拟)小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大小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用弹簧测力计对同一弹簧片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形变量x/cm
0.6
1.2
1.8
2.1
2.4
拉力F/N
1
2
3
4
(1)实验次数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3.5 N;
(2)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关系的图象。
(3)分析可知,当拉力为2.5N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是 1.5 cm。
(4)请你猜想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可能还与 弹簧片的长度(厚度、宽度、材料等) 有关。(至少写出一个猜想)
【解答】解:(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示数为3.5N;
(2)根据表格数据先画点,再描线,如图所示;
(3)分析图象,当拉力为2.5N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是1.5cm;
(4)根据生活经验知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可能还与弹簧片的长度、厚度、宽度、材料等有关。
故答案为:(1)3.5;(2)如上图;(3)1.5;(4)弹簧片的长度(厚度、宽度、材料等)。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4.(2018?东城区二模)实验室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橡皮筋、铁架台、钩码一盒(20个,每个10g)、细线。小东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当橡皮筋的伸长量(x)越大时,橡皮筋所产生的弹力(F)也越大”。
(1)为完成实验,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 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小东同学进行了充分的实验数据收集,并画出了F﹣x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x<15cm范围内该橡皮筋每伸长1cm所产生的弹力是 0.1 N.图中当x>15cm后F﹣x图象变成了曲线,图象弯曲的原因是: 所挂钩码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
【解答】解:(1)测量力的仪器是弹簧测力计,测橡皮筋的伸长量需刻度尺,故为完成实验,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2)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0,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下面的挂钩上,用刻度尺测量弹簧此时的长度L,将钩码的质量m和弹簧的长度L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依次在弹簧下面挂2个、3个、4个、5个、6个钩码(不超出弹性限度),每次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长度L,并将每次钩码的总质量m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记录在表格中。
④利用公式F=G=mg,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所受拉力F,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利用公式△L=L﹣L0,分别计算出6次弹簧的伸长量△L,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L0/m
m/kg
L/m
F/N
△L/m
(4)根据图象可知,在x<15cm范围内该橡皮筋每伸长1cm所产生的弹力是0.1N。
图中当x>15cm后F﹣x图象变成了曲线,图象弯曲的原因可能是所挂钩码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2)见上表述;(3)见上表格;(4)0.1;所挂钩码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15.(2018?如皋市校级二模)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对铜弹簧A和铁弹簧B的“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探究。实验中在两根弹簧下逐个增加规格相同的钩码,同时用刻度尺测出悬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
所挂钩码的重/N
1
2
3
4
5
6
A弹簧总长度/cm
9.0
12.0
15.0
21.0
24.0
B弹簧总长度/cm
7.5
9.0
10.5
12.0
13.5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表格中漏记的数据为 18.0 ,A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为 6.0 cm。
②在拉力相同时,A弹簧伸长的长度比B弹簧 大 。(选填“大”或“小”)。
③在一定弹性限度内,B弹簧的长度l与它所受拉力F的定量关系式为l= 6.0cm+1.5cm/N×F 。
(2)为什么受力相同,A、B两根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呢?为此小明仔细对比了两根弹簧的差异,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①你认为小明的猜想 2 (填序号)缺少依据。
②若要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请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 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 。
(3)探究结束后,小明用A、B两弹簧分别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a、b两测力计,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b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a 测力计。(两格均选填“a”或“b”)
【解答】解:(1)①分析表格数据可知,A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时,伸长量增加3cm,
所以,表中漏记的数据为15.0cm+3.0cm=18.0cm,不挂钩码时的长度9.0cm﹣3.0cm=6.0cm;
②分析表格数据可知,B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时,伸长量增加1.5cm,
所以,B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7.5cm﹣1.5cm=6.0cm,
弹簧A和弹簧B的原长相同,在拉力相同时,A弹簧伸长的长度比B弹簧大;
③因B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时,伸长量增加1.5cm,原长为6.0cm,
B弹簧的长度l与它所受拉力F的定量关系式为l=6.0cm+1.5cm/N×F;
(2)实验中两弹簧的原长相同和,材料、横截面积不同,
则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缺少依据;
要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的关系,应控制弹簧的材料、横截面积、所受拉力相同,只改变弹簧的原长,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
(3)根据A、B弹簧在拉力相同时,A弹簧伸长的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可得出在弹簧的伸长相同时,A弹簧所受拉力小于b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a、b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的伸长相同,则a弹簧所受拉力小于b弹簧所受拉力即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小于b,即量程较大的是b测力计;同样a的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的是a测力计。
故答案为:
(1)①18.0;6.0;②大;③6.0cm+1.5cm/N×F;
(2)2;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的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的长度;
(3)b;a。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18?贵港)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A.力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解答】解:A、测量力的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故A符合题意;
B、体积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密度一般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实验室,质量用天平测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18?徐州)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解答】解:
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根据所用器材可知,牙膏盒平整可以在上面标注刻度;回形针在弹簧的下部,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测力计的指针;钩码上标有质量的数值,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故可以用钩码拉伸皮筋标注刻度;橡皮筋的长短、粗细都影响着测力计的量程,所以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2018?镇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8 N。
【解答】解:
弹簧测力计上每一个大格是1N,每一个小格是0.2N,一定要从数值小的往数值大的顺序读,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N。
故答案为:2.8。
4.(2018?株洲)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 是 (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 0~5 N,分度值为 0.2 N,读数为 2.6 N。
【解答】解: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制成的,则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一个大格表示1N,一大格又分为5个小格,则分度值为0.2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6N。
故答案为:是;0~5;0.2;2.6。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5.(2018?山西)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N、2N、3N、4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拉力F/N
0
1
2
3
4
橡皮筋伸长△L/cm
0
1.2
3.4
6.1
9.9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副出△L﹣F图象。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 方案一;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不成正比 。
【解答】解:(1)由表格可知,可设横坐标为拉力,纵坐标为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然后画出图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得:

(2)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是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测力计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方案二中,由于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的就越长,但此时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不成正比。故应选择方案一。
故答案为:(1)如图;(2)方案一;拉力越大,橡皮筋伸长越长,但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不成正比。
四.解答题(共1小题)
7.2弹力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18秋?漳浦县期末)如图6所示,使弹簧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  )
A.弹簧的重力 B.弹簧对鱼的拉力
C.鱼对弹簧的拉力 D.鱼和弹簧测力计的总重力
2.(2018春?赣榆区期中)几位同学使用同一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力气大的同学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几位同学都一样大
3.(2018春?安徽期中)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A.L乙=L丁<L甲=L丙 B.L甲=L乙=L丙=L丁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
4.(2018春?确山县期末)不考虑弹簧秤的重力,甲、乙两人各用10N的力沿相反方向拉同一弹簧秤,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A.20N B.10N C.0N D.5N
5.(2018春?泰兴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6.(2018春?建湖县期中)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前压弯跳板,因跳板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所产生的力是(  )
A.脚对跳板的压力 B.跳板对脚的支持力
C.跳板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7.(2018春?河南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用力把弹簧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8.(2018?柳州)从一张纸剪下宽1mm和2mm的纸条各一条测得它们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8N和3.7N.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理最合理的是(  )
A.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成正比
B.宽为4 mm的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约为1.8N×4=7.2 N
C.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不可能成正比
D.仅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其宽度的数量关系
二.填空题(共7小题)
9.(2018春?沭阳县期中)弹簧拉力器的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需要10N的力,小王把图中的拉力器拉长20cm,他的拉力是   N。
10.(2018春?丰南区期中)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小球(AO=BO),小球从0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   、速度   (选填“不断减小”或“不断增大”)。
11.(2018春?江阴市期末)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2)将本实验中A、B两根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12.(2017春?揭西县校级期中)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  cm;
(2)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  cm,
此时弹簧发生了  形变。
(3)分析图象中及有关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   比,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   。
13.(2018春?防城港期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N,读数是 ,则图中重物是   kg.(取g=10N/kg)
14.(2018春?义安区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沿相反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同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则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N,你判断的依据是   
故答案为:15;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两端所受的拉力平衡,则测力计只显示挂钩一端力的大小。
15.(2018春?昭平县期中)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做成的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17秋?鱼台县期末)如图所示,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也是同学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下列关于乒乓球受力及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球拍击球时,乒乓球与球拍之间的作用力是弹力
B.乒乓球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C.运动的乒乓球在碰到桌面后会改变运动方向,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击打球的不同部位,球的旋转方向不同,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2018春?坪山区期末)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 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3.(2018?瑶海区三模)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铁块质量时,发现加砝码时右盘下沉,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一定要和弹簧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C.使用液体温度计时,应将玻璃泡浸入液体后然后迅速取出读数
D.使用测电笔检测物体是否带电时,手一定不要接触到笔尾金属体
4.(2018?安徽模拟)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A弹簧
B.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B弹簧
C.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
D.若乙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
5.(2018?滕州市校级一模)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时,小球位于O点;当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释放小球;然后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已知AO=BO,则(  )
A.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小球运动到O点时,因弹簧恢复了原长,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小球运动到B点时,所受弹力方向向左,小球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6.(2018?余姚市校级模拟)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压缩了2cm。已知细线受到的拉力为3N,地面对B的支持力为5N,则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提示:劲度系数为100N/m,即该轻弹簧每受到100N的力,压缩或伸长1m)(  )
A.1N和5N B.1 N和7 N C.7N和3 N D.5N和3N
二.多选题(共2小题)
7.(2017?蜀山区二模)当弹簧不受拉力作用时,我们称其长度为原长L0,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X(△X=L﹣L0)成正比,即F=k△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弹簧所受的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象,请你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原长L0是10cm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N/m
C.当受到F=5N时,弹簧缩短了2.5cm
D.当弹簧伸长了15cm(弹性限度内)时,受到力F=30N
8.(2015?泗阳县校级模拟)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三.填空题(共3小题)
9.(2018?南谯区二模)一根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受到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弹簧伸长△L1,如图甲所示;再在同样的弹簧左右两端均施加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弹簧伸长△L2,如图乙所示,两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则△L1  △L2(选填“>”“<”或“=”)(弹性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
10.(2018?长沙模拟)由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撑杆,是决定撑杆跳高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制造撑杆的材料应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好的  性。如图所示,运动员刘飞亮压杆腾空时撑杆弯曲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1.(2017?景德镇二模)根据物理公式可以推出某些物理量或某些常量的国际单位,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与弹簧的形变量x(压缩量或伸长量)成正比,即F=k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根据该公式,k的国际单位是  ;实验又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的压力FN成正比,即F=μFN,μ叫做动摩擦因数,根据该公式,μ是一个   (选填“有”或“无”)单位的常量。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2018?海淀区二模)实验桌上有两端系有绳套的橡皮筋一根、6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带横杆的铁架台一个、刻度尺一把。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橡皮筋的伸长量△L与所受拉力大小F是否成正比。”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某同学进行正确操作和记录后,利用所测数据,准确绘制出橡皮筋的伸长△L随所受拉力大小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当橡皮筋所受拉力大小F=1.5N时,橡皮筋的伸长△L=   cm。
(4)用该橡皮筋做成分度值为0.5N、量程为0~3N的测力计的刻度是否均匀?为什么?
13.(2018?福州模拟)小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大小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用弹簧测力计对同一弹簧片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形变量x/cm
0.6
1.2
1.8
2.1
2.4
拉力F/N
1
2
3
4
(1)实验次数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N;
(2)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所受拉力F关系的图象。
(3)分析可知,当拉力为2.5N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是  cm。
(4)请你猜想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可能还与  有关。(至少写出一个猜想)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4.(2018?东城区二模)实验室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橡皮筋、铁架台、钩码一盒(20个,每个10g)、细线。小东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当橡皮筋的伸长量(x)越大时,橡皮筋所产生的弹力(F)也越大”。
(1)为完成实验,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   。
(2)写出实验步骤
(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小东同学进行了充分的实验数据收集,并画出了F﹣x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x<15cm范围内该橡皮筋每伸长1cm所产生的弹力是   N.图中当x>15cm后F﹣x图象变成了曲线,图象弯曲的原因是:   。
15.(2018?如皋市校级二模)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对铜弹簧A和铁弹簧B的“伸长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探究。实验中在两根弹簧下逐个增加规格相同的钩码,同时用刻度尺测出悬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度,下表是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
所挂钩码的重/N
1
2
3
4
5
6
A弹簧总长度/cm
9.0
12.0
15.0
21.0
24.0
B弹簧总长度/cm
7.5
9.0
10.5
12.0
13.5
15.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表格中漏记的数据为  ,A弹簧不挂钩码时的长度为   cm。
②在拉力相同时,A弹簧伸长的长度比B弹簧 。(选填“大”或“小”)。
③在一定弹性限度内,B弹簧的长度l与它所受拉力F的定量关系式为l= 。
(2)为什么受力相同,A、B两根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呢?为此小明仔细对比了两根弹簧的差异,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
猜想1:制造弹簧所用的材料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2:弹簧的原长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猜想3:弹簧的粗细可能影响弹簧的伸长量。
①你认为小明的猜想   (填序号)缺少依据。
②若要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请设计一个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案。   。
(3)探究结束后,小明用A、B两弹簧分别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a、b两测力计,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两格均选填“a”或“b”)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2018?贵港)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A.力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2.(2018?徐州)用橡皮筋、回形针、棉线、小瓶盖、牙膏盒、铁丝、钩码和刻度尺等,做一个如图所示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刻度可以标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指针
C.可以利用钩码拉伸橡皮筋标注刻度
D.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都相同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2018?镇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2018?株洲)一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其刻度   (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读数为   N。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5.(2018?山西)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N、2N、3N、4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拉力F/N
0
1
2
3
4
橡皮筋伸长△L/cm
0
1.2
3.4
6.1
9.9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副出△L﹣F图象。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   。
四.解答题(共1小题)
6.(2018?房山区)小明同学用天平和一个最大量程5N的弹簧测力计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所得数据如下表,请根据小明所测数据推测出质量是300g时所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物体质量m/g
100
150

300
40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0
1.5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