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内乘法(一) 乘 加 乘 减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内乘法(一) 乘 加 乘 减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0 07: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内乘法(一) 乘 加 乘 减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会列乘加、乘减式题,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并会正确进行计算。
2、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数学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式题计算方法和算理,并会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生一份苹果图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谈 话 导 入 1、电脑演示: 小熊种了4棵玉米,每棵都结了好多玉米棒。小熊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小朋友,你能帮小熊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吗? 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提问:你是怎么数的?说说你的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算式列在黑板上: 4×3=12,3×4=12,3+3+3+3=12,4+4+4=12 3、小结:要算一共有多少个玉米棒,小朋友们列出了这么多不同的算式,可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思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2、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 4×3=12,3×4=12, 3+3+3+3=12, 4+4+4=12?横着一排一排数 学生充分观察图,教师让学生尽情的说,但不限制学生的说法,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 探 究 新 知 1、电脑演示:小熊掰了一个玉米棒高高兴兴地走了。现在还剩几个玉米棒呢?小朋友,你愿意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2、2、小组合作探究。 3、全班互相交流。 (1)你们都列出了哪些算式?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汇报。 小组汇报各种方法,师有意识分类进行板书。 (2)你看懂得这些算式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讨论,比较 (1)比一比,第一排的算式和第二排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2)猜一猜,像3×3+2=11这样的算式叫做什么算式呢? 4×3-1=11这样的算式又叫什么算式呢?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板书:乘加,乘减) 5、探究乘加、乘减计算方法。 (1)观察算式,说说4×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3+2=11呢? (2)谁能来归纳一下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方法? 2、学生仔细观察图, 想想可以怎么列式, 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3、小组汇报方法: 12-1=11 3+3+3+2=11 4+4+3=11 4×3-1=11 3×4-1=12 3×3+2=11 4×2+3=11…… 4、讨论得到:第一排是连加,加减混合;第二算式里有乘有加,有乘有减。第二排算式的想法和第一排差不多,但比第一排的方法要简单。 5、计算方法: 先算乘,再算加或减。 通过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三 巩 固 拓 展 第一关:1、看图写算式。 交流: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第二关:算算写写 5×3-2= 4×3+3= 2×3-3= 4×4-4= 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第三关:想想写写 第58页练习十一第6题。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你们有几种方法? 第四关、圈圈写写 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苹果?先动手圈一圈,再列出算式。 1、学生看图写算式,并汇报:3+3+3+3+2 3×4+2 3×5-1?…… 2、学生计算,交流自己发现什么。 3、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4、学生先动手圈一圈,再列出算式计算。 设计小动物开联欢会的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基本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知识得到了巩固。
四 总结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的什么收获?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现较好或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