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美苏争锋这是历史上的哪一幕?战争结束了知识链接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
“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
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
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
代理人战争等。问题探究 美苏两国在二战时结成盟友共同对付法西斯国家,为何在战后反目成仇,针锋相对呢?史料链接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控制操纵联合国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史料链接苏联凭什么与美国争?苏联国力的增强问题探究 美苏两国在二战时结成盟友共同对付法西斯国家,为何在战后反目成仇,针锋相对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我的观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其他: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美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视苏联为最大障碍;美苏实力均衡;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什么决定的?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所决定的.论从史出合作与探究请同学们相互合作,共同探讨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美国及其盟国方面: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冷战拉开序幕;杜鲁门主义出台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约成立----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形成.苏联及其盟国方面: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华约成立---苏联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形成.冷战烟幕笼罩下的世界 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及柏林墙示意图柏林墙 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一分为二。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9月,一道高约3.5米的水泥石头墙开始破土动工.沿柏林墙共建筑瞭望塔290座,还建有防坦克路障,电网和装有触发装置的铁栅栏,布雷区和自动射击装置等.它成为德国和欧洲分裂的标志,东西方冷战的象征.知识链接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1989年11月9日人们盼望已久的旅行自由的规定终于公布了。上千的人蜂拥至当晚开放的边界处。东西柏林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那一天成为柏林历史上最美好的一天…… 朝鲜战争: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的错误战争
侵朝战争(1950—1953)侵朝战争(1950—1953)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联合抗击。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表一:朝鲜战争各方伤亡人数统计表表二:朝鲜战争中中美物资消耗侵越战争(1961—1973) 材料一: 在侵越战争中军费开支高达3,500亿美元,比侵朝战争还多一倍以上。侵越战争的结果,美国的经济由高峰开始走下坡路。尼克松哀叹:“美国已丧失了它在工业自由世界中很大一部分占压倒优势的经济力量”。 材料二: “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有很多事情都是由于战争而被耽误或推迟了。”
----尼克松 美国一公民自焚以抗议侵越战争(1965年)www.aspsky.net??2002-10-31??动网先锋
1965年11月2日,一个美国公民在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 办公室外面自焚,表示强烈抗议约翰逊政府在越南进行侵略战争。
2日下午五点半钟左右,三十一岁的诺曼·莫里森从巴尔的摩市来到华盛顿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门前。他走到麦克纳马拉的办公室的窗下,点燃了随身带来的一瓶汽油和身上浸透了汽油的衣裳,并且高呼口号。
莫里森自焚后不多几个小时,他的妻子通过友人向记者发表声明说:“莫里森为了表示他对越南战争所带来的巨大的生命损失和人类痛苦的忧虑,已经在今天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抗议我国政府在军事上深深地卷入这场战争。他觉得所有公民都必须讲出自己对政府的所作所为的真实的法。”时事链接读史感悟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失去亲人 的痛苦
动荡不安的生活
经济的衰退
……心中和平世界才会真和平
愿人类的天空永远是湛蓝的
永远没有一丝阴霾
让和平的玫瑰永远灿烂地开放敢问世界路在何方
和平与发展才能带给人类以希望
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和世界形势走向缓和。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小结课后探究作业
搜集并整理美苏的军备竞赛的相关资料。
美苏冷战对世界还有什么影响,试用相关资料证明。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冯特君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推荐网站
中华文化信息网http://www.ccnt.com.cn
人民教育网http://www.pep.com.cn
史海泛舟http://www.laolu.cn/lishiindex.htm
春秋—历史教学网http://xiefengchun.k12.net.cn/index.html视野拓展关于“冷战”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五种观点:
1、“美国霸权论”。持此观点的多为苏、中学者,也有部分西方学者。苏联学者认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建立世界霸权,积极推行反苏反共的政策,一手导演了“冷战”。中国学者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
2、“苏联扩张论”。此观点流行于西方政界和学界,特别是美英史学家和政客。他们指出战后斯大林的对外政策是追求和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企图通过世界革命将苏联式的共产主义统治整个世界,认为苏联是“冷战”的发动者,美国仅仅是对苏联的扩张做出必要的反应,以防止“极权主义”的蔓延,从而保障“自由世界”之安全。
3、“美苏共振论”。我国有学者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 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4、“英国主动论”。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一般强调美国的作用而忽视英国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刘建飞认为,就西方国家而言,“冷战”的主力是美国,但是,英国等西欧国家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没有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配合、推动和促进,美国也是孤掌难鸣的,因为毕竟冷战的主要战场是在欧洲,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促使英国等西欧国家走上反苏道路的主要原因是苏联的扩张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影响。
5、“综合作用论”。此说认为以美苏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