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濮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10 11:2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下面相应题号的方框中)
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使用口口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口口应填写(  )
A.骨制 B.打制 C.磨制 D.陶制
3.黄土高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族祖先的陵墓就在高原上。追根溯源,你认为华夏族是由哪两个部落长期发展而形成的(  )
A.黄帝、炎帝 B.黄帝、蚩尤 C.蚩尤、炎帝 D.尧、舜
4.商周时期的一件重要文物的腹内底部铸的铭文,短短4行32字,记载了周武王征商,击败商王军队的史实。该史实在历史上被称为(  )
A.涿鹿之战 B.盘庚迁殷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5.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会意 B.形声 C.指事 D.象形
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 B.社会秩序动荡不安
C.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 B.个体小农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影响 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8.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况是(  )
A.“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9.下列体现陈胜、吴广“扭转乾坤之志”的是(  )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尊王攘夷,一匡天下 D.阵前倒戈,一鼓作气
10.西汉的建立时间和都城是(  )
A.公元前220年 长安 B.公元前220年 西安
C.公元前202年 西安 D.公元前202年 长安
11.“推恩令”是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提出“推恩”这一计谋的大臣是(  )
A.晁错 B.李斯 C.董仲舒 D.主父偃
12.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全国范围统一货币开始于(  )
A.秦朝 B.隋朝 C.西汉 D.北宋
1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到局部统一的进步,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那么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魏、蜀、吴 B.吴、蜀、魏 C.蜀、魏、吴 D.蜀、吴、魏
14.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新朝。建立“新朝”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刘秀 B.王莽 C.张角 D.陈胜
1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  )
A.《史记》 B.《春秋》 C.《汉书》 D.《资治通鉴》
16.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17.西晋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了当时还处于分裂之中的中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局面。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灭蜀 B.定都洛阳 C.灭吴 D.西晋迁都
18.合称“南朝”的四个朝代除宋、齐外,还有(  )
A.北魏、梁 B.梁、陈 C.西秦、陈 D.北魏、陈
19.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
A.前秦与东晋 B.前秦与西晋 C.北齐与东晋 D.北周与西晋
20.祖冲之的最大成就是(  )
A.制定大明历 B.制定一个回归年的天数
C.制造“千里船 D.对圆周率的推算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5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图2是与教煌莫高窟并列为“中国三大石窟”中的另外两个石窟的雕塑作品。请写出它们各自所在的地点。
(2)这些石窟都是在什么时期开始开凿的?
(3)现在这些石窟正遭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如果你是一位文物保护者,你应该怎么做?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①代替禅让制。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②”。
材料二:西周初实行的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
(1)材料一中①②画横线处内容分别是什么?
(2)联系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哪几个等级?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老子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例如,他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
材料二:韩非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对秦朝的建立起了很大的作用。
材料三:墨子的思想体系有两大核心,一是“兼相爱,交相利”,即所谓①   ;二是反对“攻伐无罪之国”,即所谓②   。
(1)联系所学知识回答,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思辨色彩”的著作是什么?战国时期继承老子思想的是谁?
(2)材料二中韩非按照他的“法治思想”,想要建立怎样的统治?
(3)材料三中①和②的内容分别是什么?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什么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4.(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徒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材料二: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1)材料一中的“魏主”决定将都城迁到哪里?
(2)材料二中“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3)以上材料反映的是“魏主”改革中的哪两项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5.(5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2018-2019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5.D; 6.D; 7.A; 8.D; 9.B; 10.D;
11.D; 12.A; 13.C; 14.B; 15.A; 16.A; 17.C; 18.B; 19.A; 20.D;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

22.

23.

24.

2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