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 抗日战争-岳麓版[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 抗日战争-岳麓版[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6-12-03 12: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三.抗日战争(1937--1945) 第22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日本全面侵华1.爆发-----七·七事变
(1)时间
(2)地点:
(3)影响: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日军的罪行与日伪统治⑴日军的罪行  南京大屠杀
⑵日伪统治 策略 目的二.第二次国共和作实现1.背景:
日本全面侵华,民族危机加深2.过程: 1935年,《八一宣言》 提出
1936年, 西安事变 奠定基础
1937年 《合作宣言》 确立
请思考 与第一次国共和作相比,第二次国共和作有什么鲜明的特点?三、国共联合抗战1、初期:
(1)国民党: 正面战场(主战场)
(2)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思考: 
1.正面战场的主要战役有哪些?
2.正面战场起到了什么作用?
3.正面战场的特点?
2、相持阶段:
(1)敌后战场(主战场)
⑵国民党政策重心的转移 思考: 中共对皖南事变的对策?3、抗战的胜利
时间:
意义:民族、国家主权、国际地位、世界
原因:中共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开始国共合作:日本罪行抗战过程:相持后:合作与冲突初期:合作抗日 两个战场胜利以及意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日本旨在侵占全中国
D、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抗战D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讲话
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成立
D、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B3、决定国共两次合作的最重要因素是A、国内形势
B、社会性质
C、国际形势
D、社会主要矛盾D4、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A、要不要抗日
B、依靠什么力量抗日
C、用什么方法抗日
D、在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抗日B5、抗战相持阶段,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提出方针不包括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B、在斗争中求团结
C、有理有利有节
D、坚持民主,反对独裁D综合思考:
中共解决西安事变与解决皖南事变
(1)策略方针有何不同?
(2)原因是什么?
(3)这种策略的不同说明什么?
日本政府
必须对这场战争负责如何看待当今的中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