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江之歌》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长江之歌》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2-10 11:5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江之歌》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长江之歌》是苏教版语文的一篇课文。《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词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诗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步骤,能通过资料以及对背景的了解对诗歌的大意进行自学理解。但同时,学生还存在理解诗歌有时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境上有着明显的不足。
  结合教材特点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选择贵在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学中,我根据本课特点,结合我校“童真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作者对长江的依恋、赞美和热爱。
四、教学设计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本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带视频的《长江之歌》
  师(板书:长江之歌)简介《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继续播放有关长江知识的视频。
  3.通过看视频,听歌曲,你们还对长江了解多少呢?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感知长江的直观视频时,获得与长江相关的信息,激发学习兴趣。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我准备分三步走:
  第一步,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第二步,出示投影,检查自学效果。
  第三步,分段指名朗读,读中思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精读训练,体会情感
  1.我们观看了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了《长江之歌》,我们读课文,找出直接赞美长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2.(1)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读,第一部分,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空间跨度大,纵观中国东西部,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带着这种理解去读。
  (3)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体会长江母亲海纳百川的胸襟。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读出母亲对孩子的细心关爱。
  3.精读第二节。
  (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长三角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利用黄金水道的作用,走在全国发展的前列。)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设计理念:抓住主要问题,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感情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指名回答)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吧。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齐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课下,让学生收集有关长江的诗词。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长江,喜爱长江,赞美长江。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既简明扼要,又凝聚着强烈的感情,渗透着深刻的理性。
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长江之歌
母亲的情怀
无穷的源泉
六、课堂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在《长江之歌》这一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老师评价、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例如:在指导感情朗读:“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我先让学生读,然后自己评价读得怎么样,然后小组长评议读得怎么样,最后老师稍加指导。评议后,读的学生,根据大家的评议,再读一遍,这样很容易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七、资源开发
  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和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首先要组织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内容有:
  1.自学生字新词并能正确、流利地读写。
  2.搜集资料,了解有关长江的知识。
  其次,是课上资源的利用,一上课,我就播放《长江之歌》歌曲视频,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长江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课文中的一些重要语句,利用多媒体凸显出来,让学生重点朗读,反复体会,并配以相关的插图作为背景,辅助学生加以理解。
  第三,立足课内,发展于课外,注重课外资源的利用。课后适时加入了“拓展”环节,让学生进一步阅读有关长江的诗歌,丰富积累。
  以上就是我对《长江之歌》这篇课文的理解与课堂设计,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