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课改实验班高一期末考试试卷
语 文
本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一到必修四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长期以来,人们常将“三纲”与“五常”并称,简称“纲常”。但“常”与“纲”却有不同。“三纲”是对君臣、父子、夫妻三伦政治、社会、家庭地位的主从、高低、尊卑的某种定位;而“五常”则是五种基本的道德原则,是对一切社会阶层的要求。性质大不一样。比较而言,“纲”以定尊卑,“常”以扬德性。“常”的本意是“永恒”、“不变”,即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无需改变的道德原则。
“三纲”与“五常”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首次提及。班固《白虎通德论》对“五常”也有较为详细的阐述。概括而言,“仁”就是关爱他人,“义”就是行为适当,“礼”就是行事有矩,“智”就是遇事不惑,“信”就是诚信不移。这应该是迄今对“五常”最早、最完整的解释。另外,按孟子的“四端”说,“仁”是“恻隐之心”,“义”是“羞耻之心”,“礼”是“辞让之心”,“智”是“是非之心”,“信”没有提到。但在孟子看来,人能够具备这四种“心”,已是足够的善。孟子用的大致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解释。可以看出,“五常”中的任何一常都值得提倡。如“仁”,无论是“不忍也,施生爱人也”,还是“好生恶死”,抑或是“恻隐之心”,这是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其他四常无须举例。以此而言,这确是任何时代都适宜的“恒常之道”,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古人以“礼乐”治国,他们认为“三纲”和“五常”都是“礼”的一部分。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白虎通德论》提出的“三纲六纪”等都属于“礼”。朱熹《论语集注》中认为“三纲五常”作为根本的伦理道德原则是不会变的,所变的只是制度和形式。“三纲”属于伦理制度,是可变的;而“五常”属于道德原则,具有稳定性。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由于时代的局限,将“礼”的总原则和“礼”的具体形式混到一起。后人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加区分地批判“三纲五常”,五四时期的很多思想家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这是不利于清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遗产的。
中国传统道德范畴非常广泛,远非“三纲五常”所能涵盖。像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自然”、佛教的“慈悲”就不在“三纲五常”的范围。儒家的伦理规范有很多出自“五常”的系统或与之相关,如仁可对应诚、恕、慈、宽;义可对应公、志、勇、刚;礼可对应让、恭、孝、俭、惠;智可对应和、敏;信可对应忠、毅,等等。但还有很多规范在这个系统以外,像乐、忧、贞、温、直、中、廉、节、健、合、良知、正心等等,还可以找出很多,用现代的伦理学分类,这些道德规范既有公德,也有私德,既有德性伦理,也有规范伦理,很多范畴都是中性的,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现代道德文明的重要资源。
两千多年来,封建专制制度最大的缺失就在于维护等级和特权,践踏人的个性和尊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也深刻地打上了这一时代的烙印。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人们反思传统,看到传统的不足,甚至不惜用全盘否定的方式来激发国民的觉醒,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今天的中国,正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尽管对传统还要批判地继承,但不能只破不立,不能只见糟粕,不见精华。 (摘编自刘立夫、李玲《“三纲五常”中的精华与糟粕》,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三纲五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将“三纲五常”简称为“纲常”,而实际上“纲”与“常”的性质却大不一样,“纲”属于伦理制度,而“常”则是道德原则。
B.“三纲”是从政治、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规定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五常”则是对一切社会阶层的人们在道德原则上进行普遍性要求。
C.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到了“三纲”和“五常”,班固则对“五常”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这应该是迄今对“五常”最早最完整的解释了。
D.在对“五常”的解释中,孟子与班固不同,他的解释立足于“四端说”,大致属于道德心理学的解释。他认为人具备四种“心”,已是足够的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班固提出的“三纲六纪”都属于“礼乐”治国中的“礼”的范畴,这个“礼”不同于“五常”中的“礼”。
B.认为“三纲五常”改变的只是制度和形式,不变的是作为根本的伦理道德原则,这是错误地将“礼”的具体形式和“礼”的总原则混到一起。
C.虽然“五常”系统派生出儒家伦理规范,但还是有很多儒家伦理规范在“五常”之外,它们既有公德,也有私德;既有德性伦理,也有规范伦理。
D.中国传统道德范畴很广,“三纲五常”无法涵盖,墨家的“兼爱”、道家的“自然”、佛教的“慈悲”等虽不属于它,却又都属于中国传统道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中国古代思想家较为详细的解释阐述,“五常”便成为普适性的道德原则,它也是任何时代都适宜的“恒常之道”,到今天仍然还没有过时。
B.“三纲五常”是在封建专制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自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历来都因它的局限性而遭到质疑和批判。
C.在特定历史时期,出于唤醒国民的需要,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但在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今天,我们对它既要批判,更要继承。
D.本文从“纲”“常”说起,谈到古人的相关解释,指出人们错误地批判“三纲五常”的原因,明确中国传统道德的范畴及我们对其应持的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五九(注)
老舍
张丙,瘦得象剥了皮的小树,差不多每天晚上来喝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睛,显出他并不是因为瘦弱而完全没有精力。当喝下第三碗茶之后,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象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他要发议论了。
他的议论,不是有统系的;他遇到什么事便谈什么,加以批评。但无论谈什么事,他的批评总结束在"中国人是无望的,我刚说的这件事又是个好证据"。说完,他自动的斟上一碗茶,一气喝完;闭上眼,不再说了,显出:"不必辩论,中国人是无望的。无论怎说!"[来源: 这一晚,电灯非常的暗。张丙来了,看了看屋里,看了看电灯,点了点头,坐下,似乎是心里说:“中国人是无望的,看这个灯;电灯公司……”
第三碗茶喝过,我笑着说:“老张,什么新闻?”
出我意料之外,他笑了笑--他向来是不轻易发笑的。“打架来着。”他说。
“谁?你?”我问。
“我!”他看着茶碗,不再说了。
等了足有五分钟,他自动的开始:“假如你看见一个壮小伙子,利用他身体气力的越,打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你怎办?"
“过去劝解,我看,是第一步。”
“设若过去劝,他自然是停止住打,而嘟囔着骂话走开;那小孩子是白挨一顿打!你想,过去劝解是有意义的吗?”他的眼睛发光了,看看我的脸。
“我自然说他一顿,叫他明白他不应当欺侮小孩子,那不体面。”
“是的,不体面;假如他懂得什么体面,他还不那样做呢!”
“那末,你以为应当立刻叫他受惩罚,路见不平……那一套?”我知道他最厌恶武侠小说,而故意逗他。果然不出我所料,他说:“别说《七侠五义》!我不要做什么武侠,我只是不能瞪着眼看一个小孩挨打;那叫我的灵魂全发了火!更不能叫打人的占了全胜去!我过去,一声没出,打了他个嘴巴!”
“但是,”我问:“你打了他,他一定还手,你岂是他的对手?”我很关心这一点,因为张丙是那样瘦弱的人。"那自然我也想到了。这种人,善于利用筋肉欺侮人的,遇到自家皮肉上挨了打,他会登时去用手遮护那里,在那一刻,他只觉得疼,而忘了动作。及至他看明白了你,他还是不敢动手,因为他向来利用筋肉的优越欺人,及至他自己挨了打,他必定想想那个打他的,一定是有些来历;因为他自己打人的时候是看清了有无操必胜之券而后开打的。”
他不言语了,我看得出,他心中正在难受——难受,他打了人家一下,不用提他的理由充足与否。
“他打人,人也打他,对这等人正是妥当的办法;人类是无望的,你常这么说。”我打算招他笑一下。
他没笑,只轻轻摇了摇头,说:“这是今天早晨的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我又遇见他了。”
“他要动手了?”我问,很不放心的。
“动手打我一顿,倒没有什么!叫我,叫我——我应当怎样说?——伤心的是:今天下午我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拉着两个十来岁的外国小孩儿;他分明是给一家外国人作仆人的。他拉着那两个外国小孩,赶过我来,告诉他们,低声下气的央告他们:踢他!踢他!然后向我说:你!你敢打我?洋人也不打我呀!然后又向那两个小孩说:踢!踢他!看他敢惹洋人不敢!”他停顿了一会儿,忽然的问我:“今天是什么日子?”
“五九!”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
“呕!”张丙立起来说:“怪不得街上那么多的‘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呢!”
他好象忘了说那句:“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末一碗茶,便走了。
【注】这篇小说是老舍为“五九”国耻日而写的,发表于1931年10月《齐大月刊》。“五九”即1915年5月19日,就是在这一天,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日运动,人们把5月9日定为国耻纪念日。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以“五九”为题,不同手现代小说以人物、事件、物象等为题的惯常用法,标题的陌生化既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发了读者对小说主题的思考。
B.张丙“只有一对深而很黑的眼晴”,表明他对国人国事并未失去热情。“这对黑眼开始发光;嘴唇,像小孩要哭的时候,开始颤动”,表明他内心的愤恨、不平和痛苦。
C.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线素人物,与张丙十分熟悉,起到了组织情节的作用,而“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个人情感。
D.小说取材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仅表现了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而且将笔触延伸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5.小说中说“出我意料之外”,小说中张丙有哪些“出我意料之外”的言行?以此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6分)
答:
6.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推进,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8月18日下午,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表声明称,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等领域对中国正式启动贸易调查。
美方无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依据国内法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对外发出破坏性信号,引发国外媒体高度关注,包括美国产业界在内的国际舆论对此普遍表示担忧。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7年8月17日刊发的社论《贸易纠纷不应沦为政治工具》指出,国际贸易应秉承自由和公平的原则,不应与地缘政治、人权等议题挂钩,更不能沦为一个国家打击另一个国家的政治工具。
《联合早报》21日在另一篇社论《中美打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指出,特朗普决意对中国展开贸易调查,是借保护知识产权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路透社在《经济民粹主义依然在白宫徘徊》一文中认为,尽管拥护贸易保护主义的特朗普高级顾问、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已经离职,但其他反对自由贸易的人士还将继续影响美国政府,经济民粹主义的威胁依然存在。
英国《金融时报》则指出,动用“301条款”极具挑衅性,这更像是使用大棒一样的贸易工具打击中国。美国的行为方式实际上集法官、陪审员和执法人员等角色于一身,对它所认定的问题进行处理。动用如此强硬的武器可能带来全面贸易战爆发的风险。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材料四: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援引德国工商大会主席史伟哲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警告称,如果世界最大两大经济体之间发生贸易争端,将对德国企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史伟哲强调,在贸易战中没有赢家,各方必须谨遵世界贸易组织的游戏规则。
日本《读卖新闻》称,动用“301条款”对于美国来说是把“双刃剑”。美国如果单方面上调关税,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不仅中国,其他国家也会反对。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电脑、智能手机、纺织品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如果美国的制裁导致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美国人民的生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该报援引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话说,美中经济关系对世界经济有着巨大影响,日本方面会密切关注这一情况。
德国《世界报》14日发文称,如果“301调查”最终导致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对美国本身毫无益处。文章援引国际金融专家的分析称,“贸易保护措施只会让美国诸如钢铁等少数行业欢欣鼓舞,却无助于抵消贸易逆差”。文章认为,如果启动制裁,例如收紧甚至中断从中国进口稀土,美国整个计算机行业都会陷入困境。
“华盛顿人为限制中国进口的做法,会让美国自己更痛苦。”俄新社17日指出,一旦提高对中国商品征收的进口关税,白宫惩罚的实际上是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限制美国商品进口,美国厂商就难以在中国销售农产品、飞机、汽车等商品。“中国寻找新供应商要比美国寻找新消费者容易得多。”
(摘编自人民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保护知识产权是美国对中国展开贸易调查的借口而已,美国的目的是实行贸易保护。
B.近年来,美国向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长势头迅猛,美国本身也是中美贸易的受益者。
C.中美双方爆发贸易战,可能波及第三方,将危及全球经济。中美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D.贸易战将影响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美国受贸易战的影响超过中国,贸易保护主义者终将是输家。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动用“301条款”极具挑衅意味,该法案其实只是美国的国内法案,不能凌驾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之上。
B.如果中美之间发生贸易争端,其影响将超出中美两国的范围,引起许多国家的关切,因为中美贸易争端会对其他国家产生不利影响。
C.日本《读卖新闻》认为,美国单方面上调关税不但涉嫌违反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而且可能导致美国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对自身不利。
D.美国对中国实施单边制裁的贸易保护措施虽然让美国的企业欢欣鼓舞,但结果并不能抵销美中贸易逆差。
9.如果“301调查”最终导致中美发生贸易战,会造成什么后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领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成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 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 帝曰:“其父查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炳、烨并进士及第。 (选自《宋史·刘温叟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B.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C.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D.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乞归,请求辞职回家奉养父母,李密《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乞终养”也是相同的意思,表示此类意义的词还有“乞归养”“乞骸骨”“致仕”等。
B.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
C.重午即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D.文末说“炳、烨并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温叟多才多艺,聪慧过人。他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
B.刘温叟唯才是举,公正无私。他负责科举时,有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免职;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十二个人都是有才华的。
C.刘温叟清廉有加。宋太宗当晋王时派人给他送去钱和物,他都不肯接受,使者不得已只能将其载回。
D.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朝廷免除他待选作为厚恩,并将他提升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
(2)其父查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蒲津河亭
唐彦谦
宿雨清秋霁景澄,广亭高树向晨兴。
烟横博望乘槎水①,日上文王避雨陵②。
孤棹夷犹期独往,曲阑愁绝每长凭。
思乡怀古多伤别,况此哀吟意不胜。
[注]①槎水,传说汉武帝曾令张骞(后封博望侯)寻查黄河源。张骞乘槎顺河直达天河。②避雨陵,指殽山北陵。殽山中间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传说周文王曾在此避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4.首联写早晨起床后看到雨收天霁、庭广树高,衬托出诗人郁闷的心情。
B.“孤掉夷犹期独往”,虽有迟疑,但孤舟尚且期望独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思乡怀古的无限苦闷。
C.“况此哀吟”,表达了诗人在思乡、怀古、伤别之外,面对清秋又生出悲情。
D.全诗前实后虚,前四句叙河亭临览所见之景,后四句述临览所生之情。
15.“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一联多受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題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
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2)荀子《劝学》中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的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欢乐场景描写,揭示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现象。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
2018年6月5日21时07分,风云二号H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H星是我国第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最后一颗,计划经4个月在轨测试后轨道向西调整,定点于东经79度的赤道上空,有助于提高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
经过40多年发展,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取得了________的成就。( ),我国已成功发射了17颗气象卫星,有8颗卫星在轨送行,形成了风云一号、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和风云二号、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大系列,并实现了升级换代。风云气象卫星己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气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综合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目前形成了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与欧、美气象卫星__________的局面。
总体来讲,我国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些是距,但是风云二号卫星有我们的特色,正在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500多家用户提供服务。在许多地方令世界同行 _______,所以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 __________的。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助于提高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
B.有助于完善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技术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天气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水平。
C.有助于提高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
D.有助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监测服务,并提高我国天气系统上游地区的监测能力。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曾几何时,算上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H星
B.算上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H星,曾几何时
C.到目前为止,算上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H星
D.算上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H星,到目前为止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引人注目 三足鼎立 自惭形秽 实至名归
B.令人瞩目 三足鼎立 刮目相看 当之无愧
C.引人注目 旗鼓相当 自惭形秽 实至名归
D.令人瞩目 旗鼓相当 刮目相看 当之无愧
20.长江中学2009届学生将举行ー次毕业十周年纪念会,班长将作为学生代表在聚会上作书面发言,下面是他发言稿的部分内容,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十年之后,我们终于拨冗回到了母校。当年各位老师对我们关爱有加,那时我总是迟到,老师却没有骂娘,而是给我写了一幅字,至今我还惠存在家。现在我的工作还算人模狗样,大家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21.下面是某公司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图。试把这个图表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毒舌”来了,不仅来得快,而且多。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曾经人人厌弃的“毒舌”,如今成了网红,成了诸多综艺节目的卖点。?
材料二:我们生活在虚伪中太久,人们普遍患上了人际关系真相匮乏症。励志书、鸡汤文、温情的电视剧、人与人之间过多的客套……这些很有必要,但多到让人窒息,就需要毒舌来刺破沉闷的空气,打开一扇窗子。?——《南方周末》?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抄袭,不套作。不少于800字。?
注:金星曾骂黄子韬:“有些小鲜肉,一没有成熟的才艺,二没有起码的德行,H姓小鲜肉完美地继承了这两点,他自己那么在意发型,因为除了发型他一无所有。去了韩国就以为自己全宇宙最红了。”她经常骂娱乐圈,揭丑闻、内幕。骂得娱乐圈的人灰头土脸。
丰城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答案
语 文
1. D(孟子的时代还没有“五常”的提法,他只是提出了“四端说”。)
2. C(“‘五常’系统派生出儒家伦理规范”错,原文是“儒家的伦理规范有很多出自‘五
常’的系统或与之相关”。)
3. D(A项“五常”成为普适性道德原则的原因不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较为详细的解释阐
述”;B项“历来都因它的局限性而遭到质疑和批判”于文无据;C项“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错,原文中是说这样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4. C (“而‘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和个人情感”分析有误。小说倒数第三段“我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泪流下来了”,“我”是因那个奴颜婢膝的壮小伙子而落泪,是因街上“打倒帝国主义”的标语而感动落泪,这些都表现出了“我”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倾向。)
5.①在“我”问他有什么新闻时,不轻易发笑的他笑了笑,他为自己能教训欺负小孩子的壮小伙子而自豪,表明他天性善良;②他平时“最厌恶武侠小说“‘不要做什么武侠”,而当他看到壮小伙子欺负小孩子时能有侠义之举,这凸显了他打抱不平、正义勇敢的形象;③他没有说“中国人没希望”也没喝那一碗茶,就走了,而平时“中国人是无望的”是他批评的结束语,这异乎寻常的言行既揭示了他敢怒敢言、关心国事的一面,又反映出他从懦弱、沉沦走向觉醒的精神变化。(每点2分)
6.①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用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情节清晰紧凑;②生动刻画人物形象。张丙善良、勇敢、正义、从沉沦走向觉醒的市民形象,打小孩的壮小伙子卑躬屈膝、欺压同胞的洋奴形象,通过“我”与张丙的对话得以凸显;③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小说中人物的对话将真实情景再现,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④点明小说时代主题。小说结尾点出“五九”,借人物之口表现“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主题。(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7.D(“美国受贸易战的影响超过中国”错,材料中并未提及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且未比较对谁影响更大,故该理解于文无据;“贸易保护主义者终将是输家”错,材料四的相关表述为“贸易战中没有赢家”。)
8.D (“让美国的企业欢欣鼓舞”错,欢欣鼓舞的只是“钢铁等少数行业”,相关信息见材料四。):Zxxk.Com]
9.①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遭到破坏:②中美双方相关企业会受到巨大影响,使美国自己更痛苦:③将对其他国家经济产生不可忽 视的负面影响,危及全球经济。(每点2分)
10.C
11.A(乞归、乞骸骨和致仕都是请求回家或退休的意思,并没有表达奉养父母之意。)
12.C(“都不肯接受”错,文中说的是接受了但封存起来没有使用。)
13.(1)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到这时温叟又任此职,当时人都认为刘家
很荣耀。(“尝” “至是” “荣”各1分,“仕后唐”介宾结构后置1分,句意1分)
(2)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清操”
“录” “庶” “劝”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为人厚重方正,举动遵循礼法。其父刘岳,任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就能写文章,擅长楷书、隶书书法。清泰年间,任左拾遗。因母亲年老请求归家养老,改任监察御史。后晋初年,入朝任主客员外郎。后晋少帝兼任开封府尹时,上奏推荐他为巡官,任命他掌管文翰。少帝即皇帝位后,授任他为刑部郎中,赐金紫朝衣。当初,刘岳在后唐任职,曾经官居内署,刭这时溢叟又任此职,当时人都认为刘家很荣耀。
后周初年,升任礼部侍郎、知贡举,录取进士十六名。有人向皇帝诬陷他们,皇帝发怒,废除了其中十二人,把温叟贬任为太子詹事,温叟实际上并无私心,后来几年,那些被罢免的人又相继考中。建隆元年,任衡史中丞。遣母丧,退居西洛,不久恢复本官,建隆三年,兼任判吏部铨。一天晚上回家从宫前走过,太祖正与中黄门数人偶然登明德门西楼,温叟的前导人员偷偷地知道了,告诉了他。温叟下令像平常过皇宫那样传呼。第二天请求朝见时,温叟说:“人主在不该登楼时登楼,则近臣都希望得到恩赐和宽恕,京城众军也希望得到赏赐。我之所以呵道而过,是想向人暗示你不是时候不会登楼啊。” 太祖认为他做的对。
御史府旧例,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就以罚款补充。温叟厌恶罚款之名而不取用。开宝四年染病,太祖知道他贫穷,到他家里赏赐器币,几个月后去世,终年六十三岁。
太宗在任晋王时,听说他清廉贫苦,派人送给他钱五百千,温叟接受下来,存放在厅西舍房中,并让府吏封缄后复加印记再走。第二年重午节,又派人送去角黍、执扇,所派的人正好是去年送钱的人,看见西舍封记还在,回来后告诉太宗。太宗说:“我的钱尚且不用,何况其他人的钱呢?过去他接受了,是不想拒绝我;现在一年了都不打开,他的坚持节操更加明显啊。” 命里官人用车载回官邸。这年秋天,太宗在后苑侍奉太祖用宴,在谈论当世有名的清节之士时,详细讲述了刘温叟以前的事情,太祖再三叹赏。
雍熙初年,他的儿子刘炤被罢免徐州观察推官等待铨选,因为家贫到朝廷(登闻鼓)请求审查自己的资历和劳绩。等到皇帝诏见时,太宗问他是谁的儿子。回答是刘温叟(的儿子)。太宗很悲伤,召宰相来谈他(刘炤)的事,并且说当今大臣很少能有比得上他(刘温叟)的了。于是问他:“刘炤应当充任什么官?” 宰相说:“免除待选作为厚恩。” 太宗说:“他的父亲有清廉的节操,录用他的儿子入朝做官,是希望能够表示劝勉。” 提升刘炤为太子右赞善大夫。刘温叟的另两个儿子刘炳、刘烨都考中进士。
14.A “衬托出诗人郁闷的心情”分析不当。首联写的是因为有心事而睡不着,早起后看到雨后的这此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张本。
15.①张骞乘槎的黄河之水被烟雾阻断,阳光照在文王曾经避雨的殽山北陵;②寓情于景。流连难返的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诗人的思乡望归之情;③用典贴切。用了张骞、文王的典故,怀古伤今,抒发了建功立业的愿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诗属于羁旅之作。蒲津,古黄河津渡名。一称蒲坂津,以东岸在蒲坂得名;蒲坂即今山西永济西蒲州。
首联交代不知夜来思虑何事早早起床,披衣下床,开户直视,见雨又收,天又霁,庭又广,树又高。颔联中,“烟横”“日上”,承上联写起得很早,且“有对此茫茫、百端交集之感”。“博望乘槎”“文王避雨”,运用典故,抒写诗人思乡怀古及建功立业的愿望。有论者认为,诗人既能驾轻就熟地运用典故,具有厚重的历史感;而且可贵的是,又能将语言玩转如弹丸,清透而圆转,浅近通俗。颈联中,孤舟为何“期独往”?古人认为,言思乡,一宜往也;怀古,二宜往也;伤别,三又宜往也。似要离开,又离不开,犹豫不决,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苦闷。与此对举,曲栏长凭,古人认为,言思乡于此凭也,怀古于此凭也,伤别又于此凭也。如许清秋,每日长凭,愁绝之至!尾联点出自己的情感之外,又加“况此哀吟”,此便是思乡、怀古、伤别外,自寻出第四件苦事。
16.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17.C(A搭配不当。“提高”与“服务”不能搭配。B搭配不当。“提供”与“水平”不能搭配。D.不合逻辑。应先陈述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再陈述对“沿线国家”的影响。)
18.D ( A.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强调过去。根据文意,在时间上强调的是“到目前为止”;在对象上强调的是“本次发射的风云二号H星”,强调对象应该前置。故错误。B.“曾几何时”强调过去。故错误。C.强调对象置后,故错误。)
19.B 令人瞩目:引起众人的关注。引人注目:引起人们的注意或重视。“令人瞩目”和“引人注目”都有“注视”的意思,但“引人注目”强调吸引人们的注意,“令人瞩目”强调因事物的重要性、特殊性、影响力等特征引起关注,带有较强的主观感彩。根据语境,此处应填“令人瞩目”。三足鼎立:像鼎的三条腿那样站立着,比喻三方面的势力对時。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根据语境,此处应填“三足鼎立”。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慚形秽:原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根据“总体来讲,我国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些差距”的语境,此处应填“刮目相看”。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评价、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根据语境,此处应填“当之无愧”。)
20.①拨冗 抽空 ②骂娘 训人③惠存 保存 ④人模狗样 小有成就⑤鼎力 尽力 (每处1分)(①“拨冗”(指对方)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不能用于自己,可改为“抽空”。②“骂娘”为粗俗用语,应改为“训人”.③“惠存”是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应改为“保存”。④“人模狗样”形容举止、形象不像样的人,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含讥讽或诙谐意), 可改为“小有成就”。⑤“鼎力”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应改为“尽力”。
21.某公司物资订货的业务流程:仓库提供缺货通知单,采购员发现缺货后,查阅订货合同,若已订货,向供货商发出催货通知单,否则,填写订货单交供货商。供货商发出货物后,立即向采购员发出取货通知单。
9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