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第四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李贽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出现的背景 2、主张 3、评价⑴程朱理学 —— 思想因循守旧⑵商品经济 —— 社会风尚变化⑶士人 —— 冲破束缚、追求个性、发展经济⑴批判理学,否定孔孟学说和“四书五经”的权威⑵批判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⑶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天理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主张
2、影响与作用第五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⑴思想上:经世致用,求真务实⑵经济上:“工商皆本”(3)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限制君权
(1)开实事求是,博学考据之风(2)强烈冲击君主专制,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示思维步步高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
波澜壮阔的景象?
自言自语就批判思想,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小结巩固练习1、明末清初产生民主思想的根本原因是( )
A、抗清斗争的高涨
B、对文字狱的抗争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D2、明清时代进步思想家李贽、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思想的共同点是( )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巩固练习A3、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巩固练习A4、《明夷待访录》中记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 )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巩固练习B5、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巩固练习A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
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晋江人,回族。祖辈世代经商,少年求学,26岁中举。从30 – 54岁,先后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国家学府教师)、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云南姚安知府等职。在二十多年的官场生活中,不与腐败的官僚同流合污,集中精力于研究学问和讲学活动,常与上司抵触。辞官后,先在湖北黄安居住三年,后来隐居麻城龙湖芝佛院,在那里住了近二十年,专心从事讲学和著述。由于其言论著作,猛烈抨击了纲常礼教和孔孟,统治阶级把他视为“洪水猛兽”,屡次加以迫害。万历二十八年(1600),反动势力纠集流氓打手,以“维持风化”为名,拆毁芝佛院,将他驱逐出境。三十年(1602),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把他逮捕下狱,并下令禁毁他的著作。当时李贽已76岁,病得很严重,听说明政府还要把他押回福建原籍,就在狱中自刎而死。李贽著作很多,重要的有《焚书》、《藏书》、《续焚书》、《续藏书》等,明清两朝均被列为禁书。 李贽生平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可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