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函数
第1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
考点知识清单
考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位置确定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位置一般需要①____________个数据
概念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②______________且具有公共原点的数轴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对应
关系
③__________________和平面内的点一一对应.
点P(a,b)到x轴的距离等于|b|,到y轴的距离等于④_______
考点二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
1.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第一象限(+,+);第二象限⑤_________;第三象限⑥_________;第四象限(+,-)。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⑦__________。
3.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⑧__________相同。
【温馨提示】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考点三 平移与对称
对称点
P(a,b)
关于x轴对称点P’的坐标
P’⑨_________
关于y轴对称点P’的坐标
P’⑩_________
关于原点对称点P’的坐标
P’(-a,-b)
点平移后坐标的特征
将点P(a,b)向右(或向左)平移k(k>0)个单位,得对应点的坐标为(a+k,b)[或(a-k,b)];将点P(a,b)向上(或向下)平移k(k>0)个单位,得对应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对称点的坐标特征,若关于横轴对称则横坐标不变,若关于纵轴对称则纵坐标不变,另外的一个则要变号;若关于原点对称则横、纵坐标都变号.可简单地记为:关于谁对称谁不变,另一个变号;关于原点对称都变号。
考点四 函数及其图象
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称y是x的函数
函数的图象
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
函数的表示方法
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
描点法画函数图象:列表、描点、?___________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函数解析式是整式型,自变量取全体实数;
(2)函数解析式是分式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
(3)函数解析式是二次根式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_______0的实数;
(4)实际问题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题型归类探究
类型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征(高频点)
【典例1】(2017·贵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3,4-2m)不可能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思路导引】象限中的点坐标不可能为0,故可根据点P的横坐标是正数与负数时,分情况讨论点P的位置,进而得到结论。
【自主解答】
【规律总结】1.根据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建立不等式(组)或方程(组),把点的坐标问题转化为不等式(组)或方程(组)的问题。
2.关于横轴(或纵轴)对称,则横坐标(或纵坐标)不变,纵坐标(或横坐标)变号;关于原点对称,则横、纵坐标都变号。
【变式训练】
1.(1)(2018·贵港)若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m+n的值是( )
A.-5 B.-3 C.3 D.1
(2)(2018·大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a,3),点B的坐标是(4,b),若点A与点B关于原点O对称,则ab=______________。
类型二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易错点)
【典例2】(2018·荆门)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1 D.x≤1
【思路导引】由自变量x在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与分母中,可得x-1≥0,1-x≠0,综上即可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自主解答】
【方法技巧】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首先看解析式是否含有分母(分母不为0)、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零次幂(底数不为0),然后再求出满足条件的公共部分。
【变式训练】
2.(2017·齐齐哈尔)在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类型三 函数的图象(重难点)
【典例3】(2015·台州)图1中的摩天轮可抽象成个圆,圆上一点离地面的高度y(m)与旋转时间x(min)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根据图2填表:
x/min
0
3
6
8
12
…
Y/m
…
(2)变量y是x的函数吗?为什么?
(3)根据图中的信息,请写出摩天轮的直径
【思路导引】(1)直接结合图象写出有关点的纵坐标即可;(2)利用函数的定义直接判断即可;(3)最高点的纵坐标减去最低点的纵坐标即可求得摩天轮的半径。
【自主解答】
【方法技巧】解答函数图象问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弄清函数图象的横、纵坐标各代表的含义;
(2)观察函数所涉及的变量的变化规律,特别要抓住图象中的关键点(如起点、转折点或交点等),以及各线段的倾斜程度或函数增减性的变化规律。
【变式训练】
3.(2018·舟山)小红帮弟弟荡秋千如图1,秋千离地面的高度h(m)与摆动时间t(s)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1)根据函数的定义,请判断变量h是否为关于t的函数?
(2)结合图象回答:①当t=0.7s时,h的值是多少?并说明它的实际意义。
②秋千摆动第一个来回需多少时间?
中考真题回放
考点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
1.(2017·南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1,2) B.(-1,-2) C.(-1,2) D.(-2,1)
2.(2018·东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m-2,m+1)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2 C.-1<m<2 D.m>-1
3.(2016·滨州)如图,正五边形ABCDE放入某平面直角坐标系后,若顶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0,a),(-3,2),(b,m),(c,m),则点E的坐标是( )
A.(2,-3) B.(2,3) C.(3,2) D.(3,-2)
4.(2018·宿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3,-2)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2018·无锡)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4 B.x≠4 C.x≤-4 D.x≤4
6.(2018·绥化)若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且x≠0 B.X≠ C.X≤ D.X≠0
7.(2015·绥化)在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考点三 函数的图象
8.(2017·泸州)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 )
9.(2018·滨州)如果规定[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例如[2.3]=2,那么函数y=x-[x]的图象为( )
10.(2018·枣庄)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为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
11.(2017·青岛)A,B两地相距60km,甲、乙两人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图中l1,l2表示两人离A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的关系,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乙离开A地的距离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________(填l1或l2);甲的速度是______km/h;乙的速度是_________km/h。
(2)甲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恰好相距5km?
考点四 确定位置与点的规律探究
12.(2017·潍坊)小莹和小博士下棋,小莹执圆子,小博士执方子.如图,棋盘中心方子的位置用(-1,0)表示,右下角方子的位置用(0,-1)表示.小莹将第4枚圆子放入棋盘后,所有棋子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她放的位置是( )
A.(-2,0) B.(-1,1) C.(1,-2) D.(-1,-2)
13.(2018·潍坊)在平面内由极点、极轴和极径组成的坐标系叫做极坐标系.如图,在平面上取定一点O称为极点;从点O出发引一条射线Ox称为极轴;线段OP的长度称为极径。点P的极坐标就可以用线段OP的长度以及从Ox转动到OP的角度(规定逆时针方向转动角度为正)来确定,即P(3,60°)或P(3,- 300°)或P(3,420°)等,则点P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点Q的极坐标表示不正确的是( ).
A.Q(3,240°) B.Q(3,-120°) C.Q(3,600°) D.Q(3,-500°)
14.(2017·六盘水)已知A(-2,1),B(-6,0),若白棋A飞挂后,黑棋C尖顶,黑棋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15.(2018·威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的坐标为(1,2),以点O为圆心,以OA1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x于点B1,过B1点作B1A2∥y轴,交直线y=2x于点A2,以点O为圆心,以OA2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x于点B2;过点B2作B2A3∥y轴,交直线y=2x于点A3,以点O为圆心,以OA3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x于点B3;过B3点作B3A4∥y轴,交直线y=2x于点A4,以点O为圆心,以OA4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x于点B4,…按照如此规律进行下去,点B2018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型归类探究】
【典例1】
【自主解答】A 解析: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m-3>0,即m>3时,有4-2m<-2,此时点P在第四象限;
②当m-3<0,即m<3时,有4-2m>2,所以点P可以在第二或三象限,
综上所述,点P不可能在第一象限。
【变式训练】1.(1)D (2)12
【典例2】
【自主解答】B 解析:根据题意,得x-1≥0,且1-x≠0,解得x>1.
【变式训练】2. x≥-4且x≠0
【典例3】
【自主解答】解:(1)自左往右依次填:5,70,5,54,5.
(2)变量y是x的函数,因为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变量y是x的函。
(3)摩天轮的直径是70-5=65(m)。
【变式训练】3. 解:(1):对于每一个摆动时间t,都有一个唯的h的值与其对应,∴变量h是关于t的函数。
(2)①h=0.5m,它的实际意义是秋千摆动0.7s时,离地面的高度为0.5m。
②2.8 s
【中考真题回放】
1.A 2.C 3.C 4.(5,1) 5.B 6.A 7,x>-2且x≠2 8.C
9. A 解析: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分x为正整数,负整数两种情况进行验证,即可排除B,C,D,故选A。
10. 12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点P在BC上运动时,此时BP不断增大,由图象可知:点P从B向C运动时,BP的最大值为5,即BC=5,由于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此时BP最小,即BP⊥AC,BP=4,∴由勾股定理可知:PC=3,由于图象的曲线部分是轴对称图形,∴PA=3,∴AC=6,∴△ABC的面积为:×4×6=12.
11.解:(1)l2;30;20;
(2)方法1:(60-5-30X0.5)÷(30+20)+0.5=1.3(h);1.3+10÷(30+20)=1.5(h)。
即甲出发后1.3h或1.5h两人恰好相距5km。
方法2:设甲出发xh两人恰好相距5km。
由题意30x-20(x-0.5)+5=60或30x+20(x-0.5)-5=60. 解得x=1.3或1.5
答略.
方法3:由图可求出S1=-30t+60,S2=20t-10.由S1-S2=5,解得x=1.3;由S2-S1=5,解得x=1.5。
答略。
12.B
13.D 解析:因为点P与点Q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故点P只需再旋转180o就得到点Q。则P(3,60°)再按顺时针旋转180°得到Q(3,240o);或P(3,60o)按逆时针旋转180°得到Q(3,-120o)Q(3,240o)按顺时针旋转360°后回到原位置,故还可表示为Q(3,600o或Q(3,-120o)按逆时针再旋转360°后回到原位置,故还可表示为Q(3,-480o),故(3,-500°)是错误的。
14.(-1,1) 解析:根据A(-2,1),B(-6,0),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C的坐标为(-1,1)。
15.(22018,22017) 解析:点A1(1,2),∴OA1﹦OB1=,B1在直 线y=X上,∴B1(2,1),依此类推A2(2,4),B2(4,2),A3(4,8),B3(8,4),…,An(2n-1,2n)、Bn(2n,2n-1),故点B2018(22018,2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