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教学过程
一、揭题、猜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周长”。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
学情预设:学生说: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周就是四周,长就是长度,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
师问:“一周的长度”,对这个解释你能明白吗?你能再帮他解释一下吗?
教师边板书:一周的长度。边说:这只是我们的猜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
二、借助素材,逐步感悟、完善概念。
1、素材1:同学们说周长就是指一周的长度。请你们指一指数学封面一周的长度。(指给同桌看)
请一生指,师引;指的时候从哪里起就要回到那里结束,这才是一周。
全班级学生一起指一指。
2、素材2: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你能找出它某个面一周的长度吗?
3、素材的丰富3:老师给大家收集了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你能找出这些物体某个面一周的长度吗?
小结:回忆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物体某个面有一周的长度。)
师引:那“平面图形”有没有一周的长度呢?
4、素材的丰富4:这些平面图形中有没有一周的长度,如果有请你描一描。
小结:怎样的图形我们能找到他们一周的长度。(师板书:封闭图形)
观察黑板小结:刚才我们例举了许多物体和平面图形来研究周长,下面请同学们来告诉我什么是周长?(学生说教师补充板书:是它的周长。)
翻开书第41页,找到这句话,用线划出来读一读。
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很重要?
三、研究求周长的策略。
1、刚才我们认识了周长,假如想知道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有多长,你能想出办法吗?
请同学们拿出研究材料。2人小组合作
三角形:用尺量出三条边的长度,再相加。
正方形:用尺量出四条边的长度,再相加。(量一条边再乘四)
圆形:用绳子围,再拉直量出长度。(放直尺上滚)
月亮形:用绳子围,再拉直量。
2、归纳方法:刚才大家对一些图形或物体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能不能根据所用的方法将图形分类。(一类是有直边的图形用尺量,再把各边相加。一类是有曲边的图形用绳子围,再拉直测量。)
3、将曲边的图形用绳子围,再拉直。你发现了什么?(师放慢动作演示)
学情预设:原来是一跟线,一围就是一个平面图形。原来是一个平面图形,一拉直就是线段。(师引: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4、你觉得量出的周长应该用什么单位?为什么?
四、计算直边图形的周长。
1、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师引: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你会算,如果给你一个五边形,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八边形?十边形?你能不能概括一下,怎样求一个多边形的周长?(平面图形所有边的长度总和)
2、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
如果将这两个图形拼起来,你能计算他的周长吗?
小结: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指这外围一圈的长度。中间的线段,不计算在内。
3、拓展延伸:要计算他的周长,最少量几条边?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举出生活中应用周长知识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