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周长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教案周长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1 10:2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大家好!
???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周长的认识》。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一开始就呈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树叶、国旗、课本、钟面等实物和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提出:“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具体事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给定的图形去观察、操作,量一量、算一算,实际动手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还要求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二、说 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思
考的习惯,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说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正确理解周长的含义。充分运用直观手段,特别是加强教具演示及学具操作,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的几何初步知识则是本节课的关键。
四、说教法
  1)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
  2) 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形成。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首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节日到了,制作贺卡,出示各种形状,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感知并抽象出周长的概念。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图形探究求周长的策略,进一步巩固周长的概念,为下节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国庆节快到了,你们开心吗?有哪些事情值得开心?哇,想起来感觉真不错。那这节课我们来做几张卡片,表达表达高兴的心情,愿意吗?
(1) 感知周长
出示做好的贺卡,这是我做的祝你们国庆快乐的贺卡。你们喜欢什么图形来做贺卡?
(2) 巩固周长概念
你愿意举着自己喜欢的图形,大声告诉别人它的周长在哪里吗?生演示,指出周长在哪里。
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在合作、探究中悟出周长概念
为了让学生掌握周长含义中的几个要素:“一周”“一周的长度”“封闭图形”,我设计儿童喜爱的童话例题,并依题中情境的展开、交换提出三个层次的数学问题:
① 一周是什么意思?我利用动态课件创设3只卡通小动物绕着规则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树叶)行走一周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3只小动物行走的路径,感受“一周”“一圈”的含义
② 周长指的是什么?
(1)学具盒面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知道它的周长有多长吗?想办法算一算。  交流算法。(2)三角尺的周长在哪里,你能算一算吗?(3)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出树叶的周长在哪里吗?想办法算出树叶的周长。通过指一指、走一走、学生交流等,理解“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③什么是封闭图形?
通过观察一组图形的特征,直观地理解“封闭图形”的含义。?
在设计时,将学生分成4人学习小组,同组异质: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想一想,围一围,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淀,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努力营造协作互动、自主探究、议论纷纷的课堂教学氛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得以发展。
3、拓展延伸,运用周长
教学“试一试” 巩固练习
  ①先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然后交流是怎样计算的。
  ②做想想做做第2题沿着图形的边描出一周的边线,增强对周长的理解。
  ③做想想做做第4题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图形的周长。然后交流算法.
4、课堂评价——在做中体现。
??? 新课标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在最后我让学生给自己本节课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
5、布置作业:完成P46第1、2、3题。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们只把周长的概念板书了下来。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附: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围成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