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曲折发展青田温溪高级中学 夏体伟专题二06.12.27184018601870188018901900191019201850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你从图中获得有关民族工业发展什么信息?1930100200300400500600700厂家年代产 生 :19世纪60、70年代初步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短暂春天 : 一战期间短暂发展 : 抗战前夕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巨大打击 : 国民党统治后期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请你阅读课文,说出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状况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是________
( 3)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有没有变化?
(4)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请思考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结构(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的特点: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2)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
(3)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4)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着商品经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发展缓慢,中国近代落后于人的主要原因之一。
(5)鸦片战争前中国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解体原因鸦片战争前商品经济的发展(内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外因) 1、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有一定发展2、对小农经济起很大瓦解作用,一方面消弱农村自然经济基础,破坏农村家庭手工业;另一 方面又促进城乡商品交流发展.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 发生重大变化思考这里的变化指什么呢?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
自给自足的家庭手工业和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据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村家庭手工业破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换的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洋行大量增加
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资金民族资本主义兴起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的变动二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原因封建 社会内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途径(一) 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二) 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典型企业1866方举赞
孙英德上海发昌机器厂1873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特点:影响: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分布在沿海地区(通商口岸)资产阶级产生出现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有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产阶级特点:革命性 、妥协性—双重性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规模小资金少软弱妥协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原因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设厂自救” “实业救国”的主张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一个高潮表现张謇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荣宗敬
荣德生江苏无锡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 刘懋赏
冯济川山西保晋矿务公司特点:影响:绝大部分是轻工业,重工业很少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内地很少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及中共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张 謇( 1853一 1926),中国近代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清末状元,他一生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等近20个企业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呼吁 “实业救国” 。周学熙(1866-1947)安徽人,袁世凯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在当时,他与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荣宗敬(1873-1938) 兄弟两人决定寻找时机, 专注于发展实业。……荣德生(1875-1952)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分别于13和14岁到上海当学徒白手起家。 1896年与人合资4500元创办广生钱庄,1903年与人合资3万元创办了保兴面粉厂,有了一些积蓄。课 堂 巩 固 1、中国近代企业的创业,相对集中( )
A、通商口岸 B、长江中下游一带
C、京津地区 D、珠江三角洲
2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
A、封建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方式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AA3、甲午战争以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
C、清政府放宽了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
4、下列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表述正确的是( )
(1)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
(2)消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3)促进了城乡商品交流的发展
(4)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自然经济破坏
A、 (1)(2)(3) B 、(2)(3)(4)
C 、(1)(2)(4) D、 (1)(2)(3)(4)CD阅读下列材料: 至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矧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地为硗确,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必抛,衣食无处,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请回答:材料中“各国通商之初”,武夷北苑农民,为什么争相种茶?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合现实,从中应当吸取什么教训?答案: ( 1 ) 外商大量收购茶叶(2)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印度等处茶叶的竞争
掠夺性的开发(3)教训:不应盲目扩大生产
注意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