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作用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作用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2-11 09:3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嘿~有点甜呢
O(∩_∩)O一、提出问题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吗?二、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



都有关
★1.牙齿的咀嚼★2.舌的搅拌★3.唾液的分泌实验原理: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2.淀粉分解形成麦芽糖。
3.淀粉遇碘变蓝三、制定计划1.控制变量唯一2.设置对照实验探究实验的关键点材料用具新鲜馒头、试管(三支)、试管架、大烧杯(三个)、滴管、滴瓶、温度计、培养皿、镊子、碘液、小刀、纸槽、量筒、凉开水、热水。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小块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37℃ 的温水中加热 5—10分钟分别滴加2滴碘液1 2 3制定计划1号和2号试管振荡摇匀讨论和完善计划1.为什么三块馒头要相同?
2.三支试管为什么放在37℃的温水中?为什么还需要5—10分钟后取出?
四、实施计划 处理馒头取唾液五、观察和记录馒头碎屑馒头碎屑馒头小块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37℃ 的温水中加热 5—10分钟分别滴加2滴碘液不变蓝变蓝部分变蓝1 2 31号和2号试管振荡摇匀
思考1号试管中遇碘 ,因为__________
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 。 2号试管中淀粉遇碘 ,因为清水没有_____ 作用。3号试管中遇碘部分变蓝,因为 将馒头中的部分淀粉分解成 。现象及原因:123六、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
______的咀嚼
———的搅拌
______的分泌
都有关系唾液舌牙齿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
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分解?1.馒头碎屑与唾液混合得是否充分,实验装置保持37 ℃左右的时间是否足够长等,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2. 牙齿能切碎和磨碎食物。
舌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唾液能使淀粉开始发生变化。
3.口腔中唾液里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材料用具讨论和
完善计划观察和记录作出假设
实施计划
实验原理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吗?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 关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归纳总结实验装置巩固检测1.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B2.下表为小明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
(1)实验中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在该实验中,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_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设计1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不变蓝变蓝麦芽糖对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