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 说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四边形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2014秋) 说课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2-11 10:1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今天我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单元《四边形》的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所以,要落实好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中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因此,本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是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的特点;例二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我觉得教材这样的编排符合中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我作了课前调查,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四边形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不十分清晰,而且不同学生的认识存在差异,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只是直观上理解,还不能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知和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够正确区分和辨认四边形并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探索数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经过初步分析,我认为本课时的重点是:掌握四边形的特征。
难点是通过对四边形的分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我尽量运用直观的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所以教法的选择以直观演示法、实验操作法、情景教学法为主。
(二)学法
托夫勒有句名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始终贯彻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学习方法1、动手操作的方法。通过分一分,围一围等活动,认识四边形及其特征。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如在合作中分类出不同的四边形。3、观察比较法。通过观察主题图和图形,找出四边形,再通过分类等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五、说教思路: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情境中发现的图形,能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生活与数学的外延重合,学生兴趣盎然,不仅从整体上感知了生活的几何图形,而且产生了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同时,四边形作为几何图形之一,又渗透了集合的数学思想.
(二)自主探究,认识四边形
在这一环节之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做一个四边形初步感知四边形的特征,通过从多个图形中找四边形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 三、动手操作,探究特点
通过把各种四边形分类,加深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四边形的认识. 其中把长方形、正方形分为一类,其它图形分为一类进行的分类方法进行重点研究,解决本课的难点“进一步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四、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在这里我设计了两道习题一道是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四边形特点的掌握情况。另一道题是剪一下把图形变成四边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想法剪出四边形,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