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必修)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
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其间包含着殉身无悔的执着和坚韧、追求理想的政治和社会的人生态度。
该作品是
A. 《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
3.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 “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还主张
A?兼相爱,交相利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 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
A. 篆书 B.隶书 C.楷书 D. 行书
5. 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根本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来;如果说他"卖国”,那他根本就不是人了。这种观念最早被中国人
普遍接受是在
A.秦朝 B.汉初 C.宋代 D.民国
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造纸术与火药 B.指南针与印刷术
C.火药与指南针 D.印刷术与造纸术
7.《大明令?户令》规定:“凡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
问妻妾婢生,上依子数均分……”该规定沿袭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8.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
这类官员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9. 陈旭麓评价某场战争时说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
近代化的敌人。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D.北伐战争
10?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到美国“邦长"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
公议决定。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
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这反映出洪仁玕
A.表达了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B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以振兴天国
C体现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D.意图通过改革来加强中央权力
11. 史学家唐德刚说,这次战役“从全盘战局看,日本联合舰队虽没达成'聚歼'中国北洋舰
队的目的,却为下一步实施登陆辽东半岛创造了条件” 。这次战役造成的危害是
A.北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B.日本海军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C.日军屠杀中国旅顺居民 D.日本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12. 鸦片战争以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到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发展历程是
A.中体西用——开眼看世 一维新变法
B 开眼看世 —一维新变法——中体西用
C.开眼看世——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D.维新变法——民主共和——开眼看世界
13.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
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该民
谣相关的历史事件促成
A.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 B.武昌起义的爆发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14. 中国代表团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就要不要签字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谈话内
容。据此推断这个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5「在我们与东北军对峙的数百里西北战场上,白天是彼此对立的敌对双方,晚上却是互相
友好往来、要求抗日救亡的好朋友。从东北军的碉堡中,经常可以听到'打回老家去!'
的歌声,以及断续的呜咽声与激昂的咒骂声。材料中的“我们”应该是
A?讨伐张作霖的国民革命军 B.经历长征之后的工农红军
C.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 D.辽沈战场上的人民解放军
16. 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
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一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
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
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 B.太原会战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
17. 右图截取自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将军(1916?2011)回忆
录的目录,其中一到七章主要记述了将军自13岁投身革命至
建国前夕的奋斗历程。下列选项符合刘华清将军在相对应的章
节中的经历的是
A. 参加南昌起义,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
B. 改编为八路军,在敌人的后方坚持抗战
C. 参加战略反攻,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D. 指挥渡江战役,社会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8. 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政治制度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外,还有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一国两制”方针④普遍推行村民自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 1977年,邓小平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
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
采取的举措是
A.开展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颁布《义务教育法》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植入城市和人们的家里,迫使哲学思考人
生与道德,善与恶这位哲学家是
A.伯利克里 B.苏格拉底 C.普罗泰格拉 D.康德
21. 《全球通史》中指出:“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利克里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做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材料反映
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
①直接民主 ②轮番而治 ③比例代表制 ④差额选举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该历史学家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因为文艺复兴运动
A.使罗马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B.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C.把人性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D.促进民主法治思想的发展
23. 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
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由此可以推知,
马丁?路德主张
A.教会由世俗政权接管 B.《圣经》由教会解释
C.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D.世俗政权高于教会
24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
五尺来髙,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
反映了伏尔泰
A.认为人类应勇于打破自然规律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
C.借助自然科学来论证理性主义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
25. 关于下图反映的四股思潮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一和图四对旧文化的态度完全相同
B. 图二是图一反映的思潮的发展和深化
C. 图二、三分别代表反动和进步的思潮
D. 四幅图片所反映的思潮互为因果关系
26. 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得
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
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 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
C.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27.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在发电机的理论奠基、发电机制造、电器发明等三个关键环节具
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依次是
A.瓦特→莱特兄弟→史蒂芬孙 B.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
C.法拉第→西门子→爱迪生 D.但丁 →彼特拉克→薄伽丘
28. 右图中所示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②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③ 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④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29. 《冷战风云》中写道/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
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和缓和的交替中进行
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下列事件中“充满了火药
味”的是
A.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朝鲜战争的爆发
30右图是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所表达的本
质问题是
A. 发展中国家合力抗衡发达国家干涉和侵略
B. 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是世界局势动荡的主因
C.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D. 中东地区战乱频繁,局势长期动荡不稳定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 ,错误的涂“B” 。(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 蔡元培在一幅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孙中山。
32. 1918年11月,李大钊在一次演讲中说:“这回战胜的,……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演
讲中“新纪元的世界改造”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33.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其中,推动10多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事件是尼克松访华。
34. 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平民利益的维护。
35. 下图所示的是俄国画家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完成的代表作,该作品属于现实主义画作。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6. (10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挺立潮头,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
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收起义》
材料二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战端初启时,日本统治阶层认为只消一个月日军便可“凯旋班师”,但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直接推动,中国出现了抗日救亡的高潮并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是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使日本法西
斯企图迅速征服申国的狂妄野心彻底破产了。
一 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
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的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 °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 摘编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霹雳一声暴动”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怎样的道
路?(3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旗帜、推动者及其作用。(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中所提及重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2)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中国共产党能够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2分)
37. (10分)近代以来,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逐渐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 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二 美国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议员都由选举产生。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摘编自1787年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英国“能够保证工业革命的发生”的“旧制度”是什么? 19世纪30
年代为防止被“淘汰”,对它又进行了怎样的改革?(3分)
(2)材料二体现了 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该宪法有何积极作用?(5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英美的制度演进中可以获取怎样的启示?(2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部分1题,10分)。
38(10分)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将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秦朝在中央实行何种政治制度?秦朝通过哪一制度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2分)
⑵ 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进行了重大变革,请指出该制度并概述其历史影响。(3分)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请列举史实加以说明。(3分)
(4)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体现出哪些特点? (2分)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高二历史(必修)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1—5:CDBDC 6—10:DBDAD 11—15:BCBAB
16—20:CBABB 21—25:ACDCB 26—30:ACDDB
二、判断题:
31—35:ABABA
三、材料解析题:
36. (1)事件:秋收起义。(1 分)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2 分)
(2)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 分)
推动者:中国共产党。(1 分)
作用: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破产(学生如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亦可得分)。( 1
分)
(3)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1 分)
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1 分)
(4)经验:坚持武装斗争;立足实际,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统一战线。(1
点 1 分,任意 2 点得 2 分)
37. (1)制度:君主立宪制。(1 分)
改革:1832 年进行了议会选举改革,( 1 分)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1 分)
(2)原则:三权分立(或权力制约与平衡);(1 分)民主。(1 分)
积极作用: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性质);(1分)②体现了三权分
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体现了民主精
神);(1分)③调和了各方面的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分)
(3) 启示:制度需因时而变;(1 分)制度应依据国情适时调整。(1 分)
四、问答题:
38. ( 1 )中央:三公九卿制。 ( 1分)
地方:郡县制。(1分)
( 2)制度:行省制。( 1 分)
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分)中国省制的开端。(1分)
( 3 )列举:废除丞相制度、( 1分)设立内阁、( 1分)设置军机处。 ( 1分)
(4) 特点: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1 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强化。(1 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