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解题技巧[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三历史复习解题技巧[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07-03-15 20: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历史复习方法
和解题技巧教你一招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我们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在的时代去看,看他的 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当时时代发展的潮流;
2、看他的行为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帮助;
3、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人们的道德标准。能力运用题评价俾斯麦。提示:1、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
2、他的行为对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否有帮助?
3、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人们的道德标准?评价克伦威尔。提示:1、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当时社会发展?
2、他的行为对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否有帮助?
3、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当时人们的道德标准? 拿破仑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关于他有许多的议论,如: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一个英雄,或是一个战争的罪犯,是个暴君等贬褒不一。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他呢? 如何评价林肯?延展题你要学习林肯的哪些品质? 置身于当今时局,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将如何对待当今的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材料解析题解题的
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解题通常有三个环节:读、找、答。 (一)读:解题的基础
1.一般情况下,应读两遍。第一遍粗读,浏览,了解大意。主要任务有两个,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2.审读设问,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将材料读懂、读透。 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导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一些说明性文字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背景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有时能起到“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效。 (二)找:解题的关键
(说明: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找”与“读”往往是一致的,不需要将两者截然分开。) 1.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中心。即使有些材料解析题的一些材料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尽管材料解析题具有“新材料、新情况、新问题”的特点,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材料解析题是“史论结合”的典型题目。读材料是为了回答设问,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因为“论从史出”,结论要从对材料的理解、发掘、升华中得出。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一定是从材料出发的。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在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时,领会命题者采用这些材料的意图至关重要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1.组织答案时注意的问题;
(1)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2)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 (3)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 。(4)要认真书写。 2.各种类型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1)递进式材料题。答好第一问是解题的关键。答对了第一问,其它问会迎刃而解。因此,答第一问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多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准确。 (2)归纳式材料题。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于解题的信息找全。可采用划分段落的办法:先分析材料,长材料分成几段别找出各段段意;短材料分句,找出各句的含义,这样层层分析,有助于将材的有效信息全部提取出来。能力运用题材料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一方面由于无产阶级不满情绪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力量的壮大,产业革命,便孕育着一个有无耻合乎来进行的社会革命。
——恩格斯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1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3、中国近代的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与上述事件有直接联系?(1分)读:1、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2、带问题读材料找:1、找材料间的联系
2、找材料与教材 的相似点
3、找材料与问题的相关点答案;
1、工业革命
2、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说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3、1840年鸦片战争法令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都可以从1863年1月1日起,申请登记不超过四分之一平方英里尚未分配给私人的公有土地,每一英亩只须缴付1.25美元的价款。第一,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1、法令名称
2、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
3、有什么历史作用
……随堂作业1、“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演说和多数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只能用铁和血来解决。”
——俾斯麦(1)俾斯麦是什么人?人们把他推行的政策称做什么?
(2)为统一德意志,他发动了哪些战争?结果怎样?2、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杀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1)这是古代什么地方的法律条文?
(2)它们说明 了什么样的社会关系?3、“诸位回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件事?
(2)农民是怎样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的?
(3)这一事件的性质是什么?4、材料一: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 村落现在变成了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农民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
材料二:“美洲金银被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些……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猜一猜人物篇伽利略富尔顿查理一世米开朗琪罗伏尔泰恩格斯牛 顿亚里士多德彼得大帝希伯来人斯巴达克莎士比亚玻利瓦尔加富尔马克.吐温林 肯法拉第居里夫人克伦威尔路易十六史蒂芬逊卢 梭事件篇文艺复兴大陆会议攻占巴士底狱大化改新工业革命人文主义新航路开辟三级会议明治维新普法战争美国内战圈地运动欧洲工人三大运动铁血政策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