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12 08:0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入第5页的答题框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
A.《尼布楚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南京条约》签订
2.1900年,当人类跨入20世纪门槛的时候,新世纪的曙光并未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的喜悦。相反,给每一个中国人留下了无法忘记的民族创痛:这一年,发生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下列侵华战争中,曾攻占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这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巨额赔陪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岀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台中国的工具
5.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技术人才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6.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选出来(  )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李鸿章
7.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与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有一张毕业证书照片,其书写文字为:“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证书的学校应是(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北京大学 D.黄埔军校
9.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这主要是因为井冈山(  )
A.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是北伐战争的主战场
D.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10.“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最适宜放在(  )
A.人民英雄纪念碑
B.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淮海战役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11.“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七七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12.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评价是(  )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③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④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下列图片中与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关的是(  )

A.嘉兴南湖游船    B.八一建军节 C.革命摇篮井冈山  D.中共七大会场
14.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5.电视连续剧《潜伏》中主人余则成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概括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主动撤出退而取得了战争胜利的典型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延安 C.沈阳 D.南京
16.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这说明国民党(  )
A.内战是真,和谈是假
B.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根本不把中共放在眼里
D.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17.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期间
C.“一战”期间 D.抗战时期
18.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9.《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 浪潮,很快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后,它被确定为代国歌,后来被确定为国歌.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  )
A.田汉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20.我国当代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6分,共30分)
21.(14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兄弟齐心】
材料一:孙中山一生主张共同奋斗救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完成国民荜命的使命。
﹣﹣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主张国共合作的原因。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取得了什么成就?
【兄弟反目】
材料二:1927年4月清晨,上海流氓头子黄金荣、杜月笙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材料三:一声巨响,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铁轨被炸毁……日本侵略军有预谋的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2)结合材料二,说出1927年4月以后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3)国共关系的变化使得日本趁虚而入,结合材料三说出日本制造了哪一侵华事变?这一事件的发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同仇敌忾】
材料四:毛澤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材料五: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4)列举材料四中所说的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及指挥者。(注:这里的抗战指全民族抗战)
(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烽火再起】
材料六:1946年6月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6)材料六中的“双十协定”是哪一谈判取得的成果?全面内战结束后,哪一地区再次与大陆分离?
【未来可期】
材料七:2015年11月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习近平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握手时间长达一分多钟。这是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跨越了台湾海峡的一次握手。
(7)综合以上材料,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得出什么启示?当今国共两党领导人再次握手有什么重大意义?
22.(10分)下面是一节专题复习课,请你一起参与进来。
(1)【巧用表格,夯实基础】老师指导同学们将知识点列表归纳,请你把相关内容对应序号填在空格内。
战争(事件)和人物
历史事件 与之有关的主要代表人物
①    林则徐
公车上书 ②   
③    黄兴
百团大战 ④   
(2)【关注细节、请你纠错】老师将同学们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如下,请你找出其中的三处错误并纠正。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近代军事工业;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自由”两面大旗,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维新变法运动。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3)【图说历史,归纳主题】老师出示了下面一组图片,仿佛把同学们带到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请你依据图片归纳一个主题:

主题:   
(4)【挑战思维,自主探究】在课堂总结时,老师出示了中共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话:“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请你说明这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23.(6分)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四万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中写道:“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
(3)毛泽东在《七律?长征》写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中召开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性会议是什么?
(4)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A; 5.A; 6.D; 7.B; 8.D; 9.A; 10.B;
11.C; 12.B; 13.D; 14.C; 15.B; 16.A; 17.C; 18.C; 19.B; 20.C;
二、非选择题
21.

22.

2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