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ρ甲<ρ乙<ρ丙 D.ρ甲=ρ乙=ρ丙
2.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倒插入水银中,静止时液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大气压强相当于760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右的持续气流,液柱长度会变长
C.若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左的持续气流,液柱长度会变短
D.若管上提(管口未露出液面),管内外液面高度差变大
3.如图,一底面积为200cm2,质量为1kg的,厚度不计,足够深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容器内部有一个可开闭的阀门,容器内原装有21cm深的水。再将重27N,高为20cm,底面积为50cm2的长方体M(不吸水)用上端固定的细线悬挂着浸在水中,物体静止时,有4/5的体积浸没在水中。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2N,打开阀门,水以每秒10cm3的速度流出,当细绳断的瞬间,立刻关闭阀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细绳断的瞬间,物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从开始放水到细线断,经过95s
C.细绳断后,当物体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2150Pa
D.细绳断后,当物体静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3950Pa
4.如图所示,在完全相同的A、B两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由图可知
A.容器A中盛的是水,B中盛的是酒精
B.容器A底部受到的压强比容器B的大
C.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等?????????????
D.离液面深度相同的a、b两点处的压强相等
5.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的高矮与脚印面积大小具有一定关系。根据以上信息,刑侦人员在利用案发现场的脚印进行案情分析时,可以做到的是
A.只要获得脚印的大小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
C.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只要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就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性别
6.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
C.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
D.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
7.学习了压强的知识后,小明和小华用同一只碗放在面粉盘中进行了实验探究,如右图所示,下面是他们的一些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两种情况下碗对面粉盘的压力相同
B.两只碗对面粉盘的压强不相等
C.他们这样做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D.他们这样做是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8.如图飞机机翼形状,就是靠着这样的形状,飞机获得( )而腾空.
A.浮力 B.升力 C.重力 D.摩擦力
9.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下列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
B.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
D.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10.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B.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同一地点,晴天和阴雨天的大气压是不同的
1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本物理书所受的重力约20N.
B.一个中学生对水平面的压强约2×104pa
C.宽甸花脖山(海拔1336m)顶水的沸点是117?C.
D.大气压可支持760mm高的水柱。
12.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A向左移动(仍有一多半在桌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为
A.都不变 B.都变小
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压力变小,压强变大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在河中间固定一个细长圆管,管内有一轻质活塞,活塞下端位于水面,面积为厘米,质量不计,大气压强为帕.现将活塞缓慢提高米,则在该过程中外力对活塞做功__________.(取)
14.“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体积约为50m3 , 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m,当其下潜至7000m深水处时,所受浮力为________?N,1m2的外壳所受的海水压力为________?N,(海水密度近似取1.1×103kg/m3)
15.如图所示,小明将烧热的八宝粥罐扣在气球上,过了一会儿,八宝粥罐“粘”在气球上了,这说明________?.在此过程中八宝粥罐中的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将________?.
三、实验题
16.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一一“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____。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____。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T“形玻璃管对着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____(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_____。
四、计算题
1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将重12N的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手提弹簧测力计使金属球没入水中(玻璃杯中水未溢出),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6N,水深23cm.已知玻璃杯的内底面积为80cm2.求:
(1)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2)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
(3)金属球的密度;
(4)把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后,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和压力。
18.2017年朱日和军事演习中的各种新武器、新装备,展示了我国人民军队的高科技成果。其中的某型号的两栖步兵战车如图所示,战车质量为22t,履带着地总面积为4m2.(g=10N/kg,ρ水=1.0×103kg/m3)
(1)该战车的重力为多少?
(2)该战车在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不计战车上人的质量)
(3)该战车具有水上打击目标和运送的功能,在一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排开水的体积为23m3,则战车受到水的浮力为多大?
(4)在这次水上演习中,战车某处在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Pa,则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19.底面积为4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测得距液面30cm处的容器壁上A点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2352Pa,如图所示,求:
(1) 该液体的密度;
(2) 若将1.58kg铁块浸入容器内液体中,且无液体溢出,则A点受到的压强是多少?(ρ铁=7.9×103kg/m3)
(3) B点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五、作图题
20.重6牛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中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F。
(_________)
21.如图所示,重10N的木块A静止在斜面B上。已知斜面B对木块A支持力的大小为8N。在图中画出木块A对斜面B的压力F的示意图。
(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柱状物对水面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和体积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得出对桌面的压强,根据它们的高度和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得出密度关系。
【详解】
解答: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三个柱状物对桌面的压强:
P 因p甲=p乙=p丙,且它们的高度均为h,所以,甲、乙、丙材料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故选D.
【点睛】
柱状物对水面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和体积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得出对桌面的压强,根据它们的高度和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得出密度关系.
2.C
【解析】
【分析】
(1)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反映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2)流速大,压强小;
(3)在正常情况下,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应该是真空,此时如果上提或下压玻璃管,只要管口不离开水银面,水银柱的高度差将不会改变。
【详解】
A、读图可知,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小于760mm,因此,当时大气压强小于760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故A错误;
BC、若水银面上有水平向右或向左的持续气流时,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气压小,液柱长度会变小,故B错误,C正确;
D、若管上提(管口未露出液面),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分析】
根据F浮=GF拉求出浮力。根据液体压强求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固体压强公式P求出细绳断后,当物体静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详解】
A.当细绳断的瞬间,细绳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2N,物重为27N。即F浮2722N5N。故A错误;B. 从开始放水到细线断,根据g,得500.,得h10cm,则液面下降6cm,(200)900,t90s.
C. 由题意知,2.7g/。所以物体下沉。若M浸没需水(200)20cm3000,因为,故浸没。所以1.5cm.即gh
1kg/(20cm1.5cm)m2150.故C正确。D.因为剩下的水3300.即1.0kg/3.3kg.所以细绳断后,当物体静止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3500.故D错误;故选C。
4.C
【解析】
【分析】
(1)根据 可知,质量相等时,物体的密度越大,体积越小,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2)水和酒精完全压在了容器的底面上,所以水和酒精对容器底压力的大小等于水和酒精重力的大小,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的大小.
(3)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根据公式 可求大小.
【详解】
A. 根据可知,质量相等时,物体的密度越大,体积越小,因为, ,所以,结合图片可知,容器A中盛的是酒精,B中盛的是水。故A错误;
BC、水和酒精对容器底压力的大小等于它们重力的大小,因为水和酒精质量相同,根据公式可知重力也相同,所以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等,故B错误,C正确;
D. 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a、b两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 可知,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 ,故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根据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关系.题中的等量关系是:罪犯的脚印深度和其本身重力下的压痕深度相同,即罪犯对地面的压强和他本身的重力(即压力)对地面的压强相同.
【详解】
根据P=可知,在压强相同时,压力与受力面积成正比。题中已知罪犯的脚印的大小可求出其脚印面积的大小,再利用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脚印的深浅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地面的压强,就可以算出罪犯对地面的压力,然后即可估计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
【详解】
A. 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发生力的作用的两处物体上,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的受力物体都是铅笔,所以这两个力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D、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左边的受力面积大,由p=可知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小。故B错误、D正确;
C. 由此实验可得结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故C错误。
故选D.
7.C
【解析】
A、两种情况下碗对面粉盘的压力都等于碗的重力,同一只碗重力不变,故压力相同;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碗的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根据P=F/S,得两只碗对面粉盘的压强不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此实验是控制压力相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是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解析】
【分析】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产生升力的.
【详解】
飞机的机翼上方是弧形,空气流过上方时流速大,压强小;下方是平面,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这一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选B。
9.B
【解析】
【分析】
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详解】
火车进站时会使火车附近的空气流速加快,气体的流速快压强小,所以火车附近的气压小,而远处的气压大,在安全线内的乘客,会被强大的气压差形成的推力推向火车,对安全构成威胁;
A、鸟利用翅膀的上下面的气体流速不同,压强不同,从而产生的压强差,获得升力在空中翱翔,人们制造出的飞机也是机翼的上下面的气体流速不同,压强不同而产生的压强差,才获得升力;故A正确;
B、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把饮料“吸进”嘴里的,不涉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错误;
C、居室前后两面窗户都打开时,衣柜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衣橱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产生一个向外的压强差,将衣橱推开,故C正确;
D、若两船靠得比较近且并排前进,两船之间的水流通道变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便形成向内的压强差,容易发生撞船事故,故D正确;
故选:B。
10.C
【解析】
【分析】
(1)托里拆利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值.
(2)大气压强的测量数值为:一标准大气压=1.0×105Pa.
(3)大气压的大小和高度有关,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
【详解】
A. 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故A正确;
B. 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斯卡,故B正确;
C.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故C错误;
D. 同一地点,晴天和阴雨天空气的密度不同,大气压是不同的,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11.B
【解析】
【详解】
一本物理书的质量在250g=0.25kg左右,所以,受到的重力在G=mg=0.25kg×10N/kg=2.5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中学生的体重在G=500N左右,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S=400cm2 =0.04m2 左右,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故B较接近实际情况;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所以由于宽甸花脖山顶海拔较高,水的沸点是低于100?C的,故C不符合实际;一个标准大气压(105 Pa)能支持760mm的水银柱,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
12.C
【解析】
【分析】
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匀速向左推动的过程中,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根据公式p=,可知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变化.
【详解】
匀速向左推动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不变,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不变;而此时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所以根据p=可知,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减小,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选C.
13.100
【解析】
【分析】
(1)由于大气压强的限制根据P=ρgh的变形式求出活塞上升时,管内、外水位差的最大值,由于河水体积很大且水管的内径很细,故管内水位上升时,管外水位的降低量h外可以忽略不计,得出管内水面(或活塞)相对于河岸的升高量和真空部分的高度.
(2)水上升阶段:以活塞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上的力F、向下的大气压力和管内的水向上的压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出任意时刻管内、外水位差为h时拉力的表达式,进一步求出力F的平均值,根据W=Fs求出此阶段拉力做的功.
(3)水不上升阶段:力F做的功等于活塞克服大气压力做的功,根据F=PS和W=Fs求出此阶段拉力做的功;整个过程中,力F做的功等于两者之和.
【详解】
(1)由于大气压强的限制,活塞上升时,管内、外水位差存在一个最大值h0= = =10m,所以管内水面(或活塞)相对于河岸的升高量等于管内、外水位差,即h1=h0=10m;活塞继续上升了h2=H?h1=15m?10m=5m时,水面不动,活塞与水之间是真空。
(2)水上升阶段:设任意时刻向下的大气压力和管内的水向上的压力为F下、F上,管内、外水位差为h,则:则有F下=p0S,F上=(p0?ρgh)S,由于活塞始终平衡,故F?F下+F上=0,即F?p0S+(p0?ρgh)S=0,解得:F=ρghS.可见,力F跟h成正比,F在h1距离上的平均值为F=ρgh1S.
F在h1距离上的功为WF=Fh1=ρgh1S?h1=×1.0×103kg/m3×10N/kg×10m×1×10?4m2×10m=50J,
(3)水不上升阶段:力F做的功等于活塞克服大气压力做的功,
故W′F=p0Sh2=1.0×105Pa×1×10?4m2×5m=50J,
所以整个过程中,力F做的功等于WF+W′F=50J+50J=100J.
14.5.5×105 7.7×107
【解析】
【分析】
(1)已知潜水器的体积和水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算出潜水器受到的浮力;
(2)已知海水的密度和浸没的深度,根据p=ρgh求出受到海水的压强;
利用F=pS求“蛟龙号”1m2的表面上将承受海水的压力.
【详解】
(1)潜水器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海水gV排=1.1×103kg/m3×10N/kg×50m3=5.5×105N;
(2)潜水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海水gh=1.1×103kg/m3×10N/kg×7000m=7.7×107Pa;
根据p=可知,1m2的外壳所受的海水压力为:F=pS=7.7×107Pa×1m2=7.7×107N.
故答案为;5.5×105;7.7×107.
15.大气存在压强 减小
【解析】
【分析】
(1)分析该现象中八宝粥罐内外的空气变化,而后结合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和状态.
【详解】
(1)如图所示,将烧热的八宝粥罐扣在气球上,当八宝粥罐内的空气温度降低后气压变小,外界的大气压大于八宝粥罐内的气压,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八宝粥罐压在气球上,故该现象表明大气压的存在;
(2)物体内能的大小和温度有关,在此过程中八宝粥罐中的空气温度降低,内能将逐渐减小。
16.(1)相平; (2)液体密度; (3)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或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水塔建得高; (5)左; 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析】
【分析】
(1)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时是通过橡皮膜来感知压强的,通过橡胶管中气体压强的变化来改变U型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使U型管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2)(3)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详解】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U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相平;(2)丙、丁两图中,深度相同、容器的形状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是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不同,液体内部的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或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4)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的深度越深产生的压强越大,举例:水塔建得高,拦河坝上窄下宽等;(5)用“T“形玻璃管对着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可以看到左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17.(1)2.4N;(2)2.4×10﹣4m3;(3)5×103kg/m3;(4)2000Pa, 16N。
【解析】
【分析】
(1)已知金属球的重力和金属球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称重法求出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
(3)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则金属球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重力公式和密度公式可求出金属球的密度;
(4)金属球的体积除以容器的内底面积即为玻璃杯内水面下降的高度,进一步求出此时水的深度,利用p=ρgh求出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压力。
【详解】
(1)由称重法可得,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12N﹣9.6N=2.4N;
(2)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
V排===2.4×10﹣4m3=240cm3;
(3)因为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
所以,金属球的体积:V金=V排=240cm3;
根据G=mg可得,金属球的质量:
m金===1.2kg=1200g;
金属球的密度:
ρ金===5g/cm3=5×103kg/m3;
(4)把金属球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的高度:
△h===3cm;
此时玻璃杯内水的深度:
h′=h﹣△h=23cm﹣3cm=20cm=0.2m;
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000Pa,
由p=可得,水对玻璃杯底的压力:
F=pS=2000Pa×80×10﹣4m2=16N。
18.(1)2.2×105N;(2)5.5×104Pa;(3)2.3×105N;(4)1.5m
【解析】
【分析】
(1)由G=mg计算该战车的重力;
(2)根据战车质量和履带着地总面积(地面受力面积),利用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计算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根据战车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战车受到水的浮力;
(4)根据战车在某处受到水的压强,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所处的深度。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该战车的重力是:G=mg=22×103 kg×10N/kg=2.2×105 N;
(2)当该战车在街上接受检阅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F=G=2.2×105 N,
战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3)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该战车受到水的浮力是:;
(4)由p=ρgh可知,战车在受到水的压强为1.5×104Pa时,所在处的深度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重力公式、固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9.(1)ρ液=0.8g/cm3;(2)PA=2744Pa;(3)ΔPB=392Pa
【解析】
【分析】
(1)已知液体的深度和所受的压强,根据公式p=ρgh可求液体的密度.
(2)根据公式V=m/ρ求出铁块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已知容器的底面积,可求水升高的高度,根据公式p=ρgh可求A点受到的压强.
(3)根据公式p=ρgh可求增加的压强.
【详解】
(1)由p=ρgh得: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2)由ρ=得:排开水的体积V水=V铁= =2×10?4m3水升高的高度△h==0.05m,A点受到的压强:pA=ρ液g(h+△h)=0.8×103kg/m3×9.8N/kg×(0.3m+0.05m)=2744Pa,(3)B点受到液体增加的压强△p=ρg△h=0.8×103kg/m3×9.8N/kg×0.05m=392Pa,
20.
【解析】
【分析】
已知的是重力,要求画出的是压力,因此,分析时要搞清在此种状态下,重力与压力的关系,明确三要素,再确定标度,最后画出线段。
【详解】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6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21.
【解析】
【分析】
(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压物体,作用点在受压面的中点处;
(2)斜面B对木块A支持力与木块A对斜面B的压力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然后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详解】
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8N;根据压力的定义可知,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物体表面,因此木块对斜面的压力是垂直于斜面的,其作用点是在斜面的表面。压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