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导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语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
3.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过程与方法:读通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联系实际谈谈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为人做事不能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危害。??
【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对照译文,揣摩领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螳螂捕蝉》预习案?
【教材助读】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代。?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划线词语注音。?
劝阻(??)?瞄准(??)?毫不介意(?????)????
螳螂捕蝉(??????)??隐伏(??????)???
念头(???)????????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侍奉(?????)???
固执(???????)??恍然大悟(????)??
诸侯(???????)???转来转去(????)??
弹弓(?????)?禀报(????)?处死(?????)?
2.辨字组词?
捕(??)?虚(??)?供(??)?涡(??)??铺(??)?虎(??)?
拱(??)?祸(??)??辅(??)?虑(??)?洪(??)?锅(??)?
待(??)?侯(??)?仔(??)?啄(??)???侍(??)?候(??)?
籽(??)?琢(??)?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疑惑和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螳螂捕蝉》探究案?
【使用说明】:本篇导学案适用于课堂学习环节,结合课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按照探究学习顺序,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要求AB层学生完成全部探究和拓展的内容,C层学生完成探究内容,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完成拓展内容。?
【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对照译文,揣摩领悟;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课内探究】?
探究点一:文中那个年轻人是如何说服楚王,让楚王放弃攻打楚国的打算的?找出原文中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螳螂捕蝉》训练案?
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攻打楚国(?)取胜的希望很大,(?)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吴王固执己见要攻打楚国,少年(?)决定劝说他改变主意。?
3.(?)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劝阻他。?
4.(?)少年的话很有道理,(?)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二、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死:①失去生命?②不顾性命?③表示决裂?④不活动,不灵活?
1.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2.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这条沟多年没有人清理,曾经哗哗直流的水成了死水。?(?)?
4.战士们个个满腔热血,希望同对岸的敌人决一死战。?(?)
转:①旋动、改换方向?②不直接地?③围绕中心旋动?④量词、绕圈?
1.这件衣物我不敢当面给她,请你帮我转达给她好吗??(?)?
2.瞧,这辆车的轮子转得可真快,我猜有时速120公里吧!?(?)?
3.只见小张转身便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真的生气了。?(?)?
4.是谁让你把这条绳子转那么多圈的?都快解不开了。?(?)?
四、在生活中你遇见或听说过类似寓言中的事情吗?举例谈谈你对此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参考1)
我觉得这一课讲述的是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故事。之所以说它是个特殊的故事,是因为它是以一个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的形式出现。大故事是一位少年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巧劝吴王,让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件事,小故事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那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么处理这两个故事之间的关系呢?我想,首先这两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第一,小故事可以从大故事中脱离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大故事也可以略写小故事而不失其完整性。第二,小故事有其特定的寓意:“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伏在身后的祸患”,大故事也有其特定的含义:“直劝不如巧劝”。其次这两个故事的教学是相互关联的,教学小故事是进一步教学大故事的前提条件,教学大故事是教学小故事的必然归宿。由此,可以看出,小故事的教学是大故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不能脱离大故事的教学单独进行,必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才行。?
在教学中,我从小故事突破,通过这样三个问题串起全课:
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吴国明白了什么?
为什么大臣们都没能劝住吴王,而这位少年却做到了?少年的劝妙在哪?
3.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螳螂捕蝉(教学反思参考2)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少年劝阻之“妙”,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引起疑趣,发现其“妙”
教学时,我抓住课文的“因”与“果”,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吴王想攻
打楚国,开始态度如何?最后怎么样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加以引导。这里,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疑点以引起注意,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转换角色,感受其“妙”
在激起学生探究少年劝阻“妙在何处”时,我再让学生读课文,感到少年讲
的故事很妙,并启发学生通过生生朗读、师生朗读、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把故事表现出来。学生以演促读,以读促理解,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互相协作的氛围。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到了解少年是怎样一个人,以至后来理解寓言的寓意,层层深入。
复述故事,表现其“妙”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内化“理解”,通过复述表现“感受”。我在作业部分就布置了这样一题,让学生通过内化吸收,进行行动的复述,把少年劝的妙处表现出来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运动”。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可以内化文中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言语表达能力。